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敏  喻斌 《光明中医》2023,(8):1469-1472
口臭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常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交际带来极大困扰,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喻斌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脾胃积热论治口臭,以清泻脾胃积热为本,以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为要,临床施治以泻黄散合清胃散为主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典型病例入手介绍石国璧老师从肺论治口臭临床经验,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口臭患者来医院及时规范就诊,提高临床医师对口臭的诊疗水平,增加医院消化科口臭患者就诊人数,笔者根据临床上口臭病因概率分布特点,结合口臭患者心理、消化科医师、导诊护士以及临床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对口臭了解现状,对初诊口臭患者的就诊诊断流程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香连丸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香连丸治疗湿热之邪所致病症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口 臭 李某 ,女 ,30岁。口中有异味 3年 ,口中粘腻而甜 ,大便不爽 ,身重 ,带下量多 ,色黄而臭 ,苔黄腻 ,脉滑而数。诊断为口臭 (湿热 )。治以清热利湿。方用香连丸 ,每服 2 0丸 ,日服 3次。服用 5天 ,口臭明显好转 ,带下量也明显减少。效不更方 ,续服 5天 ,诸症消失。体会 :口臭多以胃热、食积论治 ,而以湿热论治者较少。湿热蕴结于内 ,则浊气上泛而致口臭 ,口中甜而粘腻 ,湿热下注 ,则出现带下色黄而臭。香连丸中黄连清热燥湿 ,木香行气止痛。黄连与吴茱萸同用 ,可减轻黄连的苦…  相似文献   

5.
介绍朱迪教授运用"火郁发之"法论治非口源性口臭的临床经验。口臭的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胃热熏蒸关系密切,治疗从"火郁发之"立论,清透脾胃湿热、辟秽化浊。临证自创清中化浊汤,以泻黄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而成,药物辛凉,辛味可透,寒凉可清,清中有散,气机通畅,口臭可除。  相似文献   

6.
口臭是呼吸时产生的令人不快异味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很常见,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口臭,效果欠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易反复,易产生耐药等。而中医治疗口臭则发挥出了它的优势。中医临床口臭证型多端,古时多家各有所论,周毅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对口臭的治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周师治疗脾虚湿热证口臭验案一则及中西医治疗口臭最新研究进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牙论治风火牙痛风火牙痛多由风邪侵袭,引动脾胃积热,火郁牙龈,瘀阻脉络所致。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口臭、口渴、喜冷饮、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等症状。故当疏散风邪,清其火邪为治。笔者采用分牙论治,按位别经,脏腑用药方法,每每奏效。基本方组成...  相似文献   

8.
口臭是某些口腔疾病、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口臭,其中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湿热内盛。本文通过讨论湿热与口臭的关系,认为湿热是口臭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临床治疗口臭应以清热利湿法为主。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的诊"六对论治"疗思路,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六对论治"贯穿于吕仁和教授诊治疾病的始终。茵陈清热利湿,为吕仁和教授常用药物之一。从吕仁和教授的"六对论治"诊疗思路出发,探析吕教授临床应用茵陈的经验,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社康中心及中医门诊就诊的脾胃湿热型口臭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口服加味小承气汤.每日1剂,日服2次,疗程1个月,比较其冶疗前后口臭情况。结果治疗前,120例患者中,口臭患者比例为100%,口臭患者总评分为691分;治疗后。120例患者中,口臭患者比例为36.8%,患者口臭总评分为257分;120患者治疗前后口臭患者比例及总评分数显著降低,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承气汤加味对于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臭有显著的疗效.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剂量与其疗效有着密切关系,单味中药剂量、组方中主药剂量的变化,会引起其疗效的差异.影响中药剂量与其疗效的因素有中药的质量、中药煎煮方法、中药调剂称量器具、中药的调配及其他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联规则。方法:以中药性效为主线,结合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探究分析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525味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联性,归纳分析药性组合群与功效群。结果:发现单味中药大部分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统一,部分药性组合没有相对应的功效,部分功效没有相对应的药性组合;不同中药相同的药性组合与功效的关联符合一定的规则;不同中药同一功效对应的药性组合也符合一定的规则。结论:以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为主线开展中药性效关联的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功效的关联性,构建中药"药性组合群"和"功效群",方能揭示中药药性、功效关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颜红  纪宇 《天津中医药》2016,33(5):285-287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其与西方心身医学看待疾病基本属于同一视角。现代心身医学秉持"心身同治"之原则,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情志病学因其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契合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亦在心身疾病防治中尽显优势。两种医学相互参照,为诊疗疾病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倾向,血小板显著减少,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血虚"、"阴斑"、"肌衄"、"鼻衄"、"齿衄"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为心脾两虚、摄血无力、肝脾肾虚弱、致气血化源不足而致本病.现代医学按其病因不同,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西医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某些病因造成的自身免疫导致血小板大量破坏有关.治疗比较棘手,西医应用强的松等作免疫抑制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控制病情,但此系治标之法,撒减激素后常易再度下降,引起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有鉴于此,我们试从中医角度对本病进行治疗.从2001年元月-2009年12月,我们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凉血止血佐以滋补肝肾之法,自拟理血消癜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证实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宫外孕的治疗较单纯的中医,西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方法:以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治疗的72例宫外孕患者为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两组,对比其疗效、副反应及随访3个月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处理的36例患者中,成功32例,有效率达88.89%,其余4例经手术后痊愈.治疗的各项数据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宫外孕的治疗较单纯的中医,西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邱宝珊教授应用膏方治疗慢喉喑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导师面授、门诊及查房整理导师对慢喉喑的病因病机认识、遣方用药特点,观察膏方治疗该疾病的优势及有效方法。结果:选择不同成方作为底方,辨证加减,个体处治,所用膏方对治疗慢喉喑的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结论:治疗慢喉喑膏方服用方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西药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治愈率低,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首位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西药作用靶点明确、途径单一、起效迅速,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持久温和的作用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在复杂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能优势互补、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本文重点对中西药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中药为主、西药为辅,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西药并重"的联合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董福强  霍宁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83-1088
心房颤动(AF)是极其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使心脏节律发生紊乱,导致血栓形成,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诸多研究表明,心脏纤维化造成的心脏结构改变和电重构,在AF的发作和持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西药治疗AF常存在不良反应多的弊端,联合中医药治疗疗效更佳,可明显提高AF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对AF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肺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的浅析,旨在进一步探讨肺系疾病的证治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杨晨宇  尚新悦  姚国栋 《中草药》2022,53(2):590-598
癌症是一种以细胞代谢重编程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通过有氧糖酵解的方式消耗葡萄糖并促进肿瘤细胞中生物质的大量合成.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材,药效广泛并起到整体治疗的作用.随着对中药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醌类、酚类、黄酮类、萜类等中药活性成分能够通过靶向糖酵解限速酶丙酮酸激酶M2 (pyruvate kinase M2,P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