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空中客车320正驾驶,年度飞行时间800 h.平素身体健康,既往年度大体检均无异常.患者于2006年3月18日不慎摔倒致腰背部疼痛,以左侧腰背部症状明显,伴局部肿胀,随即去医院就诊,体检示左侧腰背部肌肉紧张,压痛(+),第3~4腰椎左侧脊旁压痛明显,腰部向左侧屈及前屈活动轻度受限,向后伸及右侧屈活动基本不受影响.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示:第3腰椎左侧横突骨折.诊断:第3腰椎左侧横突骨折、腰背部软组织挫伤.  相似文献   

2.
正常情况下,第12胸椎和第1腰椎体在侧位象上可能有轻度的楔状变形,其楔变指数目前国内尚无正常标准,为此我们测量了100例正常青年男女胸12、腰1椎体的高度及楔变指数,并初步确定正常值下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9岁。腰部及双下肢疼痛1年加重45d于1993年3月1日入院,查腰椎后突,第4,5腰椎棘突压痛,活动受限,X线照片显示第4,5腰椎间隙窄而模糊,相邻两椎体边缘如虫蚀样破坏。临床诊断:第4,5腰椎椎体结核并双侧腰大肌脓肿。给抗结核治疗后于3月16日在腰麻下行病灶清除术。患者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腰痛伴右下肢麻木、胀痛1月余。有腰扭伤史。劳累或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加重。在地方医院经腰椎CT扫描显示:L4,5椎间盘突出,来我部治疗。查体:腰肌紧张,有条索样物,脊柱轻度向右侧弯,L4,5棘突旁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腓肠肌轻度萎缩,右直腿抬高试验(+)。腰椎正侧位片显示:无异常改变。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手法治疗、理疗等综合治疗。两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汉族,牧民。因慢性腰痛10余年,抬重物后加重,伴双下肢麻痛、无力3个月于1994年7月19日入院。外院诊断:“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结核?”。患者无发热、乏力及体重减轻病史。入院检查:体温正常,皮肤、粘膜、头颈、五官及胸腹脏器未见异常。间歇性踱行,腰后伸受限,第三腰椎轻度后凸,叩击痛,推旁有压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双小腿肌萎缩,双膝关节以下感觉异常,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双膝踝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阳性。X线片胸部无异常,第三腰椎椎体均匀压缩1/2,椎间隙存在,椎间孔缩小。CT扫描:腰…  相似文献   

6.
书名:《经皮内镜腰椎手术学》主编:李振宙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240680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腰椎退行性病变,造成椎管内神经受到压迫,从而产生腿麻、长时间走路疼痛、跛行、腰疼等症状。腰椎椎管狭窄症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会给其运动造成十分明显的疼痛。一般来说,轻度腰椎管狭窄症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理疗,对于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结合DR透视在诊断肾下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6例患者先行常规IVP检查,后采用直立位观察肾脏、输尿管位置及形态变化,对比测量卧位和立位时肾脏位置的变化。依肾下垂程度分三度: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为Ⅰ度,至第4腰椎为Ⅱ度,至第5腰椎及以下为Ⅲ度。结果常规IVP检查,6例患者肾脏位置均未见异常,4例提示轻度积水。立位片显示双侧肾脏下垂4例,单侧肾下垂2例。其中Ⅰ度肾下垂2例,Ⅱ度肾下垂3例,Ⅲ度肾下垂1例。结论 IVP检查结合DR立位透视、摄片是诊断肾下垂以及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90岁,42 kg,ASAⅢ级,右(R)股骨粗隆,股骨颈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术.既往有房颤,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脊柱轻度变形,一般情况可,生化检查基本正常.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右(R)下肢股浅静脉附壁血栓.腰椎CT提示:L5/S1 L3/L4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选择L2-3节点,直入无间隙,旁开顺利,分3次给药8 mL(0.89%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平面在T10,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100 min.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飞行时间1000h。3年前开始感右侧腰钝痛,酸胀,以劳累或久坐后明显,无其他不适。多次体检均无异常。近一年加重,一直按腰肌劳损治疗。本次检查:右侧腰大肌压痛,肾区轻度叩痛,不向下肢反射;X线片示:腰椎体骨质轻度增生;B超检查:右肾集合管系3.0cm无回声区;尿路排泄性造影:右肾盂和上、中段输尿管呈现巨大扩张,侧位扩张段长14.0cm,宽3.5cm,状如一段结肠,站立位呈尖钩状。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输尿管畸形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者为女性,45岁,主诉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伴间断午后双下肢浮肿半年,外院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包少量积液,考虑心肌炎行心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心肌淀粉样变性,胸椎及腰椎X线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征象,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7岁,左输尿管结石8年,间断性左腹痛3年,以发热2d入院。查体:腹平坦,左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左肾区叩击痛。腹部平片见第2腰椎左横突外一约20mm×10mm结石影(图1)。IVP检查见左肾盂肾盏扩张,杯状口消失,左输尿管上段移行处扩张,结石以下未显影(图2)。于15min片上左输尿管上段周围见有造影剂影,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图3)。左肾逆行造影:造影管尖端插至结石处,有造影剂进入左肾内,左肾盂肾盏扩张,上段输尿管周围有造影剂显示(图4)。肾区平片示:第2腰椎左侧横突外一约20mm×10mm阳性结石影失,上段输尿管移行处扩张,周围有造影剂扩…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3岁。左下腹痛2月余,近1周出现血尿,无尿频尿急症状。既往有冠心病和颈、腰椎退行性改变病史。体检: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柔软,外表无畸形,左下腹轻度压痛,未及包块。实验室;尿红细胞+++.蛋白+,白细胞少许,尿沉渣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46岁。双下肢麻木、乏力 3年 ,伴行走不稳、腰痛 1年 ,加重 1个月。体检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 ,L2棘突轻度隆起 ,边界较清 ,局部压痛 ;L2以下感觉减退 ,左侧提睾反射消失 ;双下肢肌萎缩 ,肌力减低。实验室检查 :尿本周蛋白阴性 (-) ;血生化全套及髂骨骨髓穿刺骨髓像均未见异常。影像学表现 :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见L2双侧椎弓、椎板和棘突呈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 ,密度不均匀 ,中央部分密度较低 ,病变向L2上下关节突蔓延 ,与周围正常骨组织无明确分界。L2椎体后缘可见碟形侵蚀破坏。CT可见上述病变部位呈轻度膨胀性、溶骨性改变 …  相似文献   

14.
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慢性腰肌劳损的一种 ,是青壮年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我们采用痛点封闭 +理疗治疗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 11例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1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30岁 ,平均 2 4岁 ;病程 1~ 12个月 ,平均 6 5个月。临床表现为腰部酸痛 ,背伸明显 ,休息后或晨起时加重 ,活动后缓解 ,第 3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显 ,可沿骶棘肌向下放射[1] 。此前 ,经布洛芬等药物治疗 5例 ,理疗 3例 ,效果均不理想。经X线等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1 2 治疗方法 用 2 0ml注射器抽取 2 %利多卡因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RF提拉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柱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11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减压RF提拉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柱状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0.5~3年.观察固定节段椎体有无移位、失稳,植骨是否融合,症状有无复发.结果:按照疗效评价标准,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0.9%(10/11).植骨融合率:第1年87%;第2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RF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柱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具有稳定、安全、植骨接触面大、不易脱出、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转移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5 0岁 ,因剧烈腰痛 2个月 ,卧床不起 2周入院 ,入院后胸片及腰椎正侧位片报告 :“左上肺癌伴第三腰椎椎体 (L3 )转移”。于 2 0 0 1年 10月 2 2日在CT导引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术后病理报告 :“左上肺鳞状细胞癌”。 2 0 0 1年 10月 30日 ,给患者行经皮股动脉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和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骨质疏松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大强度运动组以及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利用858BIONIX生物力学检测系统测定8周实验后各组大鼠股骨颈最大载荷、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骨质疏松对照组的股骨颈最大载荷、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3项力学性能指标分别降低了50%、40%和27%(P<0·05)。(2)与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比,大鼠去卵巢后3种强度的单纯运动组和运动加雌激素联合组股骨颈最大载荷均显著增加(P<0·05),且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相同强度下,运动加雌激素联合组的股骨颈最大载荷与单纯运动组无显著性差异。(3)单纯大强度运动组的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较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两项力学指标既显著高于单纯低强度运动组(P<0·05),也显著高于雌激素对照组(P<0·05)。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的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显著高于单纯中等强度运动组(P<0·05)及雌激素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运动对力直接作用部位的力学性能———股骨颈最大载荷的影响大于单纯补充雌激素,运动和雌激素无明显协同作用;对于非力直接作用部位的力学性能———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及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运动和雌激素联合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59岁。因B超检查发现 上腹部包块,要求行CT检查。体检:于 中下腹触及一搏动性包块,大小约 10 cm×10 cm,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 轻压痛。心、肺(-)。实验室检查未见 异常。 CT表现:平扫约自第1腰椎下缘肾 动脉下水平至第5腰椎中分,左右髂总动 脉分叉处,一段长约12 cm的腹主动脉呈 瘤样扩张,位于腰椎右前方。病变最大 横径约11.5 cm。增强扫描示瘤内呈均匀 一致的血管样明显强化(图1),下腔静 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内脏器明显受  相似文献   

19.
病例女,33岁,因剖宫产后腰椎疼痛1年,于2006年9月10日入院。患者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产后即出现腰椎间歇性剧烈疼痛,经局部按摩、贴止痛膏药,症状好转。半年前疼痛加剧,诱发右下肢外侧麻木伴疼痛,当地医院门诊脊柱CT检查示腰4~5椎间盘轻度膨出,给予TDP理疗及消炎、镇痛治疗,右下肢麻木疼痛消失,仍感腰椎疼痛,近期加重而入我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24岁。因腰痛半年加重一周于1999年5月来我科治疗。查腰椎无侧弯畸形。腰活动轻度受限,两侧腰大肌压痛( )。X 光片示腰椎正侧位未见异常,诊断腰肌劳损。我科给予短波、电脑中频治疗的同时,给与口服祖师麻片3片(0.87g),一日三次。第三天患者全身出现散在性淡红色丘疹,0.5~1cm~2 大小,压之退色,搔痒明显。无头痛头昏,无心慌气紧。测体温 36.5℃,呼吸每分钟16次,脉搏每分钟76次,血压14.5/9.0KPa。嘱立即停服祖师麻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