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潍坊市自 1995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乡镇集中接种门诊 ,基层接种模式由以村为单位接种转变为以乡镇为单位接种 ,并逐步由双月运转改为每月运转 ,各接种门诊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接种。为了解及时接种率的变化情况 ,对集中接种前的 1994年与集中接种后的 2 0 0 0年的及时接种率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潍坊市 1994年、2 0 0 0年冷链运转接种率检查原始资料。 1994年在全市 12个县 (市、区 )随机抽取 17处乡镇 2 6个行政村的 16 8名 1周岁儿童 ,2 0 0 0年抽取 12处乡镇 12 6个行政村的 36 0名 1周岁儿童。由于集中接种前卡介苗每年…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麻疹疫情 ,切实提高免疫效果 ,我们自1986年开始积极创造条件 ,在原南阳市城区和近郊三乡农村设立固定接种点 ,配备冷藏和冷链运转设备 ,规范冷链运转和接种程序 ,1994年南阳市撤地设市建区以后 ,又在所辖的 11个乡镇推广应用门诊集中化接种 ,对满 8月龄至 10岁儿童实施普种 ,现将防制效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的组织实施1.1.1 接种网点 城区实施门诊集中接种 ,农村实行以村为单位分散式接种 ,即农村以村为单位 ,每村设一个接种点。 1994年以后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门诊集中接种。1.1.2 冷藏、冷链运转接种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人口密度、计划免疫保偿制和村防疫人员劳务报酬对农村计划免疫接种模式的影响,认为在计划免疫工作的初期、目前、未来应分别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分散接种,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集中接种和更合理的2~4村设一个接种点的连片接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自推动儿童计划免疫以来,农村一直采用以村为单位双月运转一次的传统接种模式,随着国家九五期间计划免疫指标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传统模式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浏阳市对农村计划免疫采取以乡为单位门诊集中接种,进行了4年尝试,文章对其设置模式、优越性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位于闽西山区的龙岩市与粤、赣两省毗邻 ,进入90年代由于社会和经济体制急剧变革 ,农村卫生防疫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使全市计划免疫工作呈滑坡趋势。1996年通过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 85 %目标审评后 ,将村分散接种模式改为由乡镇卫生院设置计划免疫门诊 ,定点定期集中接种 ,提高了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现对龙岩市实施集中式接种前后计划免疫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龙岩市历年计划免疫工作调查资料。1 2 方法 接种率调查 1996年采用分层抽样法 ,1999年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 ,调查 12月龄儿童“五苗”的接…  相似文献   

6.
五莲县儿童计划免疫"六苗"接种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我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确保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为提高计划免疫 (计免 )接种及时率提供客观依据 ,我们对 2 0 0 2年五莲县两次计划免疫儿童预防接种率调查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  2 0 0 2年五莲县卫生局组织的上半年及年终计划免疫检查儿童预防接种率现场调查表。1 2 方法 采用单纯分层随机抽样 ,在全县 18处乡镇 ,63 4个行政村 ,每乡镇抽查 4个行政村 ,每村随机抽查 5名适龄儿童 ;另外对县直厂矿随机抽查 12个单位 ,每单位查 5名适龄儿童 ,核对免疫卡、证 ;卡证不符者 ,以接种…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镇预防接种门诊的普遍建立 ,预防接种收费标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为规范儿童计划免疫的收费管理 ,探讨儿童免疫收费的标准 ,给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对未实行计划免疫保偿制或未投保的儿童 ,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 ,对接种成本 (不含疫苗成本 )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选择距聊城城区 10km的东昌府区许营乡为测算单位。计划免疫程序参照山东省计划免疫程序表 ;乡镇预防接种门诊人员和设施按山东省规范接种门诊标准配置 ;有关费用支出源于对许营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的调查。1 2 测算方法 每人次接种成本 =1…  相似文献   

8.
李桂芝 《职业与健康》2006,22(7):518-519
我市儿童计划免疫服务由以村接种小组为单位分散接种疫苗,2001年全面施行了以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门诊集中式定点定时接种。为了解儿童免疫服务模式改变后,儿童家长对儿童免疫接种的需求情况,2003年12月,我们对新泰市青云办事处辖区内1 131名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9.
儿童计划免疫用不同的接种形式必将产生不同的免疫效果。农村以乡卫生院为单位按旬或周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的计免门诊接种是提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有效方法。1982年以来,我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计划免疫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现将不同接种形式效果评价于下。一、资料来源与方法1.接种形式:1982年8月至1985年为一年一次的单苗免疫;1986至1991年实行一年六次的三、四苗联合免疫;1992年至1995年实行以乡卫生院为单位的计免门诊集中接种。2.建卡率、接税率调查:每年年终按WHO推荐的组群抽样法抽查210…  相似文献   

10.
我县自1986年装备冷链器材以来,计划免疫实行以村为接种单位,每两个月运转一次的分散式接种方式,对实现第二、三个85%儿童免疫目标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县的农村计划免疫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于1998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的集中式定点定时门诊接种(简称预防门诊)方式。为了解两种计免接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对有关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为探讨新形势下的计划免疫工作途径,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免疫服务,泰安市岱岳区根据当地实际,自1998年起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乡(镇,下同)集中式免疫接种制度,即将以往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接种改为以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中心的集中式接种。时间由过去的2个月进行1次改为每月1次  相似文献   

12.
实施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将免疫接种由原来的以村为单位分散式接种改为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定点接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深化计划免疫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效果。1 质量管理水平大大提高1·1 组织管理 一是建立乡镇计划免疫领导小组,负责区域内计划免疫工作的组织、宣传、实施和总结。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医生对由村卫生室接种转为乡镇卫生院集中接种的思想认识。三是提高家长带儿童到卫生院接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儿童计划基础免疫接种率,有效地控制相应儿童传染病,在农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计划免疫接种模式。19%年以来,我县各乡镇采用几种不同接种模式,有效地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为了探讨各种免疫接种模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调查了4个有代表性乡镇,现报告如下。1集中接种形式有三种:(1)以镇为单位的门诊接种,用于范围小、人口密度高、交通便利和经济条件好的乡(镇);(2)以5~7村连片定点接种,用于范围大、交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村落,在片的中心设点,集中接种;(3)镇门诊集中接种和…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划免疫疫苗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的质量稳定,免疫效果的提高。怎样科学合理地组织疫苗的接种,成为计划免疫工作成败的关键。我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开展了以乡为单位规范化接种门诊模式,使得我市计划免疫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上了新台阶,分别顺利地通过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审评。1 背景新沂市于1982年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以村接种,因条件限制,村医生接种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严格无菌操作难,疫苗冷藏保管难,疫苗耗费大,工作缺乏监督,且接种卡证管理混乱,从而导致接种质量不高,事故隐患难以杜绝,“…  相似文献   

15.
开设计免常年接种门诊努力提高计免管理水平陈新农(江苏省盐城市郊区防疫站224001)我区自1982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经历了以村为单位接种、以乡镇为单位划片设点集中接种以及开设常年接种门诊3个发展过程。目前,全区0~7周岁儿童建卡、证率达99%,四苗...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原有的合作医疗形式受到严重冲击.而依托村合作医疗形式开展的计划免疫接种服务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计划免疫工作的需求.2003年10月.根据陕西省卫生厅颁发的《陕西省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实施办法》,选定我县路井、孟庄、黑池、百良、甘井5个乡镇试行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即撤销以村为单位的接种点。依托乡卫生院建立以乡为单位的接种门诊部。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市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预防疾病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家庭注意的焦点 ,因此计划免疫在生活中就越发显得重要。目前新的疫苗不断被开发 ,人群接种疫苗的对象和种类也在增加 ,如何深化计划免疫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 ,怎样使计划免疫工作规范化成为工作的重点。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范预防接种门诊 为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和及时接种率 ,降低疫苗损耗 ,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和事故的发生 ,推行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 ,将预防接种由原来的以村为单位接种转换为以乡 (镇、街道办事处 ,下同 )为单位集…  相似文献   

18.
我市 1995年在开展计划免疫规范化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于 1996年在全市共 2 0个镇 (区 )全部实行了以镇 (区 )为单位的计划免疫规范化集中门诊接种 ,使我市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现将两种接种模式的计划免疫状况比较分析如下。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与项目 :分别调查 1994年10月 1日至 1995年 9月 30日和 1997年 10月 1日至 1998年9月 30日出生的儿童。调查项目包括入户调查儿童家长、儿童接种证、接种卡和报表等。 (2 )抽样方法 :采用批质量检验抽样(LQAS)方法 ,在每个镇 (区 )中随机抽取 2 9名儿童进行调查。 (2 )…  相似文献   

19.
滕州市自2001年将每两月1次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免疫接种改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月1次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集中接种模式(以下简称"规范门诊"),为考核评价接种质量的提高效果,提供全面实行规范化接种门诊的科学依据,2001年1月~2002年6月,开展了12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及时接种率(以下简称"接种率")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县从1987年开展了以乡卫生院为接种点的计划免疫门诊。为考核计划免疫门诊工作质量和接种效果,几年来对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简称麻苗)的接种率和儿童基础免疫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给进一步完善规范化门诊、制定消除麻疹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麻苗接种率调查对象为全县12~24月龄儿童,麻苗基础免疫情况调查对象为未接种麻苗和未患过麻疹的8足月龄儿童、在8月龄时接种过麻苗的24~60月龄儿童。1.2按卫生部(87)卫防学第19号文件规定的组群抽样法[1]在全县抽查30个行政村(居委会)为调查点,每个点随机抽查7名适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