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均愈合。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外形恢复基本正常;Bhler角:术前0°~20°,术后32°~39°;Gissane角:术前89°~100°,术后120°~145°。按照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4例,良1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性肽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可塑性肽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给予开放引流换药,2个月后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8~16周。随访6~24个月,依据Maryland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足部功能:优19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7%。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足,未发生跟骨外翻、足背侧感觉障碍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可塑性肽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人工骨移植治疗跟骨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植入的方法对30例35足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骨折按Sanders标准分型,型26例30足,型4例5足。术中采用跟骨外侧切口,将塌陷的跟骨后关节面复位后用可注射型人工骨材料填充跟骨内空腔及跟骨解剖钢板固定。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5~6个月,平均3.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优21足,良9足,可3足,差2例,总体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能获得良好复位,可提供持续而稳定的固定,能防止骨折术后早期塌陷,避免了取自体骨植骨的痛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病例30例(32足),骨折按Sanders标准分型,Ⅱ型14例,Ⅲ型11例,Ⅳ型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3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余骨折均愈合。术后切口延迟愈合1例,距下关节炎1例。术后足部功能评分按Maryland标准评分,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诊治的30例(40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给予40例患足进行切开复位,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后,所有跟骨骨折患者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个月,出现1例切口愈合延迟的术后并发症。根据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疗效优15例,良1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2.5%。结论对于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陶瓷骨或人工异体骨植骨治疗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共44足,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切口一期愈合38足,切口持续渗液4足,皮瓣坏死2足。40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Bhler角由术前-15°~5°(-4.16°±3.98°)恢复至术后25°~40°(32.18°±4.28°),Gissane角由术前73.9°~91.5°(84.1°±6.28°)恢复至术后108.8°~117.4°(112.8°±5.63°),跟骨宽度由术前38~45(40.9±2.2)mm恢复至术后30~34(31.2±2.1)mm。术后无骨折畸形愈合、足弓塌陷、腓骨下端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按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优29足,良10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8.6%。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重建跟骨的大体形态,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2—2017-12间在南阳市骨科医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9~16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1.35±2.64)周。27例切口一期愈合,3例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皮瓣转移、理疗等对症处理后均在6周~3个月内愈合。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其他并发症及内固定失败患者。末次随访依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3.33%(28/30)。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固定牢固性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6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4例是双侧)跟骨骨折,本组有4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评分标准(满分100分),评定术后功能为53~98分,平均84.8分,结果优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9例,切口愈合不良率18.7%,包括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窦道形成2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钢板部分外露1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必须高度重视软组织的处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合理的处理,才能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9.
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和评估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及跟骨钢板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为18例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果:18例中15例获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均完全愈合,无l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AP新型钢板能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是治疗跟骨骨折较好的内植物,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型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诊治的40例跟骨骨折儿童患者,给予50例患足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跟骨骨折儿童患者,50例患足,其中49例患足治愈出院,平均愈合时间为2个月,其中1例患儿出现切口愈合延迟的术后并发症,经过相应治疗也治愈出院。根据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疗效优20例,良2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0.0%。结论对于跟骨骨折患者,微型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而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足)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术中克氏针维持塌陷的关节面复位,跟骨外侧缘放置重建钢板和植骨,术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无感染和皮肤坏死,复查X线片提示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4°~42°和98°~137°,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13±3)周,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6足,良10足,差2足,优良率94.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8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前将患足CT扫描DICOM数据导入Mimics建模软件重建跟骨STL格式模型并输入3D打印机中,用聚乳酸材料打印等比例跟骨模型。术者详细观察对比3D模型与CT重建图像,确定骨折分型,利用模型模拟手术,确定跟骨钢板型号,设计手术方案,判断是否需要植骨。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3(12~18)个月。术后X线片与CT影像显示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满意,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2个月足踝功能Maryland评分:优10例,良9例,可2例。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51足)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6~16(10.3±2.1)个月。Bhler角术前为-9°~17°(5.6°±11.4°),术后恢复至15°~40°(27.5°±11.3°);Gissane角术前为75°~97°(85.6°±11.4°),术后恢复至110°~140°(127°±13.0°)。术后发生切口延迟愈合2例,皮瓣边缘坏死1例。结论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时机,掌握骨折复位技巧,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收治46例(5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撬拨结合钢板内固定、局部植骨治疗.结果 46例获得1~3年的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无深部骨性感染,2例出现术部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清创术结合...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及切口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入路对50例5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Essex-Lopresti进行骨折分类,舌型骨折30足,关节压缩型骨折27足。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对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评估,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5~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术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均获得满意恢复,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显示优31足,良20足,可6足,优良率89.5%。术后早期出现切口裂开、坏死及感染共10例,占总病例数17.5%。结论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仍难以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优化治疗。方法自2010—06—2012—12对60例(60足)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通过CT扫描的动静结合分析确定主要骨折块,用以指导手术操作,术后加强切口管理.减少切口并发症。结果本组均获得平均15(6—1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按Maryland评分系统评定足部功能:Ⅱ型骨折全优,Ⅲ型骨折优良率91.7%,Ⅳ型骨折优良率64.3%。术后发生切口坏死2例,畸形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结论只有重视围手术期评估和CT扫描,讲究手术技巧和细节,加强术后管理和康复,跟骨骨折诊治才能更优化。  相似文献   

17.
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目的研究和评估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及跟骨钢板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为18例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果18例中15例获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均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AO新型钢板能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是治疗跟骨骨折较好的内植物,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固定、不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1月,应用跟骨外侧手术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不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66例、77足。其中男45例,女21例,11例为双侧。年龄22~55岁,平均37岁。根据Sanders分型,Ⅲ型17足,Ⅳ型60足。结果本组66例患者均获随访,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77足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中无螺钉退出、断裂等现象。除5例合并股骨骨折的的病例,其余半年后均能正常行走。术前Bǒhler’s角(4.6°±6.2°),术后(31.6°±7.4°);术前Gissane’s角(158.12°±8.57°),术后(136.58°±6.85°),各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77足中,优(90~100分)68足,良(75~89分)8足。可(50~74分)1足,优良率98.7%。结论通过本方法治疗跟骨骨折,能够良好的维持跟骨的解剖形态,足的功能恢复满意,且明显降低了植骨术后的排异反应及切口不愈合的发生,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8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102足)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粉碎严重伴骨缺损及跟距关节面塌陷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恢复后关节面复位,跟骨外侧放置解剖钢板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9个月,骨折均愈合。有2例拔出橡皮片引流后皮下渗液,经换药3周后愈合;1例伤口皮缘浅层坏死,换药4周后愈合。Bhler角和Gissane角术前分别为-5°~25°和151°~182°,术后分别为25°~41°和97°~138°。根据Mary-land et al评分系统评定:优56足,良34足,可12足,优良率为88.24%。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8例107足跟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人工骨/自体松质骨)术治疗,术后中药内服、熏洗.结果:本组98例(107足),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按Margland标准,优45足,良54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93%.结论: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内固定是必然的选择,术中植骨对于防止跟骨关节面的再次塌陷、建立内部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术后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