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对小儿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我院儿科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运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4例的疗效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34例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予咪达唑仑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其中以原发性癫痫和用药前惊厥持续时间在24h以内疗效较好,无一例与用药有关的副作用发生。结论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是对小儿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安定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小儿持续惊厥病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数据支持。方法首先收集查看本医院住院部近年来的52例小儿惊厥持续发作的病例,统计分析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是否发热以及惊厥既往史等信息。将52例持续惊厥状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其中治疗组的持续惊厥患儿进行安定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进行鲁米那静脉注射。对比考察两组患儿持续惊厥状态缓解时间,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持续惊厥状态的缓解时间较短,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由上述两组治疗效果可知,治疗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由此可知,安定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持续惊厥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惊厥新生儿80例,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惊厥的临床疗效,将治疗有效患儿纳入预后良好组(n=62),治疗无效患儿纳入预后不良组(n=18),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新生儿难治性惊厥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至1岁,80例患儿中治疗无效18例,有效3例,显效10例,完全控制49例,总有效率77.5%。随访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脑电图重度异常、脑结构发育异常、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惊厥家族史及惊厥每日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结构发育异常及惊厥每日发作均为影响新生儿难治性惊厥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惊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脑电图重度异常及惊厥每日发作均为影响新生儿难治性惊厥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脑电图可作为临床判断惊厥预后情况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急救及精心的护理。结果4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40例治愈出院,2例并发癫痫,1例发生惊厥持续状态,病情好转后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系统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方法、复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6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月至4年.复发者有10例,其中有1例发展为癫痫,发生率为1.78%,发展为癫痫1例惊厥时间过长、发作次数多、复发次数多.结论 小儿在高热时,易引起抽搐.患儿发热时应及时治疗措施,预防和避免惊厥发生,一旦小儿发热,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和控制温度,最好到医院就诊,预防惊厥的出现,即使出现惊厥也能及早得到控制.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早控制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采取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21例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 21例烧伤患儿惊厥的原因有高热、脑水肿脑缺氧、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中毒性脑病等,持续时间从30s~8min,惊厥发作类型为全身性发作,无惊厥持续状态,21例患儿既往无惊厥发作史,患儿经及时处理后病情均好转。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烧伤患儿发生惊厥后应紧急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性损害,同时找出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7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中,所有患儿均维持其呼吸道顺畅,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控制惊厥症状,辅助吸氧同时采取物理措施及早降温。结果78例热性惊厥患儿经过积极治疗,显效62例,有效15例,无效死亡1例。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对于极少数有发展为癫痫倾向的高危热性惊厥患儿,可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但不能随意对其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对2009年~2014年间的45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观察患儿热性惊厥发作和脑电图异常改变的相关因素。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与性别无关,3岁以上首发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异常率较3岁以内高,发作时体温多在38.5℃以上,但体温低于38.5℃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反复发作者脑电图异常率较首次发作者高,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5min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较发作持续15min内者高。有明确高热惊厥及癫痫家族史、出生史异常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也明显增高。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体温、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家族遗传史等因素相关,脑电图对判断小儿热性惊厥的病情、预后和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E,包括难治性癫痫(R SE)]及频繁惊厥发作(FCS)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其安全有效剂量及副作用。方法选取收入院的SE及FCS患儿205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102例,应用传统的一线抗癫痫药(AED s)治疗。同时将两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组的最大、最小用药剂量,副反应,51例患儿进行脑电图监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咪达唑仑安全有效剂量为1 ̄8μg.kg-1.m in-1,在治疗剂量下未见明显副作用,37例痫样放电随着临床发作的终止消失,14例随着发作次数的减少而减少。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治疗SE及FCS安全、可靠、有效,且常规一线AEDs治疗无效后该药仍有效,故该药可推荐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及频繁惊厥发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小儿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约25%~30%属于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癫痫日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通常把多种原因所致的,经正规合理应用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未能控制的癫痫视为难治性癫痫。现就引起难治性癫痫的因素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引起难治性癫痫的主要因素 癫痫的发作类型,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基础疾病,脑电图表现及治疗时机等是难治性癫痫的主要发病因素,惊厥发作频繁,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