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血通配合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9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6例。治疗组给予静滴疏血通和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静滴复方丹参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为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用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就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6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医护人员给两组患者同时注射银杏叶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注射20%甘露醇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注射依达拉奉静脉滴。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血液变学指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占有优势。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家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被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对照组(69例),并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采用灯盏花家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第3、7、14天临床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89.4%,91.8%和98.8%。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于治疗后第3、7、14天的有效率分别为79.7%,82.6%和82.6%。两组各时段的疗效均有显差异(P<o.05)。结论:灯盏花家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比对照组优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雇春春 《内科》2013,(2):146-146,124
目的观察奥关拉唑联合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和丽珠得乐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雷尼替丁,观察组患者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临床症状,做出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且患者不良反应少,该治疗方案切实可行。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不同病变部位对各认知域的影响。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84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腔梗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83%,对照组为26.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腔梗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评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能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额叶深部、基底节区、颞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各认知域功能均有影响,但对空间及执行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影响更明显,执行功能障碍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关系。方法选择住我院的111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和91例高血压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均行头颅CT或MRI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脂等指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载脂蛋白A(apoA)降低与高血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有关(P<0.05)。高血压病程越长的患者越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动脉数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高(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的颈动脉内径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窄(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颈动脉脉冲指数、阻力指数明显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高(P<0.05)。结论收缩压升高、apoA降低、高血压病程延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变化与脑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比浊法测尿微量白蛋白值,比较大梗死组、中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及对照组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大梗死组62.4%、中梗死组58.9%、腔隙性梗死组54.5%,对照组32.6%。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大梗死组(22.56±14.28mg/L)、中梗死组(16.82±11.78mg/L)、腔隙性梗死组(11.76±10.28mg/L)、对照组(7.12±10.12mg/L)。3个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中梗死组与腔隙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呈现微量白蛋白尿高发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可为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随机交叉对照法用补脾阴汤治疗慢性胃炎68例,对照组用丽珠得乐片治疗,一个月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3.3%,显效率为64.7%和36.7%。统计分析表明:两组的总有效率无差异性(P>0.10),而治疗组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侯改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由此可见,临床观察表明:补脾阴汤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6月—2016年10月于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初诊病人2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腔隙性脑梗死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腔隙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口服胶囊4粒,3次/日,疗程12周。观察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即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与CD63,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阳性表达率,GPⅡb/Ⅱa受体复合物水平,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与CD63、MPA阳性表达率、GPⅡb/Ⅱa受体复合物和sCD40L水平升高。治疗12周后,腔隙性脑梗死血小板功能各项指标的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有助于改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6%(P<0.05),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并腔隙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逐瘀通脉胶囊对初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正五聚体蛋白3(PTX-3)的影响,探讨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126例初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逐瘀通脉胶囊0.4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PTX-3变化,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TX-3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PTX-3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PTX-3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能减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4ml~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15天。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3.16%,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显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69.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血液流变学各参数指标改善效果方面,治疗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1例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将该病分为阴虚火旺、气虚血瘀、脾虚痰湿三型,并予以对症治疗,均给予3周治疗,3个月后复查。观察病人治疗1周、2周、3周血压恢复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2个月后头颅CT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2周血压恢复情况,治疗3周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2个月后复查头颅CT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5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础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均1次/d,持续治疗2周,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3例出现过敏现象,经过对症治疗后,情况明显好转,对治疗过程无影响。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曾云波 《内科》2014,(6):675-676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辅助丽珠肠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丽珠肠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辅助丽珠肠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肝隆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利肝隆胶囊治疗,对照组68例仅用一般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82%;对照组依次为7例,23例、38例,总有效率44.12%(P<0.01)。结论利肝隆胶囊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56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20mg/d,疗程6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改良S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临床神经功能康复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