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剖宫产指征中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措施,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06~2008年间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头盆不称、社会因素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 目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诊断过度也是剖宫产术增多的重要因素,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郭社珂 《山东医药》2003,43(32):57-57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产妇术后病率、围产儿病率、围产儿病死率也逐渐升高。为了解无产科指征剖宫产的原因、探讨社会因素对其影响,降低剖宫产率,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在我院无产科指征行剖宫产的56例孕妇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050例剖宫产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银菊  仇素霞 《山东医药》2005,45(24):30-31
近年来,国内各医院剖宫产率均呈上升趋势。现对我院近15年来4050例剖宫产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为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俊娥  张向丽 《山东医药》2008,48(18):59-60
1997~2006年,山东侨联医院共实施剖宫产1 747例.前5 a剖宫产率为20.59%,后5 a为54.27%,二者相比,P<0.01;前5 a剖宫产指征顺位前三位分别为难产(54.41%)、臀位(10.29%)、胎儿窘迫(8.82%),后5 a为胎儿窘迫(30.91%)、难产(23.40%)、社会因素(15.63%),构成比中以胎儿窘迫及社会因素的上升为主;前5 a新生儿窒息率为8.87%,后5 a为3.78%,二者相比,P<0.01;前5 a围生儿病死率为10.67‰,后5 a为9.83‰,二者相比,P>0.05.认为10 a间剖宫产率显著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胎儿窘迫的诊断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大幅升高,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上升也很明显;剖宫产率的上升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但对围生几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启林  董洁  徐姗 《山东医药》2003,43(30):32-32
198 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在我院住院的分娩产妇中行剖宫产 7939例 ,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趋势。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行剖宫产产妇 7939例 ,年龄 2 0~ 4 5岁 ,妊娠次数 1~ 6次 ,初产妇占 81.6 %。对本组资料中所有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1剖宫产手术指征 :头盆不称、宫内窘迫、过期妊娠、妊高征等为主。 2剖宫产率 :1998、1992、1997、2 0 0 2年分别为 17.35 %、2 8.71%、35 .14 %、4 4 . 0 4 % ,呈逐年递增趋势。 3围产儿病死率 :199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80后剖宫产的原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2008-12在我院分娩及剖宫产原因构成.结果 5年间分娩总数5 232例,剖宫产1 200例(22.9%),自然分娩4 032例(77.1%),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1).80后住院分娩产妇1 300例,剖宫产799例(61.5%),自然分娩501例(38.5%),5年间80后和非80后的剖宫产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P均<0.05),80后均维持在较高水平(55.6%~68.5%,平均61.5%),各年度80后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非80后剖宫产率(P均<0.01).80后剖宫产三大原因中,社会因素居首位(436例,54.6%),其次为胎儿因素(264例,33.0%),母亲因素居三(99例,12.4%).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社会因素所致,降低剖宫产率除了医师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外,全社会都应关注剖宫产率逐年升高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2804例剖宫产患者手术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红 《山东医药》2009,49(34):88-88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也随之发生变化。笔者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2804例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5-01~2009-12产科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无痛分娩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阴道分娩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的剖宫产呈逐渐性下降(x~2=63.12,P0.01)。结论政府加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投入,适时开展无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4211例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兰芬  包秋萍 《山东医药》2008,48(1):131-131
近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因素的介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亦发生变化,其中尤以社会因素这一指征升高最为明显.回顾性分析我院5 a来剖宫产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为临床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2005—01/2006-05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141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33.6%。头位难产、胎儿窘迫、臀位、疤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为前六位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官产的认识,使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提高了6~8倍,出现此结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分析我院1999—2008年10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及手术指征的变化,探讨当今剖宫产术指征的合理掌握,以期有效地控制剖宫产率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淑兴 《山东医药》2005,45(29):6-6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既可降低高危孕妇和新生儿的病死率,又可避免或降低剖宫产的并发症。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施行剖宫产,现对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8~1982年9月,分娩总人数为1,804人,其中有110例行剖宫产术,剖宫产率为6.1%。对手术指征(常并存多种指征,本文只据其最主要的,或当时最急迫的作分类)我们有如下体会。一、骨产道异常及头盆不称:在110例剖  相似文献   

14.
第二产程剖宫产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淑敏  孟爱菊  孙万卉 《山东医药》2008,48(19):128-128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各种情况下的剖宫产术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回顾性分析142例第二产程剖宫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手术,为预防复发术后予孕三烯酮口服治疗半年延迟月经。结论手术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6.
季永芳 《山东医药》2004,44(15):46-46
子宫疤痕形成的常见原因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其中以剖宫产术最为常见。近年来剖宫产率急居上升,而再次剖宫产已跃居剖宫产指征第2位。因此,如何解决有剖宫产史患者的分娩,将直接影响整个剖宫产率的高低2000~2003年,我们对98例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能因素及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符免艾  刘玉珠 《山东医药》2008,48(27):125-126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上升,但剖宫产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并不能使围生儿死亡率下降.本文对近8 a我院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为降低剖宫产率探索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临床特点,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生的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结果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为胎盘因素占53.7%(主要为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子宫破裂16.6%,子宫收缩乏力16.6%,DIC 11.1%,羊水栓塞5.5%。结论反复刮宫,多次剖腹产是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做好孕产期健康教育,加强妇女对分娩方式的认识,减少剖宫产率是预防急症子宫切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剖宫产原因有多种,但以社会、人为因素和胎儿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明显上升。我们2001-01/2003-12收住施术3846例。产妇年龄最小19岁,最大43岁。初产妇2452例,占63.75%;经产妇1394例,占36.25%。剖宫产原因有要求手术992例(25.97),疤痕子宫611例(15.89),胎儿宫内窘迫536例(13.94),头盆不称498例(12.95),巨大儿494例(12.84),胎位不正457例(11.88),其它258例(6.71),合计3846例(100.00)。2001~2003年度剖宫产要求手术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试产的成功率,并分析比较两组试产失败的原因及改行剖宫产术后的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产程中行镇痛分娩30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及无镇痛分娩3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试产分娩的成功率,分析比较失败的原因及改行剖宫产术后剖宫产术指征、催产素使用率、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情况。结果镇痛分娩组300例中试产成功274例,成功率为91.3%,无镇痛分娩组300例中试产成功173例,成功率为57.7%。两组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产程延长和胎头下降停滞等,其中镇痛分娩组试产失败原因中以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镇痛分娩组(P0.05或0.01),而胎儿窘迫、产程延长和胎头下降停滞的发生率低于无镇痛分娩组(P0.05),催产素使用率高于无镇痛分娩组(P0.01),改剖宫产术中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多于无镇痛分娩组(P0.05或0.01),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无镇痛分娩组(P0.01)。结论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指导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风险,但对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术者其子宫收缩会有一定的影响,使催产素使用率增加,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