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东南沿海海域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海域细菌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无菌采集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02份海水分离出细菌34种203株;其中弧菌科细菌159株(78.33%),肠杆菌科细菌24株(11.82%),非发酵菌15株(7.39%),革兰阳性球菌3株(1.47%),厌氧菌2株(0.99%).药敏结果显示,157株致病性弧菌对亚胺培南、奈替米星、左氟氧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100%,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0.45%~97.45%,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25.48%和27.39%.结论 东南沿海海域细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此项研究为该海域海水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irby-Baure纸片扩散法,对109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1094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依次为88.9%,87.8%,86.1%,85.0%,头孢噻吩的敏感率最低为15.2%,26.7%的大肠埃希菌和30.8%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论革兰阴性杆菌除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低的抗菌活性外,对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类(一、二、三、四代)的药物均有较高的抗药性,多重耐药性细菌成为临床的主要感染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经验性治疗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临床送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并分析病原菌。结果 343份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阳性率为12.2%(42/343)。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73.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0株(47.4%);革兰阳性菌8株(1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2株(4.8%);真菌3株(7.0%),均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对阿米卡星较敏感;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及利福平最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敏感,其中,1株对两性霉素敏感。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且病原菌种类多,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严重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真菌感染时,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冬季闽南海域海水中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为海水浸泡伤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无菌法采集海水标本6份,进行增菌培养与细菌分离及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份海水标本中分离出细菌9种18株,其中弧菌科细菌15株(83.3%),肠杆菌科细菌3株(16.7%)。分离菌种对11种(55.5%)抗生素高度敏感,对9种(45.5%)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耐药严重。结论:冬季闽南海域细菌以弧菌属为主,对抗菌药物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辉  陈敏  刘绪宏 《武警医学》2020,31(11):935-939
 目的 比较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与普通病房急性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10至2019-12武警江苏总队医院NICU和普通病房收治的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分析比较其痰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痰培养病原菌比较:NICU组及普通病房组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NICU组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组,其中多重耐药菌来源于NICU组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普通组,并且真菌感染只发生在NIC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痰培养药敏结果:NICU组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有较多多重耐药菌(耐药率60.0%~100.0%),存在一定比例混合感染,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59.77%~90.14%),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均较高(83.72%~100%)。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由于来源不同,同一细菌对同一抗生素的敏感率存在如下特点:来源于NICU组的较普通病房组敏感率普遍降低。普通病房组所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7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定有一定敏感性(敏感率60.0%~70.0%),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均较敏感(敏感率>75%)。两组检出革兰阳性菌的比例明显低于革兰阴性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均达到100%,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低,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株。结论 NICU组SAP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易发生多重耐药及混合感染,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可作为主要考虑使用的药物。普通病房组SAP患者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占多数,可优先选择头孢他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如果疗效不佳,则可考虑亚胺培南、替加环素等。针对不同区域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合理选择感染控制措施和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我国东海与黄海两大海域海洋细菌种类与分布,分析海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进行海洋细菌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挑选单个菌落,应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API(analyticprodueisINc)微生物鉴定系统和BIOYilCVision检测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对海水进行细菌计数。结果东海海域:采集54份海水样本,分离出各种细菌23种68株,其中弧菌科36株(52.9%)、肠杆菌科21株(30.9%)、非发酵菌9株(13.2%)、屎肠球菌1株(1.5%)、真菌1株(1.5%)。药敏结果显示,在20多种抗菌药物中,弧菌科、肠杆菌科、非发酵菌普遍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呈高度敏感,敏感性在90%以上,为优选抗生素;而对磺胺甲嗯唑、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敏感性较低(〈60%),为慎用或禁用抗生素;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为60%~90%,可作为备用抗生素。黄海海域:144份海水样本分离出各种细菌24种190株,其中非发酵菌82株(43.2%)、弧菌科78株(41.1%)、肠杆菌科23株(12.1%)、肠球菌5株(2.6%),真菌2株(1.0%);药敏结果显示,在20多种抗菌药物中,弧菌科、肠杆菌科、非发酵菌普遍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呈高度敏感性(〉90%),为优选抗生素;而对哌拉西林、磺胺甲嚼唑、头孢呋辛敏感性较低(〈60%),为慎用或禁用抗生素;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为60%~90%,可作为备用抗生素。在东海海域中分离出热带念株菌,在黄海分离出深红酵母菌和类星形假丝酵母菌。结论本项调查建立了东海和黄海两大海域海洋细菌菌谱及药物敏感性的本底数据库,为海上作业伤、海上意外伤等海洋细菌感染早期防治研究与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在我院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3月-2008年9月我院临床送检的6412份标本中分离出的9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73株(80.2%)来源于呼吸道标本。药敏结果显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7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00%,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及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30%。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2005年9月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其中52株(54.7%)来自于呼吸道;29株(30.5%)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6.8%、21.1%、2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9.5%、75.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天然耐药。结论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引起血液感染的腹泻病原菌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302医院2000-2010年分离自肝硬化患者血液的腹泻病原菌,分析其组成及耐药性。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3D)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鉴定,并进一步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0-2010年血液培养阳性的肠道病原菌其140株,分离自140例患者,男性117例,占83.5%,40~60岁为发病高峰,占55.7%。引起血液感染的肠道病原菌以气单胞菌属居首位(75.71%),其次是沙门菌属(14.29%)、弧菌属(9.29%)和耶尔森菌属(0.71%)。各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气单胞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沙门菌属,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显著低于沙门菌属(P<0.01)。气单胞菌属和沙门菌属存在多重耐药。弧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结论多种腹泻病原菌可引起血液感染,且耐药程度不同,应引起临床关注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最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唐健  刘颖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399-401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呼吸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为术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送检胸外科住院患者合格痰液标本793份,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793份合格痰标本中共检出406株病原菌,检出阳性率51.2%,其中G-杆菌297株,占73.2%,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球菌78株,占19.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1株,占7.6%,以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提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结论胸外科肿瘤患者携带多种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株。术后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术后发生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和耐药情况。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PTCD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患者219例,采集其胆汁样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分析。 结果:(1)培养219例胆汁样本获得菌株数253株,含20个种类,其中革兰阴性菌194株(76.7%),革兰阳性菌53株(20.9%),真菌6株(2.4%);革兰阴性菌前三位分别为大肠杆菌93株(36.7%)、肺炎克雷伯杆菌39株(15.4%)、铜绿假单胞菌18株(7.1%),革兰阳性菌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屎肠球菌17株(6.7%)、粪肠球菌14株(5.5%);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3株(1.2%);(2)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恶唑烷酮类及糖苷类抗生素;真菌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均保持敏感。 结论:我院PTCD治疗术后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部分病例为混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收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对培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62株,其中G-杆菌182株,占69.5%;G+球菌38株,占14.5%;真菌24株,占9.1%;其他菌株18株,占6.9%。药敏分析发现G-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氨曲南,然后为二代以上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对一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敏感性较低,对万古霉素耐药。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及氨曲南敏感性强,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敏感性普遍较低。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复杂多变,多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等G-菌为主,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为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院内假丝酵母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者标本接种血平板、沙保罗、巧克力培养基,28~35℃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确认为酵母样真菌后转种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结果2006年3月—2008年11月从临床送检的2 196份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118株,检出率为5.37%,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5株(55.08%)、热带假丝酵母菌22株(18.64%)、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7株(14.41%)、克柔假丝酵母菌14株(11.86%);在各种标本中以痰标本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84株占71.19%;各年龄段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占77.1%;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对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85.7%~100.0%,而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低。结论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强真菌的分离及药敏监测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烧伤病人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我科自1995年8月建科以来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血液195份标本的细菌生态学和药物敏感进行调查,结果细菌培养阳性133份(68.2%)其中创面分泌物送检155份,阳性131份(84.5%)血液送检40份,阳性2份(5%),共检出细菌28种1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居第一位,占18.7%,常见的绿脓杆菌在本组中退居第八位,药敏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96.2%),其次为氟哌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与2012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以便掌握院内感染的控制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两年的分离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ATB—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分析/药敏系统及配套的细菌鉴定卡和药敏卡进行测定;部分手工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1年全院总标本量22177份,标本阳性数为5601例,检出率为25.3%,2012年全院总标本量22020份。标本阳性数为6614例,检出率为30.0%。两年检出量排名前6位的微生物均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2012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其耐药率比上一年明显上升,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由2011年的32.4%、33.1%、36.0%上升到2012年的43.1%、46.0%、45.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由2011年的33.5%、32.9%、43.3%、39.9%和41.1%上升到2012年的44.9%、44.4%、46.6%、49.8%和47.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甙类、碳氢霉烯类和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比上一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霉烯类的耐药率比上一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院血培养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利用Bact/Alert3D 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阳性标本转种后用VITEK32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传统常规方法鉴定到种,然后用K-B法进行药敏测试.结果 送检的773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1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8.3%,革兰阴性杆菌占45.7%,真菌占6.0%.感染率最高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而且对替考拉宁和磷霉素呈高度敏感;肠杆菌科未发现对舒普深、美洛培南和特治星耐药的细菌;非发酵菌则仅对舒普深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及时了解血培养的结果对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