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量温和灸对急性高脂血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脂血状态模型。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5min组、温和灸10min组、温和灸15min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①温和灸5、10、15min均具有降低高脂血状态大鼠血清TC、TG、LDL-c的效应,温和灸10min和15min升高HDL-c。②温和灸5、10、15min调节TC、LDL-c的效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温和灸对TG调节效应比较,温和灸10min组具有一定优势,是最优灸量。④温和灸对HDL-c的调节效应比较,10min组和15min组均具有显著作用,从趋势比较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结论:不同灸量温和灸对高血脂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效应,但不同灸量对血脂不同的成分的调节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阳光普照"区选穴应用温和灸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按"阳光普照"法选穴应用温和灸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 E)水平、鼻结膜炎相关生存质量问卷(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 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RQLQ评分、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显效率(72. 73%)明显高于对照组(52. 38%)(P 0. 05)。结论:温和灸"阳光普照"区穴位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g E水平,减轻相关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艾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积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A组、艾灸B组和艾灸C组共5组,每组9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液灌肠制备大鼠CD模型,造模后每组随机取1只进行模型判定。艾灸A组:艾条温和灸双侧"天枢"穴,用小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1~2 cm处温和灸5 min,每日1次,共灸治14 d;艾灸B组:方法同艾灸A组,每次艾灸时间为15 min,共治疗14 d;艾灸C组:方法同艾灸A组,每次艾灸时间为25 min,共治疗14 d;模型组和正常组仅做相同固定,不做治疗。治疗结束后剖取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结肠组织损伤积分;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清IgG、IgA、IgM水平。[结果]每组取8只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积分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明显上升(P0.01);艾灸均能降低CD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积分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但灸治5 min效果不显,灸治15 min和灸治25 min作用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适的灸量能显著降低血清IgG、IgA、IgM水平,调节免疫水平,抑制CD过激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CD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验研究保健温和灸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艾灸组、雌激素组、模型组、空白组,造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艾灸组、雌激素组分别采用保健温和灸和雌激素进行治疗,四周后,做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活体骨密度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增高同时骨密度值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雌激素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降低同时骨密度均升高,且艾灸组变化较显著。结论:保健温和灸和雌激素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均有一定疗效,且前者效果略优于后者,加之艾灸作为一种天然疗法,可以从多方面改善骨质疏松症,所以建议临床可将保健温和灸作为雌激素的替代疗法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量温和灸对急性高脂血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脂血状态模型。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5min组、温和灸10min组、温和灸15min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①温和灸5、10、15min均具有降低高脂血状态大鼠血清TC、TG、LDL-c的效应,温和灸10min和15min升高HDL-c。②温和灸5、10、15min调节TC、LDL-c的效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温和灸对TG调节效应比较,温和灸10min组具有一定优势,是最优灸量。④温和灸对HDL-c的调节效应比较,10min组和15min组均具有显著作用,从趋势比较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结论:不同灸量温和灸对高血脂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效应,但不同灸量对血脂不同的成分的调节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  相似文献   

6.
尹新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19-37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衰老因子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检测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使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均〈0.05),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在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后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起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观察了7例糖尿病病人和9例冠心病病人口服全营养乳1个月前后血压、血脂、血糖、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发Ca、发Fe、发Zn、发Se及血流变学等变化。结果表明全营养乳有降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粘度的作用;提高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发Fe、Zn及Se浓度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意义。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文关怀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艾灸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对31例老年前期、76例老年期者艾灸前后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的观察,发现两组受试者血脂含量均有降低。显示了艾灸神阙、足三里的良好降脂效果,表明艾灸对防治因增龄性的血脂长高而致的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高粘血症的效果。方法96例高粘血症亚健康人群随机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居家调理,实验组居家调理同时行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人群3个疗程后的血流变结果及临床症状。结果通过对血流变主要指标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疗效,热敏灸治疗高粘血症与居家调理其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热敏灸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治疗高粘血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和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推拿和艾灸方法治疗。治疗组取穴:神阙、关元、肾俞、大肠俞;对照组取穴:肾俞穴、大肠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率9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2.96±0.29)分,JOA评分(23.9±1.2)分;治疗组VAS评分(1.99±0.15)分,JOA评分(29.2±1.1)分。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神阙、关元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避免了患者艾灸时俯卧位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2.
艾灸结合穴位贴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1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艾灸结合穴位贴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艾灸加穴位药与单纯穴位贴药治疗2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艾灸可以加强穴位药治疗CAG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灸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艾灸治疗组。采用25%D-半乳糖溶液125mg/kg·d-1皮下注射复制衰老大鼠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艾灸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艾灸可以减少肝细胞线粒体DNA的含量,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气虚型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后气虚型汗证老年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艾灸组、五倍子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抗炎、补液等基础治疗,艾灸组患者给予艾灸足三里治疗,五倍子组患者给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每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体温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M、IgG水平与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后,四组患者的体温和IgA、IgM、IgG水平及自汗、乏力、懒言、神疲积分均降低;联合组患者的体温和IgA、IgM、IgG水平及自汗、乏力、懒言、神疲积分降低水平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艾灸组和五倍子组(P<0.05)。结论 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气虚型汗证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发热情况,改善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艾灸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神经痛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艾灸"环跳穴"对坐骨神经痛大鼠(CCI)的神经痛行为的影响,从而探讨史灸对CCl的治疗作用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手术结扎部分坐骨神经干制成CCI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4只CC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针刺组、艾灸组,分别针刺、艾灸"环跳穴"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10次为1疗程,休息2 d,行下1疗程;并通过观察其一般神经痛行为及测定热刺激痛阈、电刺激痛阈的改变与疗程之间的关系、评价艾灸对CCI模型大鼠的治疗效应.结果:造模后大鼠出现明显神经痛反应,各痛敏值明显增高;经治疗,1疗程后艾灸组、针刺组大鼠热刺激痛敏值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痛敏分数绝对值减小,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疗程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艾灸"环跳穴"可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神经痛行为(症状、体征).2、艾灸"环跳穴"可减轻神经痛的发作,且疗效与疗程之间有一定关.  相似文献   

16.
艾灸疗法结合脾胃调理治疗前期糖尿病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结合脾胃调理治疗前期糖尿病的康复疗效。方法:40例前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和调理脾胃功能。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化率分别为19.0%和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加脾胃调理能更好的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艾灸对肿瘤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艾灸对抗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确切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 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 30例 ,对照组 15例。经过 1个疗程的治疗后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常规、淋巴细胞 bcl- 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艾灸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缓解骨髓抑制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艾灸可有效对抗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谢丽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20-121
目的观察穴位封闭及艾灸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8月收治的86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维生素B1、B12足三里封闭及艾灸;实验组43例,实施维生素B1、B12足三里封闭、艾灸及新斯的明肌注,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实验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0.7%,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门第一排气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及穴位封闭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确实有效,且安全无痛苦,经济方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艾灸仪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以电子多功能艾灸仪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俞、足三里、太溪和配穴;对照组42例采用艾条温和灸治疗,穴位与实验组相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法治疗肺结核快速、经济,多功能电子艾灸仪治疗肺结核更安全,更方便,治疗保健功效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艾灸神阙等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以神阙穴为主,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对36例放疗患者的近期腹泻情况与30例单纯放疗的近期腹泻相比较。结果:艾灸组的近期腹泻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神阙等穴位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近期腹泻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