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中重度直肠前突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40例)采用改良STARR手术,B组(40例)采用常规STARR手术,C组(40例)采用经阴道切开修补术。分别观察分析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术后坠胀、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C组。A组在术后坠胀、吻合口裂开等方面优于B组,A组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B组及C组。结论改良STARR手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近、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治疗直肠前突的两种术式:经阴道修补术,经肛门修补并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我科2006~2009年先后收治122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2例,采用经肛门切开直肠前壁黏膜间断缝合修补并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60例采用经阴道修补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种术式对直肠前突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切开直肠前壁黏膜间断缝合修补并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直肠前突较经阴道修补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对经肛门和经阴道两种路径修补直肠前突进行疗效分析,将32例采用经肛行PPH加直肠前壁折叠缝合术和24例经阴道修补术的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经肛组总有效率96.9%,经阴道组总有效率91.7%(P〉0.05)。经肛组手术、住院时间较经阴道组短(P〈0.01),但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疼痛明显(P〈0.05)。结果表明,两种术式修补直肠前突均安全有效,经肛PPH加直肠前壁折叠缝合术在手术适应症、疗效等方面比经阴道修补更为优越,术前应全面了解有无同时存在的各种其他盆底薄弱引起出口梗阻的异常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以女性多见,以往对中度以上前突常采用经阴道或肛门行直肠前突修补术.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发生率高.采用硬化剂注射术,术后患者仍有坠胀感,且疗效不肯定.我院自2001年产5月起采用PPH治疗该类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80例中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TST组与PPH组各40例,分别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ST组在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吻合121狭窄、直肠阴道瘘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PPH组(P〈0.05)。结果表明,TST与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疗效相当,但TST在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PP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化注射加柱状缝合法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性.方法:将180例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试验组行硬化注射加柱状缝合法治疗,对照组行经阴道切开修补术,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效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在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则优于对照组.结论:硬化注射加柱状缝合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直肠前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化注射法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试验组行硬化注射法治疗,对照组行经阴道切开修补,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效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在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则优于对照组。结论:硬化注射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直肠前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冶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25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7%和60%(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在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使秘时,PPH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切口应用阴道后壁组织自体移植"桥"式修复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对直肠前突达4cm的56例直肠前突患者,施以阴道后壁组织自体移植"桥"式修复术。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大便均呈条状,无肛门坠胀及便秘症状出现。结论阴道后壁组织自体移植"桥"式修复术治疗直肠前突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有效。  相似文献   

10.
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术;对照组15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73%,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时,PPH术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在痔术后的l临床应用效果,回顾36例痔外剥内扎术后应用地奥司明片治疗的患者(治疗组。)资料,并将疗效与34例术后服用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肛门疼痛、坠胀感、出血、水肿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术后48h、第7天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痔外剥内扎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肛门疼痛、水肿、坠胀感,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TST,对照组行PPH,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术后出血、尿潴留和肛门狭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重度混合痔总体疗效与PPH相当,但TST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PPH。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评价直肠瓣挂线硬注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A组70例和B组70例,A组采用直肠瓣挂线硬注术治疗,B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对两组术后肛门疼痛、便血、排便通畅度、肛门坠胀不适、切口水肿、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A组在术后肛门疼痛、便血、肛门坠胀不适、切口水肿、住院时间、切IEI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排便通畅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直肠瓣挂线硬注术治疗混合痔具有微创、微痛、并发症少、疗程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支撑吻合管吻合法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效果,本研究将10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拟行保肛手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术中采用支撑吻合管吻合法吻合肠管,对照组采用管状吻合器吻合法吻合肠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及肛门坠胀不适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对照组发生吻合口漏5例(9.8%),其中1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4例行吻合口漏修补术。治疗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诉肛门坠胀不适6例(11.8%),对照组15例(29.4%),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支撑吻合管吻合法可有效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且可减轻患者肛门坠胀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12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一次性内痔套扎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总体疗效和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出血等并发症情况,以及3年复发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无即时性出血,近期治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出血、橡胶圈脱落后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集注射、套扎于一体,应用其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中药对重度直肠脱垂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将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76例重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三联术治疗,观察组在三联术治疗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予中药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疼痛、出血、创口感染、肛门坠胀、排便不畅、肛门闭锁不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重度直肠脱垂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中药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应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试验组),用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出血、切口皮瓣水肿、切口愈合、肛门管径大小、皮赘残留等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28例,1例切口皮瓣严重水肿再次行局部修整后延迟愈合,1例出现肛门狭窄行肛门松解术后治愈,无大出血病例,平均治疗时间(6.2±1.1)d;对照组治愈24例,2例大出血,11例皮瓣水肿经局部热敷和坐浴后3例严重者行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肛管狭窄行肛门松解扩肛后治愈,平均治疗时间(7.0±0.3)d。结果表明,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与后遗症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STARR术与Bresle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由直肠前突和/或直肠内脱垂引起的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STARR手术或者Bresler手术的临床资料各30例.结果 STARR术平均手术时间14~31 min,平均(23±4)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0±3)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d.术后2例直肠肛门疼痛,其中l例持续至术后6个月;5例轻度大便失禁(肛门失禁评分小于3),均自行恢复;1例吻合口轻度出血.术后均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满意度为76%.Bresler术平均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2±5)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0 ±2) ml.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5d.术后3例直肠肛门疼痛,其中1例持续至术后6个月;4例轻度大便失禁(肛门失禁评分小于3),均自行恢复;2例直肠切割线轻度出血.术后均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满意度为73%.两种手术方式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短期临床效果评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严格筛选的ODS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短期治疗效果相当,但二者长期疗效比较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PPH单、双荷包缝合法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将80例重度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PH双荷包缝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PPH单荷包缝合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切除黏膜环的宽度及均匀程度、控制吻合口的位置、术后痔核同缩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方面优于治疗组;两组术后出血、疼痛、排尿障碍、肛门坠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PPH双荷包缝合法治疗重度痔在切除黏膜环的宽度及均匀程度、控制吻合口的位置、痔核回缩率等方面具有单荷包不可比拟的优点,而且双荷包可操作性强,因此,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应用PPH双荷包缝合法治疗重度痔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