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性,57岁,教师,住院号,2064。因右下腹疼痛两月余,无明显转移性腹痛,加重10天于1990年5月11日5点半以慢性阑尾炎收入院。该患于入院前两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初为隐隐作痛,继以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时好时坏,间歇发作,无放散,无噁心及呕吐等,此次发作,症状加重,且于咳嗽时疼痛向会阴部放射。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主因下肢无力20余年,间断后背部疼痛20余天,于2008年4月3日入院.入院前20余年患者出现无原因性下肢无力,日常生活及工作均未受影响,无间歇跛行,未就医.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32岁。1998年5月6日因上唇疼痛来诊。查体:月经期第2天,腹痛。上唇红肿,疼痛明显,无糜烂,无渗血,可触及约3.2cm×3.0cm大小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压痛。患者主诉上唇反复疼痛1年余,多次在外院就诊,未能确诊,曾以唇炎治疗,效果欠佳。每于  相似文献   

4.
本症候群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我院于1977年5月曾遇到一例,今报导于后供同道参考。患者,女,26岁、学生,住院号14885于77年5月16日因右侧头面部及耳廓疼痛4天,右侧面神经麻痹1天而住院治疗。患者于5月11日不明原因右侧头面部及耳廓痛疼同时伴有眩晕,当时误识为睡眠不足而未被患者重视,也无治疗。以后疼痛逐渐加重,于5月16日晨起,发现右侧面部不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为肌瘤少见的良性变,多见于妊娠期及产褥期,并发于异位妊娠者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介绍如下。患者,女性、37岁,已婚,住院号 A—1163,社员。因下腹部急剧持续疼痛十余日,于81年7月2日入院。22岁时孕2月自然流产。月经周期22~25天其他无异常。末次月经81年5月24日。两年前无意中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何×,女,5岁,住院号:44816,因左耳后反复肿胀化脓两年于1977年10月18日来院门诊。患儿于两年前,因左耳后红肿疼痛,经当地医院切开排脓,10天左右而愈,以后每隔3~4个月复发,6天前又发作一次。无发烧、颈痛,局部疼痛不著。左耳无耳漏史。患儿于1977年5月及10月先后两次在当地医院进行乳突x线照相,示“乳突气化良好,无异常发现”。检查:左耳轮脚内侧隐约可见一瘘孔,周围皮肤无红  相似文献   

7.
女性患者,住院号28470,17岁,江苏扬州人。因高热4天伴神志昏迷而于1975年9月17日急诊收院.现病史:入院前一周,右侧额部起一疖肿,无发热疼痛感,未引起重视。1—2天后患者用未经消毒的针刺破并用手挤压,未见脓液流出而只有少量血液,又用未经消毒的布条包扎伤处。入院前6天,患者将伤口处布条打开,发现有脓液,其母帮助将脓挤出,约1—2天,患者开始畏寒高热伴伤口处红肿疼痛,当地医院给用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一日2次,并用退热剂等,未见疗效,病情却越来越重。除高热外,头痛剧烈,有时呕吐与抽搐,入院前一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7岁,农民。因“发热、腹胀40余天,加重伴咳嗽、咳痰2周。”于2004年8月6日入院。患者4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在37—41℃之间),尤以夜间为甚,无明显畏寒、盗汗、咳嗽、咳痰、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同时自觉腹胀、腹痛,腹痛呈间歇性胀痛,每次持续约10~30分钟不等,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牵涉性及放射性疼痛,伴嗳气,  相似文献   

9.
此病的特点是以植物神经症状为主,多发生于学龄期前后(6~12岁儿童之间)。有腹痛型,头痛型及肢痛型三种。有时起病急,疼痛剧烈,可自行缓解,有时反复周期性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作间歇如常人,服用一般驱虫药、胃痛药、缓解痉挛药及止痛药均无疗效。只有作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发现癫性放电以确诊。 其脑地形图改变如下:平静状态下,有时脑电图可无特别明显改变;有时可爆发高波幅Q波。做过度呼吸诱发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度眼球破裂伤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总结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5例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分组分析其与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针对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病理生理因素,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结果45例患者中,33例发生疼痛,疼痛率73%,其中轻度疼痛24例,中度6例,重度3例。疼痛持续时间1—5天,平均2.4天。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Ⅰ期眼球摘除加义眼座植入术和显微缝合加球内注气术患者疼痛程度重。经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或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33例患者均能控制疼痛,无疼痛复发。结论恰当的药物应用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1.
去年5月我们收治心源性休克一例,休克持续达9天,经改用四逆汤、生脉散合剂加减与独参汤交替服用而愈。常××,男,46岁,1976年5月15日下午2时入院。病历号:66—340。诉心前区痛出汗、呕吐1天余。患者于14日中午1时许,无明显诱因,突然心前区疼痛、冷汗、憋气,恶吐大量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12.
患者30岁,已婚.因突发性下腹疼进行性加重6h,于1994—02—22入院.既往月经不规律,周期为40~60天,经期5天,量正常.末次月经不清.入院前6h 突然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时轻时重,以左下腹部明显.发病4h 后疼痛加重,并出现肛门坠胀感.发病以前无阴道流血及恶心呕吐,未进食水.发病以前无明显停经、经量减少及类似早孕反应症状.婚后七年未孕,病困不清1993年曾确诊为卵巢囊肿未治疗.查体:血压14.3/8kPa,脉搏96次/分,表情痛苦,面色灰白,睑结膜苍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8岁。主斟缸糖升高9年,右眼眼睑红肿伴疼痛10d而于2011-02—16入院。患者于9年前诊断为“糖尿病”。10d前无明显诱凶出现右眼睑红肿伴疼痛,及右侧头痛,未予诊治。6天前眼睑红肿加重,伴视力进行性下降,同时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胸闷、气短、不能平卧,伴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14.
真性一点癌指点状粘膜内癌在活检时已被取净,这一概念近年已被公认,并受到重视。本文报道一例食管真性一点癌,并对其诊断及处理加以讨论。患者男,45岁。上腹部疼痛半年,于1979年5月23日入院。疼痛位于剑突下及胸骨后,有时呈烧灼样,与进食无关,无吞咽困难。体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  相似文献   

15.
患者术后切口疼痛部分是由于丝线缝合导致的切口牵拉痛,不同缝合方式术后疼痛程度不同。笔者临床发现,使用无针缝合器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康复。笔者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应用无针缝合器处理手术切口,与丝线缝合作对照,观察其疼痛、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及分组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相似文献   

16.
横结肠癌术后4年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1岁,农民.因反复脐周疼痛5月,加重伴呕吐1天于2000年11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5/60 mmHg,营养差,消瘦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7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阵发性心悸18天,于2000年5月30日入院,患者1979年检查身体时做二阶梯运动试验阳性,当时无自觉症状,诊断为冠心病.1980年5月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憋气,持续时间短约3~5min,含服硝酸甘油及吸氧后立即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在院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服务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6、24、72h的疼痛情况和72h的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于术后6h的VAS评分和口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72h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分娩患者加强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周军  张夏  杨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6):711-711
1病例介绍1.1例1 :患者女 ,28岁。因反复上腹疼痛纳差近1年 ,加重1周就诊 ,有时于餐后发作 ,有时发作无诱因 ,曾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无异常 ,三大常规及B超均无异常发现。入院后以“浅表性胃炎”给予对症治疗1周 ,症状未见好转 ,服肠虫清两片 ,驱出成虫两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宋××,男,57岁,手车工人,1957年1月入院,主诉皮肤发黄及腹内肿块2月余。入院2月余前发现皮肤及眼球发黄,乏力,同时摸到上腹右侧有两个硬块,压之疼痛,但仍照常工作。以后渐感食欲不振,饭后常反酸,腹胀,有时满腹疼痛。皮肤发痒,夜眠不佳。以后黄疸日渐加重,入院前20天出现下肢浮肿。大便每日2—3次,较稀,有时黄色,有时灰白色。小便颜色深,茶红色。身体日渐消瘦,有时有轻咳。病后无发冷或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吐血、便血或柏油样大便。既往体健,26岁时患过“鱼口”及“阴茎头溃疡”,经注射606痊愈。无饮酒历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体温36℃,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毫米汞柱。发育良好,营养欠佳,慢性病容,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明显黄疸,未见出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