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牛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榆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隐孢子虫病的流行与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各种受感染的家畜是其主要传染源,大多数地表水中能检出隐孢子虫卵囊。该病常造成小范围的暴发,是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隐孢子虫的检测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能快速、简便、高效地对临床隐孢子虫病作出诊断,有助于对免疫功能缺陷的隐孢子虫病患者及早治疗。该文对隐孢子虫病的流行与诊断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99例应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器法(简称“仪器法”)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培养液在培养的第42天进行MPT64检测,对1265例每隔7 d(即培养第1~6周末)进行1次 MPT64检测,以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或第42天为检测终点,并和仪器法比较。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所有样本(2064例)的检测结果,分析MPT64检测法的准确度;对1265例监测样本应用t检验分析MPT64检测法的快速性。 结果 (1)在2064例分枝杆菌培养的临床样本中,仪器法报告298例MTBC、10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1521例培养阴性及137例污染(后三者即无MTBC生长),其中分别有279、6、0、2例MPT64检测阳性(即有MTBC生长),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 P=0.742);与仪器法的总体一致性为98.69%(2037/2064);对仪器法报告为MTBC者MPT64检测法的阳性率为93.62%(279/298),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水平。(2)在每周进行MPT64监测的1265例培养液样本中,两种方法均检测到MTBC者168例。其中:仪器法在培养1~6周报告阳性率分别为25.60%(43/168)、66.67%(112/168)、92.26%(155/168)、98.21%(165/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MPT64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则分别为17.26%(29/168)、61.90%(104/168)、89.88%(151/168)、95.24%(160/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两者阳性报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366)。 结论 MPT64检测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一种新型胶颗粒芯片技术[TruArray胶颗粒芯片(Gel element arrays),简称为“TruArray芯片”]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的检测效能。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1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快速液体培养系统(简称“MGIT 960”)、TruArray芯片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对液体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测序菌种鉴定、MGIT 960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和耐药相关基因测序,分析TruArray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效能。 结果 液体培养、GeneXpert和TruArray芯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2%(48/149),53.7%(80/149)和57.0%(85/149),TruArray芯片和GeneXpert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4,P=0.560),但TruArray芯片检测阳性率高于液体培养(χ 2=18.59,P<0.01)。以MGIT 960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47/48)和61.4%(62/101);以Gene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78/80)和88.4%(61/69)。以MGIT 960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11/12)和96.8%(30/31);以Gene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5.0%(17/20)和97.9%(47/48);以耐药基因测序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13)和100.0%(30/30)。以MGIT 960液体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技术检测INH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11/14)和93.8%(30/32);以耐药基因测序结果为判断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INH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11/11)和94.3%(33/35)。 结论 TruArray芯片检测技术快速、可靠,在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镜息肉检出率是否随着结肠镜的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经福建漳州正兴医院4名有经验的肠镜医师A、B、C、D及2名肠镜初学者E、F每半年的结肠镜息肉检出率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A、B、C、D、E、F医生总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43.8%(1 107/2 529)、31.8%(420/1 322)、35.3%(619/1 753)、25.2%(194/771)、42.8% (166/388)和29.3%(129/440)。6名肠镜医师之间、4名有经验肠镜医师之间及2名肠镜初学者之间的息肉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肠镜初学者E医生一年半时间,每半年息肉检出率分别为48.39%(15/31)、42.86%(42/98)和42.08%(109/259),而F医生仅为21.84%(19/87)、32.73%(36/110)和30.45%(74/243),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结肠镜息肉检出率并不随着结肠镜的学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腹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TB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和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03例疑似TBP患者腹腔积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资料,纳入同时采用抗酸杆菌(AFB)涂片镜检(简称“AFB涂片”)、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ADA检测的119例疑似TBP患者,其中确诊TBP患者73例、非TBP患者46例。以临床确诊TBP患者为参考标准,评价AFB涂片、MGIT 960培养、GeneXpert和ADA检测对TBP的诊断效能,并以ROC曲线分析ADA检测的最佳临界值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在119例疑似TBP患者中,AFB涂片、MGIT 960培养、GeneXpert和ADA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4.1% (3/73)、11.0% (8/73)、12.3% (9/73)和86.3% (63/73),特异度分别为100.0% (46/46)、100.0%(46/46)、100.0% (46/46)和84.8%(39/46),符合率分别为41.2% (49/119)、45.4% (54/119)、46.2% (55/119)和85.7% (102/119)。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区分TBP与非TBP的ADA检测最佳临界值为31.45U/L时,AUC为0.836。结论 AFB涂片、MGIT 960培养、GeneXpert检测腹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均很低,而ADA检测在早期诊断TBP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效能良好,可作为临床诊断TBP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核酸飞行质谱(MassARRAY)方法检测结核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体系,并评估其检测临床耐药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日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肺科肺结核有治疗经历患者的菌培养样本55例,其中药物敏感样本10例,45例耐多药样本中,耐异烟肼、耐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样本45例、耐二线类注射药物(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的样本23例;供试样本均提取核酸,先用一代测序验证质谱检测的准确性,再根据临床药敏试验结果,验证质谱检测复治样本的有效性,主要评价指标为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一致性。结果与一代测序相比,该体系检测临床菌株异烟肼、氟喹诺酮类药物和二线注射类药物的灵敏度分别为100%(37/37)、100%(34/34)和100%(10/10),特异性分别为100%(18/18)、100%(21/21)和100%(45/45),总一致率100%,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1。以最低抑菌浓度法(MIC)为金标准,该体系检测临床菌株异烟肼、氟喹诺酮类药物和二线注射类药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2.2%(37/45)、75.6%(34/45)和45.5%(10/22),特异性分别为100%(10/10)、100%(10/10)和100%(33/33),两种方法的总一致率为89.1%,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03。结论质谱检测基因突变与最低抑菌浓度法检测结核菌耐药总体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有望成为复治患者辅助临床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modified Ziehl-Neelsen (ZN), safranine methylene blue (SM) staining, antigen detection ELISA and a nested PCR assay (specific for Cryptosporidium parvum) for detection of Cryptosporidium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with diarrhoea. Cryptosporidium was detected in 10 (4.9%), 9 (4.4%), 39 (18.9%) and 27 (13.1%) of 206 HIV seropositive and 7 (4.6%), 6 (3.9%), 21 (13.7%) and 17 (11.1%) of 153 HIV seronegative patients by ZN staining, SM staining, antigen detection ELISA and PCR,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50 apparently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was found to be infected with Cryptosporidium by any of the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criteria of 'true positive' samples positive by at least any two techniques out of ZN staining, antigen detection and PCR, sensitivity of ZN and SM staining techniques was 37% and 33.3%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41.2% and 35.3% in seronegative patients,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of antigen detection ELISA was 92.6% and 94.1%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respectively, while sensitivity of PCR was 100% each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Specificity of all three techniques, i.e. ZN, SM staining and PCR was 100% in both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while specificity of antigen detection was 92.2% and 96.3%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staining techniques were found less sensitive as compared to antigen detection and PCR for detection of Cryptosporidium in HIV seropositive patients with CD4 count >200cells/micro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4种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的诊断效果,为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品牌3种抗囊尾蚴抗体(IgG、IgG4和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40份脑囊尾蚴病患者、100份健康人、30份斯氏并殖吸虫病患者、17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19份皮下或脑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比较不同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阳性率。结果 A品牌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ELISA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38/40)、87.50%(35/40)、7.50%(3/40)和75.00%(30/40),特异度分别为98.00%(98/100)、100.00%(100/100)、100.00%(100/100)和100.00%(100/100);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高于B品牌([χ2] = 6.28,P <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1,P > 0.05)。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细粒棘球蚴病、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总假阳性率分别为37.88%(25/66)、22.73%(15/66)、62.12%(41/66)和15.15%(10/66)([χ2] = 37.61,P < 0.05);其中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最高([χ2] = 7.56,P' < 0.008),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高于B品牌([χ2] = 8.75,P'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40.00%(12/30)、16.67%(5/30)、76.67%(23/30)和13.33%(4/30)([χ2] = 32.88,P < 0.05),检测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21.05%(4/19)、26.32%(5/19)、73.68%(14/19)和15.79%(3/19)([χ2] = 19.97,P < 0.05),均以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假阳性率最高(P' 均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52.94% (9/17)、29.41%(5/17)、23.53%(4/17)和17.65%(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8.24,P > 0.05)。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76.67%(23/30)、23.53%(4/17)和73.68%(14/19)([χ2] = 14.537,P < 0.05),其中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最低([χ2] = 14.537,P' < 0.014);其他3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结论 不同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试剂各有优劣;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敏感度较高,但需进一步解决与其他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建军  张铁娟  侯伟  潘艳  刘昕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0):1089-1095
目的 了解吉林省实施“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第三期(简称“中盖项目三期”)后,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诊断流程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中盖项目三期实施后,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诊断流程对2019年吉林省所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登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情况的检测结果。结果 55983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经分子生物学检测流程,共检出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278例(18.36%),其中,涂阳3895例、涂阴6383例;接受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为98.35%(8885/9034),检出率为54.25%(4820/8885);其中,涂阴患者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例和检出率分别为97.67%(6234/6383)和35.15%(2191/6234);培养阳性13例;共计检出病原学阳性患者6099例,阳性率为59.34%(6099/10278),且全部接受分子生物学快速耐药检测。病原学阳性患者中,利福平耐药和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17.02%(1038/6099)和6.48%(395/6099);其中,初、复治患者的利福平耐药检出率分别为11.37%(594/5222)和50.63%(444/877),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4.00%(209/5222)和21.21%(186/877)。结论 吉林省中盖项目三期全面推广含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诊断流程,显著提高了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和利福平耐药患者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