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李玲  叶小华  陈思东 《海南医学》2016,(20):3373-337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社区和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目前,临床上对其有高效消毒作用的消毒剂较少,本文就现阶段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剂消毒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74.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皆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多数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西林G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先抗生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报道1例肝硬化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致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和耐药特点。方珐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菌株;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K-B法检测对氨苄青霉素等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990~1997年共分离出各种葡萄球菌133株,其中血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血浆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35株,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7株,占68.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9株,占54.2%。133株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苄青毒素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对以上抗生素耐药率。结论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严重,防止其散发和流行十分必要。万古霉素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密切注意其对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先前报道了德克萨斯州南部儿童的社区获得性(C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感染的暴发和指数增长情况。目的:估计Driscoll儿童医院内CAM RSA感染发生的频率、菌型、易感性以及治疗措施是否改变。方法:数据来自先前两个研究中收集的1990—2001年的资料。收集2002—2003年的数据并与1990—2001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通过对培养结果进行计算机辅助性搜索得以验证,对所有M RSA感染患者的治疗记录进行汇总。结果:1990—2003年共确诊1002例M RSA患者,其中928例(93%)为社区获得性感染。1990—1999年CAM …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胜利 《医学综述》1998,4(4):171-173
<正>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并非由细菌的β内酰胺酶破坏抗生素所致,而是染色体上的mecA基因介导产生的。六十年代欧洲首先报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院内感染。到八十年代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已经遍布全球。一般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0%~50%。有些医院高达80%以上,我国的一些三级医院九十年代的分离率也在80%左右。近年发现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院外也有增多和流行趋势。研究这种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控制其流行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包括凝固酶阳性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及凝固酶阴性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CNS),这些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1]。我们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对临床分离的127株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为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进而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不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及耐其它14种常用抗生素和产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7.6%;耐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多重耐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最高的是耐甲氧西  相似文献   

9.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为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进而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88株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及耐其它14种常用抗生素和产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7.6%;耐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最高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率为92.9%,最低的是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39.4%,说明产酶与耐药之间有一定关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提示这2种药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类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林文朝 《中外医疗》2014,(21):30-31
目的:分析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找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该研究调查的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儿中,4例患儿为呼吸系统疾病,占40.00%,3例为消化系统,占30.00%,3例为泌尿系统,占30.00%。年龄〉3岁(β=-0.99,0R=0.38)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保护因素,营养不良(β=2.56,0R=12.92)、基础疾病种类〉3种(β=2.16,0R=8.68)和侵入性操作〉3种(β=1.72,0R=5.61)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主,患儿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高危患儿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减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微生物检验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临床科室各类型微生物标本送检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以及药敏结果.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各科室均有存在,以ICU、手术科室及感染病科室检出率高;痰标本检出率高于其他标本,且其耐药性具有广谱耐药及多重耐药的特性.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全院分布局势,以ICU,手术科室和感染科室为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为目前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葡萄球菌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前些年,引起感染的葡萄球菌中仅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日趋增多,尤为严重的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产生和扩散,其中耐用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医院感染更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薛菊 《实用医技》2007,14(33):4555-4556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葡萄球菌属细菌在患者机体内和医院环境中的定植和繁衍,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使具有多种耐药性的葡萄球菌已成为当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置入人工假体相关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常见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采集的285株葡萄球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63株,表皮葡萄球菌87株,溶血性葡萄球菌3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共195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1株(35.4%),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59株(20.7%),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35株(1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万古霉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球菌是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葡萄球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逐年增加,导致临床感染葡萄球菌株的治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常见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采集的285株葡萄球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63株,表皮葡萄球菌87株,溶血性葡萄球菌3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共195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1株(35.4%),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59株(20.7%),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35株(1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万古霉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背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 RSA)已经在无确切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检出。这种新出现的M RSA病给国家带来的负担和临床效应仍然不清楚。方法:作者评价巴尔的摩和亚特兰大人群监控站与明尼苏达州12个医院实验室监控站确诊的M RSA感染的患者。通过直接会见患者和回顾其医疗记录获得资料。作者把没有确切危险因素而感染的患者归类为社区获得性M RSA病。结果:2001~2002年总共报道了1647例社区获得性M RSA感染,占所有M R SA感染的8%~20%。不同地区每年的发病率不同(亚特兰大25.7/10万vs巴尔的摩18/10万),小于2周岁小孩发病率明…  相似文献   

18.
刘东阳  高辉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80-681,678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特征、预后及耐药情况,以期为预防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分析该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资料,对MRSA肺炎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及MRSA耐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于MRSA感染的肺炎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并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治疗MRSA感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过程中,早期、正确使用抗生素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0~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58例患儿共检出病原菌63株,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分别占57.14%和42.86%,主要病原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产 ESBL 阴沟肠杆菌、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较为普遍,产 ESBL 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的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0~5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产 ESBL 大肠埃希菌、产 ESBL 阴沟肠杆菌、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抗菌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苦参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苦参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6g/L,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2.5g/L。结论:苦参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敏感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