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柴夏芩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蒙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48例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临床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时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蒙药治疗,整理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蒙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得到改善,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降低,两组结果对比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采用蒙药治疗,拥有较高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消除疾病带来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方法 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5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对照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胃排空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胃排空率93.10%,复发率5.45%,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31%、胃排空率79.31%,复发率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替普瑞酮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6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分别给予雷尼替丁、替普瑞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做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60/63)高于对照组80.95%(51/63),不良反应发生率3.17%(2/63)低于对照组14.29%(9/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替普瑞酮的应用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可发挥重要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胃炎方治疗,对照组39例口服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6.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和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痞满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和胃散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胃镜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78.0%,对照组有效率为48.0%;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参芪和胃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证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李会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16-34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一种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伤寒论》经方合用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伤寒论》经方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2.94%,对照组为26.4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伤寒论》经方合用治疗,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健胃消炎颗粒配合奥美拉唑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胃消炎颗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另外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将健胃消炎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不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疏肝和中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和中汤,对照组服用泮托拉唑胶囊和莫思沙星片,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中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拟胃炎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选择自拟胃炎方搭配针灸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西药进行医治,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68%,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5.26%低于对照组21.05%,且治疗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胃炎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其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胃饮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调胃饮随证加减;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常规等西药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胃饮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平县中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共89例,进行中医辩证施治,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86例,总有效率96.63%,对照组有效58例,总有效率为69.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常规方法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病例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蒙药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腹胀、上腹隐痛、嗳气等临床典型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09)。结论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嗳气、腹胀、恶心等症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宁胃汤治疗,方药组成:白芍20 g,生黄芪20 g,蒲公英20 g,枳壳15 g,党参15 g,半夏15 g,当归15 g,茯苓15 g,延胡索10 g,甘草6 g,三七粉3 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病理疗效有效率为75.9%,观察组的病理疗效有效率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2.4%,观察组有效率为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反酸嗳气、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及食欲不振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腹胀胃痛:对照组出现3例,观察组出现2例。头晕恶心:对照组出现4例,观察组出现1例。脏器功能损伤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观察组未出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OX-2和Gas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OX-2和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病理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陈夏六君子汤加味佐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给予饮食生理调理及质子泵拮抗剂、阿莫西林、替硝唑等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佐以陈夏六君子汤加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51%,对照组为6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夏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应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西医临床治疗方案,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胃镜像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9%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8%,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充血状态、水肿情况、糜烂状况以及胆汁的胃镜像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健胃消炎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一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胃消炎颗粒5g/次,3次/d,连服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为95.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81.7%(49/60),P<0.05.且治疗组的HP转阴率为91.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46/60),P<0.05.结论 健胃消炎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好,HP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阴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以升阳散火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与采用奥美拉唑和吗丁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9 17%、56 9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升阳散火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程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