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患者中颅脑损伤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46例ICU患者中颅脑损伤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将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46例ICU患者中颅脑损伤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病原菌90株,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72株,占80%;革兰氏阳性菌12株,占13%;真菌6株,占7%。结论 ICU患者中颅脑损伤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其中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菌的耐药性较强,应该根据不同病原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做到合理有效的用药。  相似文献   

2.
环丙沙星(Ciprof loxacini)为新型合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起效快,作用持久。我们于1995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环丙沙星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等细菌感染2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了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它资料符合呼吸道、泌尿道细菌感染患者228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2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3.
何志洁 《医学信息》2007,20(9):789-790
目的探讨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因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5年56例化疗后发生感染的肿瘤病人资料。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等,导致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1.5%,感染病原菌依次为绿脓杆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感染时,在应用强有力广谱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应防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恢复,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杨万芬 《医学信息》2007,20(1):114-115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4年01月 ̄2006年01月收治的120例70岁以上的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进行探讨。结果120例病人中,胃癌患者75例,结肠癌患者45例,行手术切除102例,切除率85%,术后并发症发率13.5%,死亡率1.4%。结论重视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翠萍  卜玲玲 《医学信息》2010,23(2):452-453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探讨预防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429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429例患者中脑梗塞患者1136例,脑出血356例。发生医院感染231例(15.48%),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45例,下呼吸道129例,泌尿道27例,胃肠道21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其他6例。结论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要特别重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及无茵观念,从而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预防肾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98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医院感染与住院情况,诊疗操作和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982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7例,医院感染率为9.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47.4%,肺部感染占22.7%。肾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插管时间、血肌酐和血白蛋白有关(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率较高,病人年龄、住院时间、激素的使用、插管时间、血肌酐和血白蛋白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危重患者因侵入性操作而发生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360例患者发生感染的为39例,占总患者人数的10.83%,未发生感染的为321例,占总患者人数的89.17%。在感染的39例中,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为主,分别占感染人数的46.15%、25.64%、17.9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存在入侵性操作频率高和医院感染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中,采用消毒和护理对策进行控制感染可降低感染率,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3种麻醉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乳腺癌患者较为常见,确诊为乳腺癌后,需要手术根治,术后再配合放疗化疗及免疫特殊疗法。作者根据病人的病情及经济情况采取3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确诊为乳腺癌需要根治的病人60例。ASA为Ⅰ或Ⅱ级,年龄在35~65岁,体重在40~78 kg。术前心、肺、肝、肾、凝血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未见异常,无药物过敏史。分为3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20例;Ⅱ组为全凭静脉麻醉20例;Ⅲ组为气管插管全麻醉20例。1.2麻醉方法3组病人均开通静脉通道。Ⅰ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穿刺点选择T3-4或T4-5。穿刺成功后置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5年1月至12月32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全面性的分析与回顾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14例心血管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对患者的适应证状况进行总结。结果发生心血管内科感染率大概为6%,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部位大多为下呼吸道,剩余的感染部位是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结论要想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实行切实有效的治疗控制,就须要确切把握这些患者的具体适应证状况,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用药指导和重点保护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我院煤工尘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出院的煤工尘肺患者9543例中191例真菌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下呼吸道真茵感染率为2.0%,占全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16.26%.煤工尘肺合并糖尿病、煤工尘肺结核、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下呼吸道真茵感染占本组病例的85.87%;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较易导致真菌感染.结论煤工尘肺为医院下呼吸道真茵感染的易感人群,重视煤工尘肺外并发症如糖尿病、结核病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有望减少医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对脑外科病人具有解除呼吸道梗阻,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气道内滴药,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等作用.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50例气管切开病人,现将呼吸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伟利 《医学信息》2009,22(10):2076-207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置管病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监测110例非肺部感染而行气管切开术后置管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呼吸道感染菌群的特点及其气道管理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110例病人中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58例,占52.7%;58例病人气道分泌物培养检出致病菌单一菌种感染15例,混合菌种感染43例:11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与未发生医院感染者比较,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者置管时间较长,有基础疾病史,体质营养状况较差(低蛋白血症)及置管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易发生细菌耐药。结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置管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体质状况、气道管理、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黄晓胜  文春丽  张吉芝 《医学信息》2009,22(8):1527-1529
目的 研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致病菌的药敏与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耳鼻喉科、肿瘤科、神经外科监护室2003年5月-2009年4月间,43例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药敏资料及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 43例121次痰培养阳性114次,阳性率94.2%,其中细菌96株,占84%,共19个菌种;霉菌18株,占16%,均为真菌,9例怀疑厌氧菌感染,送检阳性3例,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12例,二重感染率达27.9%.革兰阴性(G-)杆菌主要是绿脓杆菌(34%)、不动杆菌(16%)、大肠杆菌(5.6%),三者共占55.6%;革兰阳性(G+)菌球主要是表皮样葡萄球菌(15%)、金黄色葡萄球菌(7.2%)、粪链球菌(3.2%),三者共占25.496.药敏试验结果为: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喹诺酮、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G-杆菌分别为20%~30%、40%~65%、90%、90%和93%.G+杆菌分别为80%、30%~50%、85%、85%、95%.结论 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获得性感染率较高,病原菌的耐药与交叉耐药日趋严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霉菌感染,时刻危及病人生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外科手术是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我院自1986年1月~1994年10月在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的共41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1例病人均女性,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86岁,平均年龄51岁;右乳癌23例,左乳癌18例;肿  相似文献   

16.
李新  李道明 《医学信息》2010,23(6):1657-1658
目的 探讨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毒性反应.方法 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CTF方案(环磷酰胺500 mg/m2 +吡柔比星40 mg/m2 +5 氟尿嘧啶500 mg/m2 )2~4周期新辅助化疗治疗1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14~21d进行手术治疗,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36例(33.96%),部分缓解(PR)45例(42.45%),稳定(SD)19例(17.92%),进展(PD)6例(5.66%),总有效率为76.4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发生率分别为83.96%,87.74%,45.28%.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手术机会;使肿瘤缩小,肿瘤细胞坏死,降低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指导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7.
徐春妮 《医学信息》2010,23(3):722-7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008年7月-2009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2例,对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43例患者实施严格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整体护理程序有效地控制脑梗死急性期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结论针对性地有效整体护理,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提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流浪精神病人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238例流浪精神病人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9人。实验组病人借鉴学校住宿管理模式,通过行为矫正结合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对照组病人只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期为1年,对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例次率18.49%,上呼吸道感染例次率9.24%,胃肠道感染例次率6.72%;对照组医院感染例次率36.13%,上呼吸道感染例次率18.49%,胃肠道感染例次率1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流浪精神病人行为矫正训练,改变了病人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了健康行为,使他们提高了主动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医务人员进一步意识到预防远比治疗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临床耐药与疾病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40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4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3.16%。细菌感染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真菌感染者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本院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有创性操作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叶静  李文英  许阳子 《医学信息》2009,22(6):950-951
目的为了解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焦虑状态,主要影响因素及病人的生活质量,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为减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使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并配合饮食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我们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60例肿瘤术后化疗病人致胃肠道反应进行了调查.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为了使化疗过程安全顺利,应对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给予以下心理护理、化疗患者的饮食护理等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应时和减轻化疗中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引的反应。结论通过以上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肿瘤术后化疗致胃肠道反应患者的临床护理,免除了他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正常进食,其它不良反应也相对减轻,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