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50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分为GM1组和常规组,经外科治疗后,常规组24例不给予GM1,GM1组26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GM1。以Frankel分级法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GM1组总体改善率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Frankel二级恢复率,有用恢复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GM1可提高急性脊髓损伤的Frankel二级恢复率及截瘫的有用恢复率,促进患者的有用康复。  相似文献   

2.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神经节苷脂(GM1)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57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GM1大剂量治疗组16例,每日给予GM1 10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注射,15 d为1个疗程,休息7 d,再行第2个疗程,用药剂量同第1个疗程。GM1小剂量组23例,每日给予GM1 40 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注射,15 d为1个疗程,休息7 d,再行第2个疗程,用药剂量同第1个疗程。常规组18例:术后仅予常规治疗。结果GM1组治疗后脊髓功能总体进步与常规组无差别,但其截瘫的Frankle二级恢复率及有用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GM1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小剂量组。结论脊髓损伤患者GM1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小剂量组与常规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甘糖酯(PGMS)在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GMS组(20例)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PGMS100mg,tid,2w后与常规心衰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在PGMS组,CHF口才血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降低较常规组显著(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P〈0.05)。提法 PGMS在治疗CHF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与西咪替丁对大鼠重型脑损伤后急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西咪替丁及尼莫地平组,共4组,用Dixon等方法致伤后西咪替丁组即予西咪替丁0.1mg/kg,尼莫地平组予尼莫地平5mg/kg,均ip,tid,72h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液pH及胃粘膜损伤指数。结果:与创伤组相比,尼莫地平组GMBF升高(P<0.05),胃液pH值增加(P<0.01),胃粘膜损伤指数减少(P<0.01)。西咪替丁组除GMBF略有下降(P>0.05)外,其余2项与尼莫地平组相似。结论:尼莫地平对大鼠脑损伤后急性胃溃疡疗效与西咪替丁近似。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有效康复训练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46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进行膀胱功能恢复,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和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早,并发症少。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用TF-1细胞测定rhGM-CSF(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并用WHO rhGM-CSF国际标准品进行工作标准品和对照品(生白能先灵产品)的联合标定。方法:采用 MTT染色法。结果:首次将(4,4)法引入rhGM-CSF生物活性的测定,使所标定的工作标准品生物效价为每瓶1.37×106 IU,所标定的对照品生物效价为每瓶1.79×106IU,效价的平均可信限率分别为 4. 904%和 4. 333%。结论:(4, 4)法可用于rhGM-CSF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便于统计分析。所标定的工作标准品可作为rhGM-CSF生物活性测定的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比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脊柱功能有所提升,且各项评分高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独立生活和轻度依赖患者比例高于护理前,轻度依赖患者比例高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间歇导尿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保留尿管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月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尿常规、尿培养、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1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40.0%(P>0.05);观察组16.7%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100,83.3%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100优于对照组90.0%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100,10.0%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给予间歇导尿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而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吴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50-25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76例SCI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8例、常规组38例,所有患者均及时进行骨科手术、药物治疗。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留置尿管时间及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SCI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恢复,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盒热敷刺激骶尾部骶丛神经促进非脊髓损伤骨科下肢手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非脊髓损伤骨科下肢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次给予艾盒热敷,直至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重置尿管率、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重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盒热敷刺激骶尾部骶丛神经能缩短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促进术后排尿,降低了重置尿管率,减少了术后住院天数,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2000年12月用Dick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伴脊髓神经损伤30例,全部未借助X线术中定位,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通过对30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无X线监视下进行Dick钉内固定术的有关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37岁。致伤因素:车祸伤13例,坠落伤9例,砸伤8例。骨折类型:爆裂骨折28例,骨折脱位2例。骨折部位T12 5例,L1 16例,L2 6例,L3,4,5各1例。按Frankel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标准,A级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损伤组、治疗组,Allen’s法制作成脊髓打击伤动物模型,伤后1、3、7、14d用改良的后Gale联合评分法(the combinebe havioral score,CBS)观察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EPO对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脊髓损伤组的大鼠各时间点CB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PO组的大鼠后肢运动、肌张力及损伤平面以下各种反射较损伤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脊髓损伤第3天,治疗组脊髓组织可辨别神经元形态;第7~14d治疗组脊髓组织结构较清晰,神经元形态正常。结论EPO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和延缓伤后早期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3.
芸香甙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初步研究芸香甙(Ru)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冷冻-束缚应激模型,评价胃粘膜损伤指数的变化。MDA和GSH含量测定分别应用TBA和DTNB法,胃粘膜局部血流量(GMBF)测定应用氢气清除法。结果给予Ru抗溃疡剂量(5,20mgkg-1,ig)bid,连续5d,使血清和胃粘膜中因应激而升高的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可升高应激后降低的胃粘膜GSH含量。高Ca2+/低Ca2+分别可拮抗/增强Ru的胃粘膜保护作用。Ru尚可提高应激后降低的GMBF。Ru的构效关系研究显示,3个剂量(8.2,16.4,32.8μmolkg-1)的Ru和槲皮素(quercetin,Que)均可减轻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但Ru和Que相同剂量组之间的胃粘膜损伤指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u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Ca2+拮抗和改善GMBF有关。Ru结构中的甙元部分在保护胃粘膜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6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积极行原发病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定期门诊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出院2周、1、3、6月时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六项生活质量指标评估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率、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给予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出院的并发症率、再次入院率,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脊髓损伤截瘫致尿潴留患者早期恢复排尿,拔管后能顺利排尿,减少再插管的痛苦,恢复自理能力。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对鞍山市铁西医院收治的17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6例按照常规方式训练排尿,试验组9例选择早期带管顺利自主排尿后拔管。结果实验组患者均顺利排尿,避免了再插管的痛苦;参照组患者2例顺利排尿,4例重新下管。讨论脊髓损伤尿潴留的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是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体现,针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拔管前的正确指导,拔管时机的掌握,拔管后的心理暗示是患者顺利排尿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3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中频脉冲电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从而减少尿路感染与防止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庆大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庆大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1例临床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内科汪流常规剂量庆大霉素(GM)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病率为10~26%[1],我院自1991年至1995年共收治31例GM所致ARF,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3例,女8例...  相似文献   

18.
郑志鹏  张飞 《江西医药》2023,(5):601-603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康复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清TNF-α、IL-8、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恢复、离床行走、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神经运动、触觉、痛觉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炎性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肾下腹主动脉钳夹20min恢复再灌注。实验分组如下:Control组(n=8)仅行肾下腹主动脉钳夹20min恢复再灌注;Sham组(n=8)行对照组操作除外肾下腹主动脉钳夹;雌激素处理组(n=8)分别在再灌注开始即刻经兔耳缘静脉给予雌激素200,400,800μg/kg。再灌注后48h进行下肢神经功能评分(Tarlov法)后处死受试动物,取脊髓行组织HE染色切片病理分析。结果Tarlov评分发现雌激素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组织病理分析可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坏死较明显。雌激素处理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明显多于Control组(P<0.01)。结论兔脊髓缺血后静脉给予雌激素可明显改善下肢神经功能,增加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用灵敏的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建立了检测重组人hGM-CSF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此方法hGM~CSF在12.5~0.39ng·ml ̄(-1)范围内,检测呈线性相关。最低检测灵敏度为0.4ng·ml ̄(-1)。本方法不受血清中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检测具高度特异性。大鼠schGM-CSF50,100,200μg·kg ̄(-1)后15min,血中即有较高浓度的hGM-CSF,1h左右达峰浓度,以后快速下降。皮下给药,尿中可检测到原型hGM-CSF,但累积排泄率较低。本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