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第一分支癌栓的患者,均行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94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结果术后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余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86/148)、18.9%(28/148)、5.4%(8/148)。结论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4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5组: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 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胸腺肽治疗组(A组)9例;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 术后TACE治疗组(B组)20例;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组(C组)7例;TACE治疗组(D组)38例;保守治疗组(E组)10例。比较各组癌栓变化和生存期。结果A、B、C、D、E各组对癌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70.0%、57.1%、7.9%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7.0,8.0,5.0和2.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5.0%、14.3%、10.5%和0。结论 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术可清除大部分癌栓,术后TACE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34例经手术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HCC合并PVTT患者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32例恢复良好。获随访29例(90.6%),中位生存时间为16.2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37.9%、24.1%、10.3%和3.4%。其中术后行门静脉及肝动脉双置管灌注化疗者23例,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1%、42.9%、28.6%、14.3%和4.7%,中位生存时间为19.6个月;单纯手术组9例,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0%、22.2%、11.1%、0、0,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加PVTT摘除术是治疗HCC合并PVTT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门静脉和肝动脉双置管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发现时多属中晚期,且40.0%~90.2%晚期HCC患者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形成[1].Chau等[2]报道手术切除标本中直径<2 cm的HCC镜下PVTT发生率为40.5%;而直径为2.1~4.0 cm的HCC伴PVTT发生率高达49.6%,故小肝癌患者门静脉内形成癌栓的比例也非常高.PVTT是HCC肝内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原因,严重限制了手术切除和介入等治疗的使用,成为近几年肝癌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同时,PVTT又能够引起或加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往往在数月内死亡,预后极差.所以,对HCC伴PVTT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治,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87年 7月~ 1998年 10月收治的 16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6例中 ,除 1例行肝左外叶切除 肝动脉结扎插管 胆总管癌栓取出术外 ,余 15例均行肝切除术及胆管癌栓取出术。随访满 1年以上的 14例中 ,10例生存 1年以上 ,1年生存率为 71.4% ,其中 3例女性生存分别为 4年、6年和 12年 ;8例术后 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 ,1年复发率 5 7.1%。结论 提高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认识、力争及早确诊并予以积极的手术治疗 ,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已成为第2位的癌症杀手.肝癌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预后很差,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7%.肝癌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并导致肝内播散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VEGF、uPA和ICAM-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移和复发是肝癌患者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 ,也是影响患者长期存活和治疗效果的主要障碍。我们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肝癌中的表达 ,探讨与肝癌转移、复发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 :12 3例选自同济医院病理科保存的肝外科中心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肝癌患者手术标本。其中 ,临床无转移肝癌 (A组 ) 4 2例 ,肝内转移肝癌 (B组 ) 5 0例 ,伴门静脉主干癌栓肝癌 31例 (门静脉癌栓原发灶标本为C组 ,癌栓标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2 例,中位年龄62(42~76)岁。肾静脉癌栓6 例,左侧2 例,右侧4 例; 下腔静脉癌栓Ⅱ级(肝下型)3 例,Ⅲ级(肝内型)3 例。12例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 检查明确诊断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结果:12例患者接受肾癌根治术的同时行静脉癌栓切除,术后9 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无瘤生存1~3 年4例,生存5 年以上的4 例,1 例术后6 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CT和MRI 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在行肾癌根治术的同时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改良FOLFOX方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5例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切除联合门静脉取栓术,术后采用改良FOLFOX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术后随访3~27个月,2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无转移复发。术后生存时间3~27个月,平均生存18.2个月。术后2例出现腹水,1例反应性胸水,经治疗后痊愈。化疗过程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神经感觉异常,2例白细胞减少,均可耐受。结论 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肝切除联合门静脉取栓辅以改良FOLFOX方案化疗是一种有效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 对57例合并PVTT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计算术后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手术采用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癌栓摘除术,术后总的1、2、3年生存率为57.6%、14.3%和7.9%, 术后定期行门静脉或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3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以5 cm为界限)对术后生存有影响.结论 手术治疗可明显延长合并患者的生存时间,对没有禁忌证者应为首选,术后应常规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否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绝对禁忌,目前尚无定论。该研究旨在探讨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HCC合并PVTT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HCC合并PVTT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资料与生存时间和肿瘤转移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和控制其他因素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为TACE联合RFA治疗后HCC合并PVTT患者3年生存及降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的保护性因素,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门静脉癌栓部位及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为患者3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AFP、AST水平及门静脉癌栓部位为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ACE联合RFA并非治疗HCC合并PVTT的绝对禁忌,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因素评估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和时机,从而提高HCC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myb的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技术检测7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B-myb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B-mybmRNA在HCC组织(0·0375±0·0168)及癌旁肝组织(0·0353±0·0128)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0·0265±0·0099)中的表达水平,P<0·05,而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yb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明显有关,而与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B-myb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小康  李锦清 《癌症》2001,20(11):1329-1331
随着放疗、介入、生物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多模式综合治疗使肝癌预后明显改观,但术后复发率仍高达60%,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其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极易侵入门静脉系统,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tumor thrombus,PTT),通过门静脉进一步向邻近肝脏播散,导致术后复发.本文仅就PTT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前瞻性评估肝细胞癌 (HCC)经导管化疗栓塞 (TACE)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变化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ELISA)对 3 0例HCC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 3d和 4周测量血清VEGF水平 ,TACE术后 3个月评估复发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3 0例HCC患者术前血清VEGF表达范围为 154.47± 90 .17pg/ml ,术后血清VEGF表达较术前增高 (P <0 .0 5)。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 ,血清VEGF表达增高。追踪半年后 ,血清VEGF水平升高者中有 74%复发 ,而血清VEGF表达下降者无一例复发。结论 HCC患者TACE后血清VEGF表达增加 ,与复发转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umor thrombi in portal vein,PVTT)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147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或第1分支癌栓的住院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A组,18例);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组(B组,18例),术后定期栓塞化疗;肝癌联同PVTT切除组(C组,79例);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或)肝动脉置管或门静脉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组织MTA1和MMP-2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1(MTA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MTA1和MMP-2的表达.结果:MTA1及MMP-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和60.00%,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00%和26.67%,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术后复发、肝外转移及门静脉癌栓相关.MMP-2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相关.在癌组织中MTA1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CC中MTA1及MMP-2的高表达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有关,在HCC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特点、诊断、综合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肾细胞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其中3例接受开放肾癌根治性切除+癌栓取出术,1例接受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癌栓取出术,1例行靶向药物治疗。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13.7 min(135~31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 650.0 ml(600~3 500) ml,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2.2(5~30)个月,影像学复查未见明显复发、远处转移表现。结论:肾细胞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治疗上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条件合适患者可采用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方式,术前充分评估,术中多学科合作、严密监测、预防癌栓脱落,术前采用新辅助靶向药物治疗可能降低癌栓等级、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8.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探讨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印迹法 ,检测 2 5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RhoCmRNA和蛋白的表达 ;同时采用PCR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法检测RhoC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HCC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RhoC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 ,其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 1.8± 1.1和 1.0± 0 .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同样高于癌旁肝组织 ,其A比值分别为 33992± 10 384和 17342± 999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的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 3.3± 0 .5和 6 386 5±9116 ,较HCC肝内病灶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mRNA和蛋白在分化较差、结节数较多、有静脉浸润或伴有肝外转移灶的HCC中过量表达 (P <0 .0 5 )。全部HCC经PCR SSCP银染法分析均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且可能是通过过量表达而非突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BV DNA阳性肝癌(HCC)患者血清HBeAg检测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HBV DNA阳性HCC肝切除术患者60例,HBV DNA阴性HCC肝切除术患者60例.60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中依据肿瘤病灶局限、肉眼以及镜下均无肝内播散和门静脉浸润的低侵袭组,共28例;肿瘤组织伴有多发性肝内播散和(或)门静脉主肝癌栓者为高侵袭组,共32例.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HBV DNA水平,观察肝功能变化并检测血清HBeAg水平.结果: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60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为48例,阳性率为80%,60例HBV DNA阴性HCC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为12例,阳性率为20%,(P<0.05).不同侵袭组HBeAg表达比较: 32例高侵袭组中29例HBeAg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0.62% ,28例低侵袭组中19例HBeAg检测阳性, 阳性率为67.86%,(P<0.05).结论:早期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和HBeAg可作为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08年10月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行肾癌根治术及静脉癌栓取出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下腔静脉癌栓I级(肝下水平)11例、Ⅱ级(肝后水平)3例、Ⅲ级(肝上水平)1例、Ⅳ级(右心房水平)1例.结果:13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9±4.3)个月(6-48个月),2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肾癌根治性切除加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