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Af)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课题。一旦罹患Af无疑将增加心血管并发症与死亡风险,而高血压患者更易并发Af,倘若高血压患者并发Af则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皆大大升高。本文就不同类型降压药治疗伴Af史和心电图(ECG)示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对其心血管预后影响的可能差异进行分析。本文为前瞻、随机、双盲、平行研究———氯沙坦干预高血压患者生存(LIFE)试验,共有342例伴Af史和ECG显示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55~80岁。研究初先经1~2周安慰剂洗脱后,分为随机双盲服用芦沙坦(初量50mg/d,…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Af)伴结性心律失常,虽然理论上、实际上均存在,但在ECG中常被忽略,诊断也较困难。本文报道一例Af伴结性早搏及随伴的结性心律失常ECG。 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肺心病、肺部感染。入院前自家服用地戈辛0.25mg tid,14天。入院时录得Af。图V_1导联R_(3、6)相对提早发生,呈RBBB型,联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2岁。突发心慌、气短,来院就诊。急查心电图(ECG)为预激综合征(WPW)伴快速心房颤动(Af),即刻病人发生心室颤动(Vf)抢救复苏后ECG为A型WPW。 附图示: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  相似文献   

4.
房颤(Af)伴宽大畸形的QRS波,心室率大于180次/min,多为Af合并预激综合征。但我院近遇1例极速型Af伴束支阻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房颤伴以优先径路传导的交界性自主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7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前因房颤(室率120次/min)伴心衰,口服地高辛每天0.25mg共10天。入院后继续服用。入院第1天又静注西地兰0.4mg,第2天静注毒K0.25mg。静注毒K 2h后记录的心电图(附图)示:P波消失,代之f波;ST-T改变为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所致,Q-T间期延-P长(达0.44s)。QRS波分3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农民,住院号84—0603。因心悸、胸闷、咳嗽、气短,在一周内自服地高辛20~30片(每片0.25mg),致神志恍惚,而于1984年1月27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血压140/80mmHg,体温正常,心律慢而不齐,平均心率约45次/分,无明显杂音,A_2>P_2。X线胸片心影呈主动脉型,两肺  相似文献   

7.
无人区心电轴对房颤伴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无人区电轴(NML)用于判别心房颤动(Af)伴宽QRS波心动过速(WQRST)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96例Af并WQRST心电图.结果 96例中54例为Af并心室内差异传导,42例为Af并室性心动过速,其中17例为NML.结论 宽QRS波NML可以确定为Af并室性心动过速,而不是Af并心室内差异传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0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口服地高辛0.25mg/日2月余。因心悸、气短加重2天加服地高辛0.25mg,症状无缓解,于1985年10月16日就诊,心电图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提示洋地黄过量,收住院。入院后描记心电图(附图),经停用洋地黄和补钾等治疗,第5天恢复窦性心律。附图为定标电压2mV描记,窦性P波消失,p′-p′和R-R间距不等,呈规律性的长短交替,且长间距小于短间距的2倍,提示这种二联律现象为房室交界性心律伴3:2双向性文氏型阻滞。其前向传导时间长于逆向传导时间。故每次P′波皆落在QRS波之  相似文献   

9.
许宏珂 《山东医药》2001,41(6):64-65
外伤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少见。近年来 ,我院误诊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2 7岁。因左胸部外伤伴胸痛、胸闷、气短 1天 ,加重 10小时入院。患者 1天前不慎被铁棍击中左胸部 ,随即出现胸部闷痛不适 ,遂来我院就诊 ,诊为左胸壁皮肤挫伤 ,予以三七片 3片 ,3次 /日治疗。 10小时前患者胸痛、胸闷症状加重 ,伴心悸、气短、出汗 ,来我院复诊。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查体 :脉搏 70次 /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3.3/9.3k Pa。神志清 ,呼吸平稳 ,左胸壁乳头下有一约 3cm× 2 cm瘀斑 ,局部肿胀 ,触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不大 ,心率70次 …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表现为左下肢阵痛者罕见。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1例。患者女,60岁。10天前,劳动时忽觉左侧腿痛伴心悸、胸闷、气短,左上肢及下腹部隐痛。左下肢疼痛尤甚,为阵发性钝痛,约15分钟后以上症状均消失。以后每日发作1~2次,但无恶心、吐泻、冷汗等。病后第3日乡医诊为老年性腰腿痛,  相似文献   

11.
房颤(Af)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很常见,此时最佳治疗方案是使用洋地黄,但因Af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这一问题,致使在洋地黄使用上产生了分岐,现将工作中收集到的符合Af伴Ⅱ°AVB标准的2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男10例,女13例,年龄28~75岁,风心病12例,冠心病8例,心肌病3例。诊断标准 Af者心电图①R—R>1.5秒,出现交界或室性逸搏;②平均室率<50次/分,符合上述一项者即  相似文献   

12.
1 心电资料 患者,男,74岁。因胸闷,气促伴下肢浮肿于1997年3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心脏病史。近二月自服地高辛0.25mg三/日及利尿剂(双克),三天前因上述症状加重。即加大服药剂量为0.5mg三/日共3天,第四天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视力模糊等症状来我院就诊。体检:神清,面色苍白,口唇略紫绀、呼吸急促。心  相似文献   

13.
房颤时长R—R概率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推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8例有房颤(Af)-窦性心律(SR)转化条件的24h Holter资料和10例有转化条件且证实有Ⅰ度(8例)或Ⅱ度一型(2例)A-VB但仅有ECG资料的病例,经归属于二项分布的长R-R概率统计推断,发现:(1)清醒状态下Af每100个心动周期(相当于1次常规ECG)出现断续3次及以上R-R>2s或连续2次及以上R-R>1.5s罕见于不合并A-VB的Af(P<0.05);(2)以上述指标作为Af合并轻度(Ⅰ度或Ⅱ度一型)A-VB的阳性标准可能具有44%—97%的预测敏感性(95%可信限);(3)心室率甚缓慢(25—40/min)且规则或基本规则可能是重度(包括Ⅱ度二型)A-VB的标记.认为常规心电图诊断Af合并A-VB仍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心脏复跳后即刻窦性心律6例,房扑(AF)、Af各1例,交接性心律1例,其中AF、Af者均于15 d后转为窦性心律、交接性心律者转为房性心动过速术后心电图(ECG)随访9—42个月,无Af复发,心律规则。目前心功能0-1级7例,Ⅱ级2例。  相似文献   

15.
无人区心电轴对房颤伴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房颤动(Af)伴宽QRS心动过速,即QRS≥0.12s。心室率>100次/min。常见于:Af伴室性心动过速、Af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Af伴预激综合征、Af伴束支传导阻滞。由于其心室率快速且心室除极顺序的异常,持续时间较长。可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故其鉴别对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8岁,反复胸闷、心悸、气短2年。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在24h动态ECG监测过程中,频繁出现室性期前收缩(PVS)及短暂室速(PVT)。本例选自其中一段,诊断为①窦性心律;②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③RonP现象诱发短暂多形PVT伴外出阻滞。 心电图分析,如图所示:窦性P波整齐,心率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62,住院号:01981,1993年4月20日以“阵发性心悸十年再发二十天”为主诉入院。十年来每遇劳累及情绪激动后感心悸不适,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二年来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至数天,需静推维拉帕米5mg方可终止,用过胺碘酮片0.27Tid apo,三日后无效停用。近二十天来因劳累后诱发心悸,伴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睡眠及饮食欠佳,静推维拉帕米5mg不缓解,每日发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7年余,加重1天”人院。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品关系,伴心前区疼痛不适,向背部放射,呈针刺痒疼痛.每次约数分钟不等,休息可缓解,无头晕、头痛,无耳呜,无视物旋转及视物模糊,无黑嚎、晕厥,曾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朱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房颤(Af)伴高血压患者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变化,心脏结构的变化,探讨高血压对于老年房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住院老年患者共110例(年龄79.57±5.49岁),分为j组,对照组34例(即无高血压或Af),房颤组33人(即Af不伴高血压),Af伴高血压组43例,分别行血BNP及心彩超柃查。结果房颤组的BNP,左房内径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O.05),老年Af伴高血压患者的BNP、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高于房颤组,(P分别〈0.01,0.05,0.05,0.05,0.05),BNP分别与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加重了老年Af患者心脏的重构,BNP可作为老年Af伴高血压患者疾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6岁,工人,饮酒史15年,主因气短、胸闷、心悸伴发热6天(T达39.2℃)以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急症入院。ECG示普通导联T波倒置,Ⅲ°AV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心室率为36次/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