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确定新疆温泉县鼠疫疫源地面积,鼠疫疫源地类型.方法 2004年5月27日~8月31日在温泉县南部山区采用鼠疫流行病学、生态学、动物昆虫学、血清学、病原学等方法进行鼠疫疫源调查.结果 啮齿动物优势种为灰旱獭,主要分布在海拔2 100~3 200 m的高山草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地带;其次为长尾黄鼠,主要以岛状分布于海拔1 800~2 800 m的草原带.路线法调查灰旱獭密度为0.26只/hm2,定点法调查3个样地平均密度为3.8只/hm2 ;调查区内长尾黄鼠数量甚少,呈岛状分布,样地定点观察平均密度为9.2只/hm2.调查区内按不同生境用5 m夹线法进行夜行小型鼠调查,捕获小型鼠4种15只,小型鼠捕获率为2%.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共发现3科、10属、13种.病原学检验脏器及媒介蚤材料,结果均为阴性.血清学检验出5份阳性材料.结论 旱獭和狗血清阳性说明温泉县南部山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有动物间鼠疫流行.为了防止人间鼠疫流行,应加强鼠防意识,加大鼠防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各项鼠疫防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7-2009年连续3年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戈壁荒漠进行了啮齿动物鼠疫疫情监测。3年共检出阳性血清36份,2009年5月11日在该区域发现1只自毙的三趾毛脚跳,经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实验室细菌学确诊为鼠疫菌致死动物,系新疆首次从三趾毛脚跳鼠中分离出鼠疫菌。2009年8月中国疾控中心中疾控鼠布[2009]9号文件正式确认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新的疫源地县(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防治机构曾于20世纪50—70年代,对博尔塔拉蒙古自州进行定点区域的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人间和动物间鼠疫流行的证据。2000年以来,温泉县山区出现大面积不明原因的旱獭死亡,2002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调查中发现1份牧犬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2003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鼠防联合调查队,在温泉县阿拉套山库克他乌地区从自毙旱獭材料中分离出4株鼠疫菌。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乌鲁木齐市戈壁荒漠地区沙土鼠种群结构、区系分布及自然感染鼠疫情况,2005年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乌鲁木齐市和周边戈壁荒漠地区8个调查点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55年证实新疆北天山山地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该地区的鼠间鼠疫流行持续不断,人间鼠疫也时有发生。1992年,除北天山山地仍有较猛烈的鼠间鼠疫流行外,南天山山地的鼠间鼠疫流行也呈活跃状态。现将有关监测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治区鼠疫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藏南地区近两年先后连续发生3起人间鼠疫及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实际,为掌握鼠疫流行动态,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1993年6~8月对隆子、曲松、加查、朗查、措那5县进行了鼠疫监测工作,调查面积4500km~2,处理了3起鼠间疫情,分离鼠疫菌3株,判定7个鼠疫阳性点。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动物鼠疫病,从大沙鼠及其体外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14株。历史上,该地区无动物和人间鼠疫流行的记载,历次大规模鼠疫调查也未发现存在动物鼠疫病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1990年12月11日~31日,对云南省耿马县首次鼠疫流行进行了现场调查。用血清学及细菌学方法在33个疫点(180km~2)检出了63例腺鼠疫患者和13例隐性感染者,并从人,鼠、蚤分离到49株鼠疫菌。造成鼠间鼠疫流行,主要是黄胸鼠数量及印鼠客蚤指数的急骤增高;人间鼠疫是由于鼠间鼠疫长期流行,地面游离蚤增加,人与蚤类接触频繁所致。结果表明:耿马县以勐撒镇为中心的鼠间及人间鼠疫大面积流行是一次典型的家鼠型鼠疫,其疫源地具有西南山地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特征。鼠疫在该县(至少在动物间)有可能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13~23日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了三峡库区鼠蚤鉴定及培训会议。库区8个县(区)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共20人参加了培训。会议邀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布基地王身荣主任医师等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新疆精河县位于天山西部北坡中段准葛尔盆地南缘,地处312国道旁,精河南山鼠疫自然疫源地,1956年被证实为典型的长尾黄鼠—灰旱獭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600㎞^2,历史上曾发生过2次人间鼠疫,死亡多人。该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比较猛烈,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动态,2009年5月7日~9月20日,精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对南山鼠疫疫源地开展了鼠疫监测防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和山西省的鼠疫防治工作计划 ,于 2 0 0 4年 9月 5~ 9日在大同市举办山西省鼠疫防治培训班。讲授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及流行现状、鼠疫流行病学、鼠疫临床学 ;鼠疫细菌和血清学检验 ;鼠、蚤、蜱、螨分类及标本制作 ;鼠疫预防与控制及疫区处理等有关知识。参加学习的有大同市、朔州、忻州、吕梁市及 1 2个鼠疫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及流行病、检验人员 ,还有大同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有关人员及医院的临床医生共计 1 0 0余人。  通过这次全面系统的培训 ,提高了基层专业人员对鼠疫防治工作重…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以来,新疆温泉县山区出现大面积不明原因的旱獭死亡,2002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调查发现1份牧犬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上报自治区卫生厅后即派员现场调查,基本确定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并建议次年开始疫源性调查.2003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和新疆疾控中心组成联合鼠防调查队在温泉县阿拉套山库克他乌地区自毙旱獭材料中分离出4株鼠疫菌.2004年,温泉县卫生防疫站和新疆疾控中心组成联合鼠疫调查队对温泉县南山(别珍套山)和北山(阿拉套山)进行了大面积的鼠疫疫源地调查工作,调查面积为2 814 km2,调查中发现了南北山旱獭及长尾黄鼠阳性血清,证实了温泉县山地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本文就2002~2004年温泉县鼠疫监测汇总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1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963年,原新疆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调查了沙湾山地,认为该地是疑似鼠疫自然疫源地.1988年8月在新疆沙湾后山博尔霍拉牧场发生一起人间鼠疫,同年从后山灰旱獭、长尾黄鼠及其寄生蚤--方形黄鼠蚤中分离到了3株鼠疫菌,判定沙湾县为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1].1990年,在前山鹿角湾地区的灰旱獭中检出5株鼠疫菌,从而证实沙湾前山为灰旱獭单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霍尔果斯口岸及周边区域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区系,为预防控制该地区鼠疫传染病及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2010─2014年夏秋季节,在霍尔果斯口岸及其东南边境的塔克尔穆库沙漠,采用昼日弓形夹法调查大沙鼠、夹夜法调查小型啮齿动物,对捕获的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计数和分类鉴定,活体大沙鼠采心血、其他啮齿动物解剖取材(心、肝、脾和肺)并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在调查区共捕获大沙鼠136只,小型啮齿动物132只,隶属4科6属8种;大沙鼠为该地习见种,中哈合作中心区域小型啮齿动物的优势种为灰仓鼠,边境沙漠中为子午沙鼠;采集各种鼠体外寄生蚤745只,隶属5科9属11种,其中大沙鼠体外寄生的优势种是臀突客蚤和长吻角头蚤;在塔克尔穆库沙漠捕获的活体大沙鼠中,有2份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鼠疫F1抗体阳性(IHA)1∶128和1∶64。结论调查区首次从活体大沙鼠血清中检测出鼠疫F1抗体阳性,提示2012年和2013年夏秋季节霍尔果斯口岸东南边境沙漠区域有大沙鼠鼠间鼠疫流行,因此,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15.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大沙鼠首次分离出鼠疫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防机构曾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对准噶尔盆地进行过多次动物间鼠疫踏查和连续5年大规模的鼠疫调查工作,从未发现鼠疫菌的证据。2000年作者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林带调查动物疾病时发现部分地区有大沙鼠的干尸,以及近年来也多次在准噶尔盆地边缘进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调查,但一直未能证实有鼠疫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1990年6~7月间云南省德宏州陆续报告人、鼠间鼠疫疫情。于7月7~31日作者先后赴盈江、陇川、瑞丽等地进行了现场调查,并与专业人员讨论了当地疫情态势和防制对策。现将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要求,科右中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监测组于2010年4月10日至2010年8月31日对高力板镇道老杜嘎查九荒地地区进行了鼠疫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盈江县鼠疫F_1抗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江县为云南省近史鼠疫的严重流行地区之一。1945~1955年期间曾发生5448例鼠疫病人,死亡2979人。从黄胸鼠和小家鼠体分离出106株鼠疫菌。间隔29年后1984年,从自死黄胸鼠及其印鼠客蚤又检出鼠疫菌多株,证实鼠间鼠疫已经复燃。  相似文献   

19.
2005—2006年的监测结果确定新疆乌什县南天山山脉别迭里山区为疑似鼠疫疫源地。2007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工作组赴乌什县与当地工作人员一起开展了疫源地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尾黄鼠(Citellus undulatus Pall1778)在新疆境内见于西天山、阿勒泰山以及准噶尔阿拉套山。该鼠在天山分布广密度高,于一些地区同天山旱獭混栖。1956年后在天山北坡的精河县、乌苏县和南坡的尼勒克县多次自黄鼠分离到鼠疫菌,证实存在鼠间鼠疫流行。长尾黄鼠间鼠疫流行能否持续存在,是人们长期以来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它同鼠疫监测及予防措施的制订有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