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X线平片及CT表现,评价影像学表现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主要X线表现: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或液气胸,肺不张,肺下垂征;CT检查可补充X线平片的不足,可显示气管支气管柱中断,气管移位或成角畸形。结论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照其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 CT阳性26例(100%),其中I级17例、II级0例、III级9例、IV级0例,X线平片阳性22例(85%),其中I级12例、II级2例、III级6例、IV级2例.CT显示肺部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气胸、肺出血和肺炎分别为26、26、15、5、4、 7例,X线平片分别为13、15、10、1、1、6 例.经过χ2检验,CT和X线平片在显示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肺出血、气胸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较X线平片有优势,CT和X线平片在阳性率和显示肺炎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较X线平片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显示病灶细节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X线平片、CT、支气管镜所见。结果X线平片显示本病常伴肺结核病灶;CT主要显示支气管狭窄;支气管镜显示支气管内膜炎症、水肿、肉芽肿形成。结论X线平片、CT及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检查在头胸复合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16例头胸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X线平片在头胸复合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扫描相对于X线平片可以有效提高意识障碍患者的液气胸、肺挫伤、创伤性湿肺、肺部感染等胸部损伤,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T扫描相对于X线平片可以有效提高意识清醒患者的液气胸、肺挫伤、创伤性湿肺、肺部感染等胸部损伤,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头胸复合伤患者中对液气胸、肺挫伤、创伤性湿肺及肺部感染等的检查结果方面均优于X线平片,尤其适合意识障碍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脊柱骨折的X线和CT扫描影像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和评价常规X线片和CT扫描二种影像学方法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0例X线平片和CT扫描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0例中椎体骨折共133个,X线侧位片PVBL线67例呈光滑,43例有不同程度异常.CT扫描诊断稳定性骨折53例,不稳定性骨折57例,椎管无狭窄11例,狭窄19例.结论脊柱外伤性骨折影像诊断应注重常规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的互补作用.X线片仍是首选检查方法,有利于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同时骨折的检出,发现有椎体骨折均应做CT扫描,以判断骨折的稳定性与并发症情况,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X线平片、CT、MRI诊断骨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20例X线平片均能清楚显示骨肉瘤的基本表现,术前正确诊断17例,误诊3例;CT显示骨肉瘤的骨质破坏及瘤骨优于X线平片11例;MRI显示骨肉瘤的早期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范围及骨骺(骺板)侵袭、瘤周水肿优于X线平片及CT14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及基本方法,CT或MRI对提高骨肉瘤的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尤其MRI对于指导保留骨骺的保肢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X线平片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平均33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可见广泛网状病变.CT扫描及薄层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双肺弥漫性囊腔的详细情况,并发气胸及胸腔积液各6例.结论 对肺淋巴管肌瘤病,X线平片可提示病变的存在,而CT扫描和重建图像则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下颌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的X线平片和CT所见,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本病的X线平片及CT有特征性表现,CT既能显示骨骼病变累及范围,又能观察病变内部变化。结论 X线平片和CT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CT优于X线平片。正确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征象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圆形肺不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圆形肺不张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4例均有完整的临床以及胸部平片和CT检查资料 ,均经病理证实。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病变均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 ,直径 2 .6~ 6.5cm大小 ,境界清楚 ,位于肺下叶外周胸膜下 ,均合并有胸膜增厚 ,肿块与增厚的胸膜呈锐角。肿块邻近肺透亮度增强 ,并可见包含血管及支气管的弯曲条纹影进入肿块 ,使肿块肺门侧边缘模糊。 3例可见“慧星尾征”及支气管气相。结论 胸部X线平片及CT扫描具有典型表现 ,对圆形肺不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的早期表现,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53侧股骨头进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着重对其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42例股骨头的Ⅰ-Ⅱ期影像表现中,X线检出18例(43%)。CT检出32例(70%)。MRI检出40例(95%)。结论:X线平片难以诊断ANFH的早期表现。CT和MRI可以准确地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尤其MRI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X线、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6例经病理证实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6例)和CT资料(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X线平片中,3例双肺呈弥漫性磨玻璃阴影,3例呈斑片状、网状结节影;1例合并气胸.5例CT检查中,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影,间以线状、条状及网状小结节影;4例胸膜下见"月弓征",3例见肺气囊;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合并气胸l例.结论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CT对其诊断较X线平片敏感,最后确诊仍需病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X线检查对小儿先天性肺不发育和发育不良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3例先天性肺不发育和发育不良经支气管镜检、手术或病理证实的X线平片、CT扫描、支气管造影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病X线检查的影像特征为(1)患肺容积小、密度增高;(2)小肺门;(3)纵隔移向患侧。结论X线检查对先天性肺不发育和发育不良是一很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ARS死亡病例胸部X线及CT影像学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符合SARS诊断标准的死亡病例的胸部X线平片和CT图像的表现及其特征.结果:11例SARS死亡患者肺部阴影均较明显,为双侧多叶病变, 病变面积占全肺组织的80%~90% 6例,90%以上5例.病灶呈斑片及片絮状高密度影8例,病变融合成大片实变阴影8例,其中磨玻璃样改变1例,肺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像.结论:X线及CT可清楚反映SARS病变的密度、形态和范围;并可了解其进展及转归,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丁一  黄汝刚 《放射学实践》2021,36(11):1382-1385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水痘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8水痘患者的肺部X线平片和CT图像,总结原发性水痘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并将X线及CT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水痘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分为粟粒型、结节型、斑片型。23例粟粒型水痘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正常,结节及斑片型肺部病变两种方法检出率相同。水痘肺炎发病占同期水痘感染的比例为95.2%(220/23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高于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肺结节为水痘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粟粒型肺炎X线平片诊断存在假阴性,需结合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附2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回顾分析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学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均先行胸部普通透视检查,全部病例摄有正侧位平片,其中18例做了CT平扫检查。结果: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中不透X线的金属异物6例,可透X线非金属异物17例,气管异物3例,右侧主支气管异物2例,右中间支气管异物12例,右下叶支气管异物3例,右中叶支气管异物1例,左主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异物各1例。23例中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2例手术治疗。结论:对不透X线的异物X线平片为最佳检查方法,对可透X线的异物行CT检查,不仅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对肺内阻塞性病变也能显示清晰,对活瓣性阻塞异物透视下观察纵隔有无摆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2013年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通过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对照组(43例)通过X线平片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在支气管扩张类型(肺段数)上观察组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和X线平片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和CT在对支气管扩张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而且有着比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将支气管扩张的程度、位置、小叶中央型变化及范围皆有较显著的展现,其诊断效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CT和MR I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临床影像学诊断的10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2例行MR I检查。结果10例股骨颈疝窝均为单侧单发病灶,10例病灶中X线平片仅显示8例,表现为股骨颈外上侧的类圆形透亮区或硬化环。CT上表现为股骨颈前方皮质下的类圆形骨质缺损区,内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边缘清楚伴有硬化缘。MR I上表现为均匀长T1和长T2液体信号,灶周骨髓信号无异常。结论X线平片对股骨颈疝窝具有初步诊断价值,CT具有确诊价值,MR 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患者47例,分析骨转移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特征,并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89.2%位于长管状骨、骨盆、头颅和脊柱.形态上包括溶骨型(71.4%)、混合型(28.6%)和单纯成骨型.X线和CT表现为虫蚀样、不规则、极小透光区,部分伴有硬化边缘或骨膜反应.CT在头颅、骨盆、椎体等部位显示更细微、更广泛的病变.MRI骨髓侵犯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MRI发现髓内转移的时间早于CT和X线,显示病变范围更大.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的基本影像学方法,为观察长骨转移最佳方法;CT利于显示骨结构重叠较多部位的病变和细节;MRI早期发现髓内、椎管内转移.  相似文献   

19.
X线平片和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常规X线和CT扫描二种影像方法在脊柱骨折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20例X线平片和CT扫描诊断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中椎体骨折共144个,76例X线侧位片椎体后缘连线(PVBL线)光滑,44例有不同程度异常。CT扫描稳定性骨折59例,不稳定性骨折61例,三柱骨折中椎管无狭窄10例,狭窄23例。结论:脊柱外伤性骨折影像诊断应注重常规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的互补作用。X线片仍是首选检查方法,有利于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同时骨折的检出,发现有椎体骨折均应做CT扫描,以判断骨折的稳定性与半发症情况,有利于临床及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刘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8):1249-1251
目的:探讨X线多体位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及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8例肋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X线正位片发现骨折65例(约占66.3%);正位片未发现骨折,而斜位,切线位和多层螺旋CT发现骨折分别为19例;5例;9例(33.7%)。结论:运用多体位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