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11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IL-6、IL-8和血脂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EIA测定了114例AP患者的血清IL-6和IL-8水平,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SAP)46例,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68例;生化法测定了114例AP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与治疗前后和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114例AP患者其中46例SAP患者和68例MAP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SAP和MAP患者(7~10)d治疗后,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明显增高(P〈0.01)。血脂分析表明,114例AP患者中血脂4项水平治疗前较60例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0.01),经(7~10)d治疗后,46例SAP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仍明显增高(P〈0.05~0.01);而68例MAP患者的血脂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AP患者中血清IL-6、IL-8水平和血脂分析不仅是急诊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而且是治疗前后随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牛静  李培杰  张松青  王念亮 《现代免疫学》2001,21(5):303-304,306
病毒性心肌炎以小儿多见 ,柯萨奇B组病毒 (CoxB )是主要病原。IL 6、IL 8和TNF α是免疫和炎症的重要调节因子。我们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 6、IL 8和TNF α三种因子 ,观察到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 ,IL 6、IL 8和TNF α水平较正常儿水平均显著增高 ,且与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心肌酶的升高是一致的。这三种因子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 ,4周后病情进入恢复期 ,IL 6和TNF α水平已降至正常而IL 8仍显著高于正常 ,说明疾病仍未治愈。因此我们认为IL 8恢复至正常可以作为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治愈及预后判断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病情缓解后全身炎症和气道炎症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对 4 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及 10~ 14d病情缓解后分别行血常规及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 0 占预计值百分数 (FEV1 0 pre )、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和诱导痰液中IL 8和TNF α的水平 ,并记录诱导痰液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Neu/Leu % )。结果COPD急性发作时外周血浆及诱导痰液中Neu/Leu %、IL 8和TNF α均明显高于缓解后水平 (P均 <0 0 1) ,痰液Neu/Leu %、IL 8和TNF α与血浆Neu/Leu %、IL 8和TNF α水平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 ,外周血及痰液TNF α与FEV1 0 pre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外周血IL 8与FEV1 0 pre有关 (r= 0 6 2 71,P <0 0 5 ) ,痰液Neu/Leu %、IL 8与FEV1 0 pre呈显著负相关 (r= 0 85 2 7,P <0 0 1)。痰液Neu/Leu %、IL 8与COPD气道阻塞密切相关 ,气道炎症与全身炎症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血清白蛋白(ALB)、淀粉酶(AM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109例作为AP组,包括5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溴甲酚绿法、干片法和免疫比浊法对血清PCT、ALB、AMY及CR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4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意义。结果 AP组患者血清PCT、AMY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SAP组患者血清PCT、AMY和CRP水平与MAP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AP组患者血清AL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0.05),与MAP组相比,SAP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 <0. 05)。AP组PCT、ALB、AMY及CRP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且AP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 <0. 05)。PCT、ALB、AMY及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50%,准确度为89.3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的结果 (P <0.05)。结论 PCT、ALB、AMY及CR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兰泽  高静  米建强  冯笑山 《现代免疫学》2003,23(4):224-224,275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对5 8例胃癌患者血清IL 6、IL 8、sIL 2R和TNF α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经胃镜和病理证实胃癌患者5 8例,男4 0例,女1 8例,年龄36~6 8岁。慢性良性胃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健康献血员。1 2 方法 受测对象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 2 0℃保存待测。IL 6、IL 8、sIL 2R和TNF α检测均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分别由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进行。1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相似文献   

6.
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清SAA、CRP、IL - 6、IL - 8及SIL - 2R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的变化 ,探讨SAA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辅助诊断及疾病严重度评价的实用价值。方法 :SAA、CRP定量检测 :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IL - 6、IL - 8、SIL - 2R水平采用ABC -ELISA法检测。结果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五项指标显著高于急性轻症胰腺炎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同时血清SAA水平与CRP、IL - 6、IL - 8水平呈显著相关 (p <0 0 1 )。急性轻症胰腺炎组SAA、CRP、IL - 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SAA、CRP、IL - 6、IL - 8水平对判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提示急性胰腺炎坏死性形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中SAA的检测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7.
余文辉  郑颐  姜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5):357-358,366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对接受雷洛昔芬 (Raloxifene ,RLX)及激素替代治疗(HRT)的绝经后女性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将 3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4个治疗组 ,在试验基线、第 3、6个月分别抽取空腹血样 ,测定CRP、TNF α、IL 6等的含量。结果 :从基线到第 6个月 (终点 )HRT组CRP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RLX6 0组和RLX 12 0组CRP水平无明显变化 ( P >0 0 5 )。所有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 ,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 P <0 0 1) ,而IL 6水平变化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RT和RLX对绝经后女性血清CRP水平产生的作用相反 ,HRT使CRP水平升高 ,而RLX使之降低 ,但不明显。血清CRP水平与TNF α和IL 6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0.6132、0.5786、0.6218,P〈0.01)。结论: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teptin与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TGF-β1、TNF-α及IL-6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 79例慢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按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血清TGF β1、TNF α及IL 6水平。结果显示 ,血清TGF β1、TNF α及IL 6水平在肝纤维化S2、S3、S4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且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血清TGF β1、TNF α及IL 6水平与血清HA、HPCIII、LN及IV C水平呈低~中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 ,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计分呈中~高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血清TGF β1、TNF α及IL 6水平彼此之间有中~高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表明血清TGF β1、TNF α及IL 6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TGF β1、TNF α及IL 6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关高海拔地区IL 6和TNF α测定的报道较少。对部分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及低海拔地区正常人血清IL 6和TNF α的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①低海拔组 :选择海拔为 10m的潮州地区某高校的正常汉族健康者 4 8例 (男 2 5例 ,女 2 3例 ) ,年龄在2 8~ 4 5岁间 ;②高海拔组 :选择海拔高度为 2 2 6 0m的西宁地区的汉族健康机关干部 5 0例 (男 31例 ,女 19例 ) ,年龄在 2 5~ 4 5岁间。1 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抽空腹晨血 3ml,分离血清后- 2 0℃冰箱保存待测。IL 6、TNF α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 ,试剂盒由天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哮喘病人胸导管淋巴液和血清IL - 6、IL - 8、IL - 10、IL - 12及TNF -α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31例行胸导管引流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 0d、3d、5d淋巴液及 0d、5d血清IL - 6、IL - 8、IL - 10、IL - 12以及TNF -α水平。结果 :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淋巴液中IL - 6、IL - 8、IL - 10、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 ,而IL - 12则明显低于正常血清水平 ;引流 5d淋巴液中IL - 6、IL - 8、IL - 10及TNF -α明显低于 ,IL - 12则显著高于引流 0d时水平 ;同时哮喘病人血清IL - 10、TNF -α含量低于 ,血清IL - 12则高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哮喘病人淋巴液中存在以IL - 12产生受抑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亢进为特征的细胞因子失调 ,且淋巴液中CK变化与血清变化大致平行。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TNF-α、IL-1β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免法测定了 40例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 ,VMC )患儿及 38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TNF α、IL 1β水平 ,探讨其在VM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VMC急性期血清TNF α、IL 1β显著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同时观察到病情越重 ,血清TNF α、IL 1β水平越高。并与CK MB、LDH1呈明显的正相关。恢复期血清TNF α、IL 1β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提示血清TNF α、IL 1β水平与VMC的心肌损害过程及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超敏酶免疫分析测定了165例AP患者[其中80例重型AP(severe AP,SAP)及85例中轻型AP(mild AP,MAP)]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析中,165例AP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分别为(3.71±1.02)ng/ml、(6.59±2.02)pg/ml、(80.64±23.40)ng/ml和(7.71±1.02)mg/L,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3±0.32)ng/ml、(2.41±0.67)pg/ml、(24.28±9.01)ng/ml、(2.26±0.48)mg/L非常明显增高(P均<0.01)。80例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较之85例MAP患者明显增高(P分别为<0.05、<0.01、<0.01和<0.05),从而表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随AP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是评价AP患者严重程度非常有价值的指标,以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L 6、TNF α及TGF β1在糖尿病 (DM)及糖尿病肾病 (DN)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正常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各组中IL 6、TNF α及TGF β1含量的变化。结果 :IL 6、TNF α、TGF β1在DM组及DN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在DN组中IL 6、TNF α、TGF β1明显高于DM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IL 6、TNF α及TGF β1对DM及DN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了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测定了 4 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 ,且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 (P <0 0 1) ,术后IL - 6、IL - 8和TNF水平下降。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对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男性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变化。方法:纳入急性胰腺炎男性患者154例,其中包括12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同期34例体检健康男性为对照组(HC组),常规测定其临床生化指标,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各组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MAP组和SAP组血清T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且SAP患者组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水平对AP和SAP患者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AP男性患者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且SAP患者下降更明显,血清T水平或可作为AP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碘化钠 (NaI)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 (TEC )分泌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影响 ,以探讨碘在GD病 (GD )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取手术切除的GD病患者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同浓度的NaI (10 8~ 10 3 mol/L )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含量。同时以透射电镜观察NaI刺激后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1)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分泌少量的TNF α和IL 1β。GD的甲状腺细胞TNF α和IL 1β的分泌量与正常TEC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1) ;(2 )当NaI浓度为 10 8~10 3 mol/L时 ,正常人甲状腺细胞TNF α、IL 1β的分泌量与 0mol/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透射电镜示正常甲状腺细胞无损伤型改变 ;(3)当NaI浓度为 10 6~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TNF α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当NaI浓度为 10 8~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IL 1β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NaI浓度超过 10 6mol/L时 ,透射电镜示GD甲状腺细胞出现损伤型改变。表明高浓度的碘不仅造成GD甲状腺细胞的直接损伤 ,而且可以增加甲状腺细胞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分泌 ,特别是在GD甲状腺细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IL-6,IL-10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 :探讨了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IL - 6、IL - 10水平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了 5 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IL - 6、IL - 10水平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IL - 6、IL - 1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1) ,肝硬化组为甚 ,且TNF与IL - 6、IL - 10呈正相关 (r =0 .6 135 ,0 .6 2 2 5 ,P <0 .0 1)。结论 :TNF、IL - 6、IL - 10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CD4 0配体单克隆抗体 (CD4 0LMcAb)对HSP(亨诺 许兰紫癜 )患儿PBMC及单核细胞株THP 1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过敏性紫癜患儿的PBMC及单核细胞株THP 1表达膜蛋白分子CD4 0L、CD4 0的阳性率、产生炎症因子IL 1、TNF α、IL 6水平以及CD4 0LMcAb加入细胞培养体系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比较 ,HSP患儿的PBMC表达CD4 0L[(8.2 6± 4 .15 ) % ,对照 (0 .5 4± 0 .5 8) % ]显著增高、CD4 0表达无差异 ;PBMC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IL 1[(10 0 0 .4± 5 74 .5 )pg ml,对照 (2 4 6 .8± 2 0 7.1)pg ml]、TNF α[(978.7± 2 0 5 .8)pg ml,对照 (45 2 .4± 2 4 8.5 )pg ml]的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 ,CD4 0LMcAb可使增高的IL 1[(16 4 .7± 12 7.9)pg ml]、TNF α[(6 74 .7± 2 6 9.2 )pg ml]降至正常水平。THP 1自发表达CD4 0 ,低浓度产生IL 1、TNF α。与正常比较 ,HSP患儿的PBMC培养上清诱导其表达CD4 0 ,产生IL 1,TNF α增高 ,CD4 0LMcAb同样具有抑制THP 1表达CD4 0、分泌IL 1、TNF α的作用。结论 CD4 0LMcAb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对 15 9例应用国产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埋避孕剂 (Cla型 )妇女血清中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自发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在该药应用早期 (<1 5年 ) ,血清中和PBMC分泌的IL 2和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PBMC分泌IL 6的水平则有所降低 ;而IFN γ未见明显变化 ,以上变化在中晚期 (1 5~ 6 0年 )基本恢复正常 ,并保持稳定。血清中IL 2、IL 6和TNF α的水平变化与PBMC自发分泌水平相关。PBMC在体外经PHA刺激后 ,分泌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