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探讨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50例急性细菌感染的患者,太酸依替米星每次200mg,qd,疗程5~10d,其中4例联合使用其它抗生素。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变化。结果单独使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率为95.65%,治愈率为82.61%,不良反应率为4.35%。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对各部位的感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盲法多中心平行开放试验研究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用药方案为每次 10 0~ 15 0 mg,静脉滴注 qd或 q12 h,疗程 7~ 10 d,共完成合格病例 134例 ,其中 111例细菌培养阳性 (82 .84% )。结果显示 :对 134例不同感染病种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 90 .2 9% ,对 111例不同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为 90 .0 9%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72 % ,反应程度轻微。纸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细菌对依替米星的敏感率与奈替米星相似 ,高于庆大霉素 (P<0 .0 5 )。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硫酸依替米星与大观霉素治疗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淋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用国产硫酸依替米星与大观霉素随机对照治疗急性淋病 6 8例 ,其中硫酸依替米星组 32例 ,用药方法为 0 .1g,q12 h,静脉滴注 ;大观霉素组 36例 ,用药方法为 :2 .0 g,qd,肌肉注射 ,两组疗程均为 3d。两药临床治愈率分别为 93.75 % (30 / 32 )和 94.4% (34 /36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其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6 .2 5 % (2 / 32 )和 0 % ,反应轻微 ,均可以耐受 ,结果表明硫酸依替米星是治疗淋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观察依替米星 (商品名 :爱大 )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 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 ,其中急性支气管炎 1例 ,肺炎 8例 ,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 5例 ,支气管扩张 6例。病情轻度 3例 ,中度 14例 ,重度 3例。硫酸依替米星 10 0 mg 0 .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q12 h,疗程 3~ 12 d,有效率 90 .0 % (18/2 0 ) ,其中 3例重症感染 (2例为金葡球菌感染 )需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 ;细菌清除率 78.6 % (11/14)。除 2例有轻微腹泻、腹胀外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提示硫酸依替米星用于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有效 ,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硫酸依替米星粉针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对 10 3例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硫酸依替米星粉针剂 0 .2 g溶于 5 %葡萄糖中 ,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疗程 5~ 14d。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80 .5 8% ,细菌清除率 89.6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 3.88%。提示硫酸依替米星粉针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注射用氨基糖苷类新品种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系统感染 2 2 12例。给药方法分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 ,前者每次 10 0 mg,q12 h或每次 2 0 0 mg,qd;后者将硫酸依替米星与已获批准文号的抗菌药物合用 ,疗程 5~ 10 d,结果显示 :单一用药总痊愈率为 6 1.2 % ,总有效率为 91.8% ,细菌清除率为 91.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 ;联合用药总痊愈率为 48.5 % ,总有效率为 85 .1% ,细菌清除率为 8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一般反应轻微 ,患者可耐受 ,其中听力平衡功能异常 14例 ,发生率 0 .73% ,肝肾功能异常 7例 ,发生率0 .37%。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性较低 ,安全有效的新产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 期临床结论相似 ,对重度感染患者联合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剂量均为 1 0 0mg ,溶于 1 0 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bid,疗程 5~ 1 2d。入选病例 1 65例 ,其中依替米星组 82例 [男性 43例 ,女性 39例 ,年龄 (44±s1 3)a] ,临床疗效评价病例 80例 ,安全性评价 82例 ;奈替米星组83例 [男性 45例 ,女性 38例 ,年龄 (44± 1 3)a] ,临床疗效评价病例 80例 ,安全性评价 83例。结果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和86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6 %和 8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 %和 6 % ,2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安全、有效 ,与奈替米星相似  相似文献   

8.
硫酸依替米星对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对象为确诊为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例 15例 ,其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例、肺炎 5例、肺癌伴肺部感染 6例。硫酸依替米星 2 0 0 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7~ 10 d。观察指标包括咳嗽、咳痰、肺部罗音、血白细胞记数与分类、痰细菌培养、血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显示 ,15例呼吸道感染经依替米星治疗后痊愈 5例、显效 3例、进步 5例、无效 2例 ,临床总有效率 86 .6 7% ,细菌清除率 90 .9% ,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升高。无其他不良反应。认为硫酸依替米星使用方便、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感染377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观察依替米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我们于 1998年 3月~ 11月在京津地区组织 16个医疗单位对 3 77例不同系统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试验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的方法。硫酸依替米星剂量 2 0 0~ 3 0 0 mg/ d,疗程 5~ 10 d。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后复查 WBC、病原学、肝肾功能。部分病例还复查听力和前庭功能。结果依替米星对各系统感染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呼吸系统感染 90 %、90 .5% ,泌尿系统感染 91.5%、89.5% ,消化系统感染 92 .6%、96% ,皮肤软组织感染 87.5%、10 0 %。阳性菌占16.7% ,其清除率也达 90 % ,说明其对阳性菌也有一定疗效。 7.9%的病例合用了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皆为症状重、而且病原不清者。绝大多数单用依替米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51% ,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皮疹、听力减退。未发现肾功能减退。除一例因严重的恶心、呕吐而停药外 ,其余皆在疗程快结束时出现 ,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为一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慧萍 《中国药业》2001,10(3):36-37
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与头孢噻肟钠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患,分A、B两组、A组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B缄用头孢噻肟钠注液治疗,记录患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变化。结果:A组有效率为76.2%,治率为92.1%,B组有效率为79.65,治愈率为91.5%,不良反应分别为A组6.3%,B组5.1%,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头孢噻肟钠注液对各部位的感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软组织感染的疗效。 10 9例外科软组织感染病人 ,硫酸依替米星 40 0 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 10 d。临床有效率 91.7% ;细菌清除率 84.7%。除 2 8例轻度眩晕外 ,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表明硫酸依替米星是一种治疗软组织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 5 6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感染病人 ,应用硫酸依替米星 2 0 0 mg加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 10 d。结果 :有效率 87.5 % ,细菌清除率 82 .2 %。除 1例肝功能 (AL T)轻度增高、1例眩晕外 ,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有效 ,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350例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进一步研究国产硫酸依替米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在上海市组织 11家医院共 35 0例病例进行了 期临床实验 ,研究采用多中心开放式非对照试验设计 ,硫酸依替米星剂量为 2 0 0~ 30 0 mg/ d,1次或 2次静脉滴注 ,疗程 5~ 14d。研究表明依替米星治疗感染性疾病 ,有效率为 87.7% ,痊愈率为 5 2 .7% ,其中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为 88.3% ,痊愈率为 49.0 %。 32 2例病例共分离出菌株 2 73株 ,细菌学清除率为90 .1% ,体外抗菌作用表明依替米星对肠杆菌科的敏感性为 91.2 % ,高于奈替米星和庆大霉素。不良反应率为 3.43% ,且反应轻微 ,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即恢复正常。说明依替米星是一个高效、安全、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菌药物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依替米星治疗脑出血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依替米星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将 2 0 3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36例 ,采用依替米星 0 .1g,静脉滴注 ,q12 h;对照组 6 7例 ,采用头孢呋辛 1.5 g,静脉滴注 ,q12 h,两组疗程均为 7~ 14d。依替米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9.7% ,细菌清除率为 79.1% ;头孢呋辛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 ,细菌清除率为 79.3%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依替米星对肺部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30例。 30 0 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平均疗程 7.5± 2 .3d。临床总有效率 83.3% ,细菌清除率82 .7% ,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病原菌对依替米星高度敏感率为 89.6 % ,高于庆大霉素 (P<0 .0 5 ) ,与奈替米星无显著差异 (P>0 .0 5 ) ,未见不良反应。结果表明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timicin injection, 2212 patients with acute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respiratory tract, urinary tract, digestive tract, and other infections were treated with the drug in an opened trial. Etimicin were administered single (100mg, q12h or 200mg, qd) or association (combinated with other antimicrobial agents sanctioned by government) for 510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ure rate, effective rate,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were 61.2%, 91.8%, 91.7%, 4.33% respectively for single administered and 48.5%, 85.1%, 88.6%, 4.4% respectively for association administered. The mostly adverse reactions were generally mild and well tolerated. Only 14 patients occur hypoacusis (0.73%); 7 patients occur hepatic or renal function disorders (0.37%).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timicin injec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drug with lower toxity, and may contribute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combinated with other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17.
清火栀麦胶囊中穿心莲内酯的HPLC测定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清火栀麦胶囊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指标成分穿心莲内酯进行了含量测定。紫外检测波长为λ2 2 5nm。加速稳定性试验环境 :3 9℃ ,相对湿度75% ,每月考核 1次。结果和结论 :本品含测结果准确 ,精密度、回收率、重现性均较好 ,经加速稳定性试验 ,放置 3个月后 ,穿心莲内酯含量下降了约 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