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对比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即全髋组和半髋组,每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为41例。全髋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半髋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明显多于半髋组患者(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半髋组患者(P<0.05)。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决定,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相对较大伴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2例。结果6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42例,无1例人工关节松动或脱位,髋关节均无明显疼痛,基本恢复伤前的功能,生活自理。患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5分。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只要是全身条件许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重要选择,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包含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和生物型假体柄半髋关节置换患者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在院时间、治疗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前内科基础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置换组。半髋置换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83.3%,P=0.033)。结论 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虽然全髋置换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范围和生存质量,但双极股骨头置换在一般状况差的高龄患者中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75~96岁)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随访时间2年以上。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判断疗效。结果术后51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6分,优良率95%。98%患者术后无需止痛药治疗,83%患者患髋功能良好,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再骨折。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骨水泥固定技术的运用可能是骨质疏松患者术后髋痛发生率很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9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其中14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作回顾分析。结果1例术中骨折,1例术后脱位,1例股骨颈骨折发生深静脉栓塞,术后3个多月死亡;15例Harris评分优良,优良率83.3%。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晚期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满意疗效,但对并发症的防治要有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6.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随访时间平均 4 年(2~6 年 7 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判断疗效。结果 术后48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6分,优良率96%。98%患者术后无需止痛药治疗,83%患者患髋功能良好,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在骨折。结论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固定牢靠。骨水泥固定技术的运用可能是骨质疏松患者术后髋痛发生率很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潘昊鹏 《吉林医学》2012,33(33):7209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关节置换组(30例)与内固定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关节置换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较内固定术是一种更优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和全髋置换术(5例),并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4—22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3—4周恢复行走功能,按Harris评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简单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促进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42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髋Harris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1年时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许可,有严格要求生活质量及围术期护理措施相对严密的状态下,应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术后随访的方式应用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该研究共90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全髋关节置换组44例,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9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6例,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6.96%,两组优良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早期下床行走、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全髋关节置换在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而半髋关节置换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对机体条件较差的患者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