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螺旋桨(propeller)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常规序列及propeller技术对35例躁动或有固定金属异物的患者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对使用propeller技术前后的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序列(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杖序列(DWI)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35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Flair、DWI成像消除了因运动、金属异物引起的伪影,均获得了满意图像.结论 使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Flair、DWI扫描能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磁共振(MRI)扫描序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地采用GE Signa HDx 1.5T超导双梯度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颅脑扫描序列中SWI序列和DWI序列对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描,再运用AW-44工作站对SWI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比较SWI序列和DWI序列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单发20例,多发5例,其中1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SWI序列检出205个病灶,DWI序列检出74个病灶,S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检出率优于DWI序列。结论 MRI是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DWI序列和SWI序列相结合,能准确、全面地提供诊断信息,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且SWI序列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WB-DWI )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我院1á.5 T超导磁共振对2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同期行WB-DWI扫描及ECT检查,二者进行比对,以此来分析WB-DWI对病灶的检出率与准确率。结果2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经临床及综合影像确认骨转移灶180个;WB-DWI检出骨骼异常信号灶159个,其中假阳性6个,遗漏真阳性病灶27个,检出率85%,准确性96.23%;核素骨扫描检出骨骼系统异常放射性浓聚灶175个,其中假阳性15个,遗漏真阳性病灶20个,检出率88.89%,准确性91.14%。结论 WB-DWI与核素骨扫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其检查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无辐射损伤,可作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MRI表现,评价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发病时间小于6h,临床拟诊脑梗死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和DWI扫描,将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DWI序列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序列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非常敏感,对指导临床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30例病例均使用GE3.0T磁共振,进行SE序列T1WI、T2WI、FLAIR、DWI以及对比增强T1WI扫描,分析其在各序列图像上所显示内部信号和强化特征,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结果病变在T1WI图像上均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图像上均为与灰质相似或明显低于周围水肿的稍高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上肿瘤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多呈均质或明显强化,周围水肿均明显,可见占位效应。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后淋巴瘤强化明显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可与其它颅内肿瘤进行鉴别,对淋巴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使用美国GEsignaHDe1.5T超导型MR扫描仪,信号采集使用磁体内置BODY线圈,进行全身扫描,对2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b=800s/mm的DWI扫描序列获得的原始图像,经背景抑制、3D-MIP重建及黑白反转技术得到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图像,经过三维图像旋转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及对病变ADC值测定,肿瘤病灶及转移灶均清晰显示。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磁共振全身弥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是筛查恶性肿瘤可行、可信的检查手段,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减缓与降低患者病死率、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急性期不同时间段的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与常规扫描T1WI,T2WI和FIR信号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病3 h内共8例,其中3例DWI出现稍高信号,占38%;3~6 h共10例,其中6例DWI见稍高信号,占60%;7~12 h共28例,其中26例DWI见高信号,占92%;13~24 h共12例,T2WI,FIR和DWI均见高信号占100%.结论 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常规扫描对比,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死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的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使用GE Signa 1.5T HDex MR扫描仪检查的8例志愿者和14例患者的WBDWI扫描进行分析,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类。结果 22例WBDWI的图像中11例为优,5例为良,4例为一般,2例为差。结论磁共振系统的稳定性、患者检查前的准备和检查中的配合是前提,扫描者的规范化操作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扫描时磁场的均匀性、防止磁敏感伪影的产生是保证WBDWI图像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发病6 h内疑似脑梗死患者,于CT检查下排除急性脑出血后,给予患者常规的DWI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DWI诊断检查8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显示高信号,弥散系数图像为低信号,检出率100.0%。32例继发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常规序列诊断仅可见有陈旧性梗死病灶,而采用DWI则可清晰发现新梗死病灶,DWI全方向能更清晰诊断梗死病灶。结论 DWI技术用于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磁共振是前列腺检查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而扩散成像技术也逐渐成为常规的扫描序列。常规视野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磁敏感性要求高,而前列腺检查经常会受到肠腔气体的影响而图像变形、产生伪影,干扰前列腺的细节显示。FOCUS(field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腔内常用银汞舍金充填材料在磁共振检查时产生的影响及不同检查序列对伪影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常用的银汞合金充填材料制作的全冠做磁共振成像测试,磁共振仪磁感应强度为1.5T,所用序列是梯度回波,加做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结果银汞合金全冠在磁共振检查时,PDFSE序列伪影最大,T1 FSPGR序列伪影较小,T12 Acq、T2 frFSE序列伪影最小。结论不同扫描序列银汞合金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不同,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伪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MR扫描序列中镍铬合金桩核冠模型的伪影大小。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制成左下6标准桩核冠模型,将其固定于水模中。应用西门子1.5 T MR扫描仪,采用头线圈对水模进行扫描,同时应用头部常用的扫描序列(SE T1WI、TSE T2WI、FLAIR、T2*WI、DWI)进行横断面扫描,观察每个成像序列中伪影面积最大的层面并测量其面积,每个数据均测量3次。应用SAS V8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镍铬合金在DWI序列产生的伪影最大,与其他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序列产生的伪影与其他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WI序列产生的伪影与其他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1WI和FLAIR序列伪影最小,其与DWI、T2*WI、T2WI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1WI和FLAIR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序列金属伪影不同,DWI伪影最大,T2*WI次之,然后是T2WI,T1WI和FLAIR伪影最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ASSET)联合平面回波扩散加权像技术(EPI-DWI)扫描对结直肠癌肝微小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结直肠癌患者均行肝脏磁共振EPI—DWI及ASSET-EPI-DWI扫描。阅片前告知阅片者患者为结直肠癌术后,但不提供临床病史和既往影像学资料。结果磁共振DWI和ASSET-EPI—DWI对肝转移灶的敏感性分别为81%(51/63)和93%(58/63),ASSET-EPI-DWI技术较磁共振EPI-DWI对肝微小转移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P=0.011)。结论磁共振ASSET联合EH—DWI扫描对结直肠癌肝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磁共振弥散成像(EPI-DWI)扫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梗死及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脑梗死、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将DWI序列图像与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DWI序列急性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陈旧性脑梗死42%表现为等信号,58%表现为低信号。胶质瘤其瘤体表现为混杂信号,瘤周水肿表现为等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较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更早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异常信号,能区分新旧梗死灶,并与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属结扎丝对头部MRI的影响及Propeller技术在消除头部金属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上颌前牙因外伤松动、脱位的患者,用金属结扎丝结扎固定后分别用FSE序列Tl加权像,普通EP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IDWI)、Propeller扩散加权成像序列(Propeller DWI)成像并进行对比。结果10例患者在FSE序列T1加权像矢状面MRI中均有重度的磁敏感伪影;普通EPIDWI序列颅脑解剖组织处有明显的磁敏感伪影;Propeller DWI技术能明显减少磁敏感伪影生成满意的影像。结论金属结扎丝对颌面部及颅脑MR成像有较大的影响;Propeller DWI成像技术能明显消除磁敏感伪影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影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组:扫描范围覆盖脑干与大脑半球,定位线为AC-PC,图像为40层。在扫描中使用到的弥散权重共为两个, b值为1000 s/mm2、0;CT组:在检查前先进行过敏测试,如30 min后患者未出现碘过敏反应即可以行CT检查。结果 DWI组阳性率为83.33%, CT组阳性率为57.17%,两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组病灶共为65处, CT组为32处。结论 DWI能够有效诊断TIA患者的病情,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加权(DWI)成像提供了不同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的组织对比,对显示急性脑梗死非常敏感。本研究通过对141例临床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探讨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3.0 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在肛瘘诊断和临床分型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肛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0 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WI抑脂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增强扫描,分析肛瘘不同扫描序列影像学特征,比...  相似文献   

19.
梁俊兰 《河北医药》2009,31(11):1327-1328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收集33例发病时间〈6 h,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和DWI扫描,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低场强MR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ADC为(0.81±0.09),最大强化率为(138.98±36.34),1 min强化率为(132.87±35.35),2 min强化率为(133.09±41.21),流出分数为(17.72±7.88).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对比,2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效果较为理想,与病理学诊断较为接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