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它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0% ~95%.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1].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升高又得不到控制,将会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它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约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30% - 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5% - 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2],可由初出现蛋白尿发展到高血压、肾病综合征,最终导致肾衰和死亡.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一些新的中药复方制剂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使人们丧失劳动能力,患者预期寿命缩短8~12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者高达70%以上,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为非糖尿病的2~4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之年龄与体质之相关性,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已出现并发症之糖尿病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并发症发生之年龄分为8组,并对各年龄段体质特征和分布规律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最多,占27.1%;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最少,仅占6.0%.55~59岁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最多,占21.7%;80岁以上最少,仅占1.8%.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之患者以阴虚质和气虚质居多,分别为92例及91例;平和质最少,仅有10例.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之年龄与体质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发生并发症之年龄主要分布在55~59岁;以阴虚质及气虚质多见,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等3种体质与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上述结论可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理论支持及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证候演变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18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的中医辨证特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资料为1994年9月~1999年12月的住院病人,共218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10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4.8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0.8年。全部病例均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并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8例,糖尿病肾病16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68例,糖尿病并发中风52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48例,糖尿病足20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病的主要症状及辨证分型,见表1、表2。表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症状(n=218,%)临床表现例数比例临床表现例数比例疲乏17278.90面…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关资料报道:Ⅰ型糖尿病患 者最终约30%发生肾功能不全,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蛋白尿发生率也高达30%左右,有5% ~1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因肾病致死.因此,如发现糖尿病患者有肾脏损害,及时进行 早期治疗非常重要.笔者自1996年~1999年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时,采用生大黄粉口 服加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对自觉症状、浮肿及蛋白尿的影响.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概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Ⅰ型糖尿病病人发病率可达30%~40%,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高达 90 %以上[1] ,目前临床上对这种常见并发症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我科应用血塞通注射液、酚妥拉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0例 ,与对照组比较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30例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71岁 ,平均 5 7岁。病程 3~ 15年 ,平均5 .5年 ,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2~ 32月 ,平均 11月。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患者除糖尿病症状外 ,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疼痛和感觉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干预中并发症体验式护理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莘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利用抽签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并发症体验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糖...  相似文献   

9.
张健 《河北中医》2012,34(5):695-69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约30%~40%并发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约20%发生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01—2011-12,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23例,并与常规治疗2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33%~40%,2型糖尿病患者为20%左右。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459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并发的心血管疾病是其致残、致死和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1种或多种疾病,包括脂代谢紊乱、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更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各种糖尿病的合并症、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中医证型及血瘀证的关系,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60%~90%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足的首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并发症随之增加 ,其中脑梗死并发症尤为突出。现就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 74例头颅CT的表现予以总结。1 临床资料根据糖尿病WHO标准 ,脑梗死 1986年诊断要点及头颅CT扫描照片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 74例 ,男性 4 4例 ,女性 30例。年龄 4 5~ 80岁 ,平均 65岁。糖尿病病史 1~ 18年 ,平均 5年。血糖 8.3~ 19.1mmol/L ,平均值13.7mmol/L。同期脑梗死组 2 10例 ,男性 111例 ,女性 99例。年龄 5 0~ 81岁 ,平均 70岁。无糖尿病史。血糖 3.4~ 6.8mmol/L ,平均…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我们近年来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本病 30例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 1 999~ 2 0 0 0年住院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中男 1 8例 ,女 1 2例 ;糖尿病史 5~ 35年 ,周围神经病史 1~ 1 5月 ;1型糖尿病 1例 ,2型糖尿病2 9例。对照组中男 1 6例 ,女 1 4例 ;糖尿病史 6~ 33年 ,周围神经病史 1~ 30月 ;1型 2例 ,2型 2 8例。诊断标准参照 1 998年 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有糖尿病史 ,手脚发麻、疼痛、感觉障碍等 ,查体腱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216例,分析患病年龄及病程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糖尿病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血糖、血压的不良控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保持接近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 2018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相关中药处方 187 例,对所有处方进行整理分析,统计使用次数较 多的中药,分析中药药理活性、中药性质及常用药物等,以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具体情况。结果: 187 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 2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87 例患者中药处方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前五味中药是黄芪、山药、丹参、甘草及枸杞子,其 中山药出现频次最高,占 67.91 %;其次为黄芪,占 65.24 %;其他依次为甘草、丹参、枸杞子,分别占 54.55 %、50.27 %、 47.59 %。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中药药性中益气养阴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占 64.71 %,其次是活血化瘀 类、清热类药物,分别占 55.08 %、50.80 %,再其次分别为利水渗湿类、补肾类、补脾类、疏肝理气类、化痰类及安神类, 分别占 47.59 %、40.64 %、38.50 %、35.83 %、28.88 %、17.11 %。结论:给予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药治疗效果 确切,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合理中药治疗,可最大程度发挥药物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与尿酸的关系。方法收集各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175例,根据并发症分为并发脑梗死组、并发肾病组、并发冠心病组、并发视网膜病变组,同时设立无并发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为对照,检测与分析各组的血尿酸水平。结果各血管并发症组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并发脑梗死组与并发肾病组尿酸水平最高,余由高到低依次是冠心病组、视网膜病变组、无并发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发脑梗死与并发肾病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酸升高与糖尿病各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密切相关,在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要特别注意对尿酸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与中医证候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临床观察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规律。结果:其中虚证占76.9%,实证占23.1%。虚证中又以肾虚为主(占100%),其次为阴虚(88.5%)、气虚(56.25%)和肝虚(54.16%);实证则主要是血瘀(78.13%)。其中气虚、血虚、阴虚、肝虚、脾胃虚、肾虚、血瘀、燥热有并发例数的是无并发症的一倍以上,而阴虚、阳虚、心虚、肺虚、气滞、痰湿、湿热有并发症的例数与无并发症的例数相等或相近。结论:老年糖尿病和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及慢性并发症相关情况,总结其发病的特点,指导临床,全面干预,治疗其慢性并发症。方法:对于我院糖尿病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糖尿病家族史占36.2%,女性有巨大胎儿史占4.09%,高脂血症占56.79%,高血压52.12%,冠心病43.65%,脑梗死13.14%,胰岛素抵抗与体重指数、血脂成正相关。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较多,存在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应降糖、降压、降脂相结合;肥胖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必要时联合胰岛素增敏剂,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各种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