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的护理和运动康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肘关节僵硬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7-25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患者的平均肘关节功能:伸直20.3±7.6°,屈曲116±6.5°,旋前76.3±7.4°,旋后82.5±6.4°.根据肘关节功能Mayo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术后平均为(85.7 ±8.6)分.结论:对于肘关节中度僵硬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术后早期系统规范的功能康复,才能达到较好的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26例接受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冷敷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护理。观察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中位数10.5个月;肘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术前(53.69±10.47)分,术后1个月(77.19±8.94)分,术后3个月(84.73±9.26)分,术后6个月(87.77±9.02)分。结论:对接受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常规护理、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规范护理接受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肘关节僵硬患者76例,男35例、女41例。年龄13~65岁,中位数45岁。所有患者均为行肘关节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后患者。病程6个月至5年,中位数2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中位数24个月。患侧肘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98.5°±15.4°改善至术后120.8°±13.1°,最大伸直角度由术前51.6°±10.2°改善至术后15.6°±6.7°,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75.1°±11.2°改善至术后125.4°±9.1°;前臂最大旋前角度由术前61.5°±12.3°改善至术后65.8°±7.2°,最大旋后角度由术前70.8°±10.6°改善至术后76.1°±5.3°,前臂旋转活动范围由术前150.7°±8.4°改善至术后152.6°±8.2°。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0.5±16.9)分升至术后(92.6±8.3)分。结论: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还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4点法"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采用"4点法"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6~72岁,中位数37岁。左侧21例,右侧24例。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20°~105°;前臂旋前53°~81°,旋后45°~68°。病程2~48个月,中位数8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肘关节疼痛、活动度、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Mayo评分由术前(55.00±14.85)分升至术后(95.00±10.85)分。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前臂旋前72°~88°,旋后69°~85°。2例出现尺神经炎,其中1例经肌肉注射营养神经药物后好转,1例行尺神经前置术后好转。均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5例、良17例、可3例。结论:采用"4点法"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操作简单,能缓解肘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行镜下松解术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均给予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随访1.5年后观察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功能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70例患者术后均能继续配合后续康复护理;术后1.5年,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功能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肘关节功能优26例,良37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为85.89%。结论: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保证肘关节僵硬镜下松解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改善肘关节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铰链外固定架结合中药外敷手法推拿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1年12月,对3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24~53岁,平均33.7岁),行切开松解铰链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后配合中药外敷、手法推拿。结果:3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2.1个月(7~24个月)随访,肘关节平均最大屈曲活动度由术前(60.4±31.10)°改善为术后(101.5±21.10)°,平均最大伸直活动度由术前(35.8±11.10)°,改善为术后(15.6±15.10)°,总平均活动范围由术前(34.2±20.0)°改善为术后(85.9±9.10)°;MEPS评分:术前平均为(70.5±13.3)分,术后平均为(90.6±6.3)分,改善(20.1±17.1)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运用铰链外固定架结合中药外敷手法推拿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僵硬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中频脉冲电治疗、蜡疗、手法治疗、弹力带持续屈曲牵引及运动疗法;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量2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并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5.46°±10.67°,64.74°±11.25°,t=0.849,P=0.126;(51.27±4.36)分,(53.06±3.18)分,t=0.853,P=0.486]。治疗8周后,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114.68°±8.38°,65.46°±10.67°,t=2.715,P=0.019;95.42°±9.75°,64.74°±11.25°,t=2.672,P=0.043;(85.17±8.73)分,(51.27±4.36)分,t=2.813,P=0.011;(75.64±8.49)分,(53.06±3.18)分,t=2.154,P=0.045],且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114.68°±8.38°,95.42°±9.75°,t=2.547,P=0.036;(85.17±8.73)分,(75.64±8.49)分,t=2.183,P=0.046]。结论:对于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磁刺激治疗,更有利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 对38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患肢制动体位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肩肘关节僵硬症状进行正确的知识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结果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与康复护理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进行肩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保障了手术成功,使患手功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满意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法:将50例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结论:康复锻炼应用于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邓国超  宋维海  李程科  闫鹏 《新中医》2014,46(10):105-10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壮筋续骨丸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1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按McKee治疗原则,依次修复冠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软组织等。术后常规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拆除石膏后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主动锻炼,并采用中药进行熏洗,疗程4周;术后患者即开始服用壮筋续骨丸,疗程12周。分别于术后4周及2、3、4、6、12月进行随访,包括对肘关节进行正侧位X线片检查,对肘关节屈伸度和前臂旋转度进行检查,记录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患者获得随访9~18月,平均(13.5±2.9)月。术后12~18周,患者的肘关节均达临床愈合标准;1例患者术后8天切口感染,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骨折块复位良好,未发现骨折移位情况,无明显肘关节不稳发生。术后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行松解术后3月,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2月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125±10)°,前臂旋前(87±6)°、旋后(68±5)°。Mayo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94.11%(16/17)。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患部和内服壮筋续骨丸,可减轻术后疼痛、减轻关节僵硬,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39岁,中位数35岁。左侧7例,右侧6例。主力侧6例,非主力侧7例。原受伤类型,肱骨髁间骨折9例、经鹰嘴骨折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1例、肘部损伤"三联征"3例。原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4例、复位内固定术9例。按Morrey肘部僵硬标准,极重度僵硬8例、重度僵硬5例。术前肘关节异位骨化按Hastings-Graham分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ⅡC型7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33个月,中位数15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10.07°±2.33°增加至104.77°±13.37°,肘关节旋前活动度由术前45.27°±4.78°增加至74.36°±3.78°,肘关节旋后活动度由术前40.65°±4.57°增加至65.79°±2.6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60.23±5.02)分增加至(87.23±4.00)分;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Ⅰ型异位骨化1例,ⅡA型异位骨化1例。均无切口感染、钉道感染、骨吸收、尺神经功能障碍及肘关节不稳定、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截骨入路肘关节筋膜间置成形术联合铰链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为治疗组,随机选择30例病情情况相似的患者,术后自行功能锻炼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术后康复治疗时间为4~16周,平均8.1±3.6周,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活动度良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能减少肘关节术后粘连,加速康复进程,最大限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对于严重粉碎性桡骨头骨折on-table重建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ason IV型桡骨头骨折,均给予on-table重建术,低切迹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对肘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1例随访8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屈伸从0~4~100°,旋前80°,旋后80°;1例随访9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屈伸从0~6~90°,旋前85°,旋后80°.Broberg和Morrey功能性评分85分,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MEPI)为95.2分,平均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1.94分。结论:年轻病人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行on-table重建术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肱骨远端粉碎骨折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80例老年肱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0侧,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预性护理,术后3个月时比较Mayo评分及肘关节ROM。结果术后3个月时干预组Mayo肘关节评分中疼痛、活动范围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肘关节屈曲、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及前臂旋后肘关节ROM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林光锚  刘良乐  叶丽洁 《中医正骨》2014,(4):266-268,3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计划在肘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肘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计划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锻炼法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12周,采用Mayo评分法评价2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同时,观察对比2组患者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结果:①肘关节功能。不同时间点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693,P=0.000);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t=19.924,P=0.000),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2周、4周、12周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8.52±7.78)分,(36.68±5.28)分,t=24.025,P=0.000;(71.92±6.57)分,(55.78±4.72)分,t=25.234,P=0.000;(88.65±9.47)分,(61.36±7.76)分,t=28.338,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1.863,P=0.000)。②肘关节僵硬发生率。观察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而影响日常生活,需返院行关节镜下松解术;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而影响日常生活,需返院行黏连松解术。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4.770,P=0.000)。结论:在肘部骨折术后康复中采用综合康复计划,可以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改善肘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春红  宁凡友 《中医正骨》2012,24(2):75+78-75,78
目的:观察肘关节强直松解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对17例行肘关节松解术的患者在屈、伸石膏固定的同时辅以主被动功能训练的康复护理,术后随访9个月,评定其疗效.结果:本组总有效率82.35%.结论:肘关节强直松解术后,早期在石膏固定的同时进行主、被动功能活动,可加快病人康复,有效的防止关节再粘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35例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择手术后3~6个月门诊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肘关节、前臂ROM。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1.4%,对照组为76.7%;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肘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中药治疗;术后第5天开始适当行屈伸功能锻炼,2次/d;术后2周后在中药熏洗干预后行功能锻炼。结果:对12例术后患者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1例肘关节出现异位骨化。术后6月肘关节屈伸范围为(110±2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为(125±1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重建肘关节的解剖结构,恢复其稳定性。术后采用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使肘关节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防止肘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自控式镇痛泵在肘关节术后疼痛控制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例肘关节手术患者均在麻醉下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经腋入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术后均安置自控式镇痛泵,从术后第一天开始在医生引导下按时进行疼痛和功能锻炼的观察并记录。结果:术后需使用肌肉注射止痛药物3例;术后14天,20例肘关节手术患者屈曲达94.7°±20.3°,前臂旋前达50.8°±9.2°,旋后达71.5°±18.5°;出现环小指麻木3例。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肘关节术后不但镇痛效果好,而且功能锻炼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Endobutton结合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标准化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改良Endobutton结合锚钉双重解剖重建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患者,术后制定系统的标准化的康复与护理方法,定期随访,并采用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SST问卷评分,评定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VAS、ASES及Constant-Murley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平均上举约(165.62±15.50)°,外旋(45.18±9.26)°。优良率93.7%(30/32)。结论: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改良Endobutton结合锚钉双重解剖重建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术后系统的标准化的康复与护理对肩关节功能恢复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