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碎补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调节OPG/RANKL/RANK通路及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去双侧卵巢造模,分为实验组(OVXDF,造模+骨碎补水煎液灌胃)、模型组(OVX,造模+0.9%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0.9%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提取BMSCs,将BMSCs和骨髓单核细胞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和下室,分为实验组+破骨细胞(OVXDF+OC)、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假手术组+破骨细胞(SHAM+OC)。下室加入破骨细胞诱导剂,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并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下室培养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RANKL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SCs中Wnt10b、β-catenin、RANKL、OPG mRAN及蛋白表达并计算RANKL/OPG。结果在共培养系统中,与去卵巢灌胃大鼠BMSCs共培养的破骨细胞(OVXDF+OC)数量较单纯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明显减少(P0.05)。下室培养液OPG含量及共培养BMSCs中Wnt10b、β-catenin、OPG mRAN及蛋白表达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最低,RANKL及RANKL/OPG最高,经骨碎补灌胃后(OVXDF+OC)培养液中OPG含量及BMSCs细胞中Wnt10b、β-catenin、OPG mRAN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培养液及BMSCs细胞中RANKL及RANKL/OPG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碎补可调节BMSCs细胞OPG、RANKL的表达,激活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此作用可能与BMSCs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益肾健骨方对破骨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益肾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去双侧卵巢造模后分为实验组(去势+益肾健骨方灌胃)、模型组(去势+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对照组(去势+阿仑膦酸钠灌胃),提取各组BMSCs进行培养、传代后备用,同时分离刚出生不久的大鼠破骨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破骨前体细胞共培养构建共培养体系。观察破骨细胞分化与成熟情况,并采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破骨前体细胞共培养体系中Wnt10b、β-Catenin、OPG、RANKL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共培养体系中模型+OC组Wnt10b、β-Catenin、OPG mRNA与蛋白表达最低,RANKL mRNA与蛋白表达最高,假手术+OC组表达最高,益肾健骨方与阳性对照物组处理后可提升Wnt10b、β-Catenin、OPG 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共培养体系中模型+OC组RANKL mRNA与蛋白表达最高,假手术+OC组表达最低,益肾健骨方与阳性对照物组处理后可降低RANKL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肾健骨方可通过调节BMSCs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提高骨质量,同时通过激活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影响骨代谢从而防治PMOP。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治疗人工关节磨损微粒诱导骨溶解的作用,探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小鼠建立Co—Cr-Mo微粒诱导骨溶解的颅骨模型,分为4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颗粒对照组,C组为低剂量治疗组,D组为高剂量治疗组。28d后取出颅骨进行HE染色观察颅骨骨溶解面积,通过EUSA方法检测TNF—α和RANKL的表达,qRT-PCR方法检测RANKL和OPG的表达并分析RANKL/OPG比率变化。结果雷奈酸锶可以明显抑制微粒诱导的骨溶解,对下调TNF-α和RANKL蛋白有确切的疗效,而且这种改变与雷奈酸锶的剂量有关。虽然其对OPG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对RANKL基因转录和RANKL/OPG基因转录比率的调节与HE染色切片上骨溶解程度相一致。结论雷奈酸锶能够抑制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中TNF-α和RANKL的表达,并下调RANKL/OPG基因转录比率,从而抑制了由微粒诱导的骨溶解,为临床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碎补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RANKL/OPG及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并探查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去双侧卵巢造模,分为实验组(OVXDF,造模+骨碎补水煎液灌胃)、模型组(OVX,造模+0.9%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0.9%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提取BMSCs,将BMSCs和骨髓单核细胞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和下室,分为实验组+破骨细胞(OVXDF+OC)、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假手术组+破骨细胞(SHAM+OC)。下室加入破骨细胞诱导剂,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并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下室培养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RANKL的含量,并计算RANKL/OPG,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MSCs中Wnt10b、β-catenin、RANKL、OPG mRAN及蛋白表达并计算RANKL/OPG。结果 在共培养系统中,与去卵巢灌胃大鼠BMSCs共培养的破骨细胞(OVXDF+OC)数量较单纯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明显减少(P<0.05)。下室培养液OPG含量及共培养BMSCs中Wnt10b、β-catenin、OPG mRAN及蛋白表达模型组+破骨细胞(OVX+OC)最低,RANKL及RANKL/OPG最高,经骨碎补灌胃后(OVXDF+OC)培养液中OPG含量及BMSCs细胞中Wnt10b、β-catenin、OPG mRAN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培养液及BMSCs细胞中RANKL及RANKL/OPG明显降低(P<0.05)。结论 骨碎补可调节BMSCs细胞OPG、RANKL的表达,激活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此作用可能与BMSCs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因子及其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骨细胞从起源发育至成熟,再经活化发挥吸收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多级调控过程,始终都受到一系列细胞因子的影响。有些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起促进作用,如:RANKL、TNF-α、IL-1、IL-6、1,25-(OH)2D3、PTH、M-CSF等,其中RANKL和M-CSF是破骨细胞形成和分化过程中的两个必需的因子;有些因子起抑制作用,如:OPG、IL-4、IL-10、雌激素、降钙素、TGF-β等。OPG/RANK/RANKL系统在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大部分细胞因子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OPG/RANK/RANKL系统来发挥作用,其中还涉及到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基质细胞等复杂的相互作用。介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各种细胞因子反应的信号传导路径主要包括MAPK、NF-kappaB、CN/NFAT等通路,全面地了解破骨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分析各种骨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人成骨样细胞系(U2-OS、MG-63)和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系(U937、HL-60)ER亚型、OPG/RANKL/RANK系统、IL-6及其受体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差异,为今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提供适宜的细胞模型。方法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α、ERβ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6的分泌,OPG、RANKL、RANK及IL-6受体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TRAP、MMP-9则采用RT-PCR技术进行分析。结果(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证实四种细胞均表达ERα和ERβ;(2)四种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OPG和RANKL,而RANK则仅见于U937细胞表达;(3)四种细胞均表达IL-6受体(IL-6Rα、gp130),除U2-OS细胞外其余三种细胞均组成型分泌IL-6;(4)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在两种人前破骨样细胞U937、HL-60中均表达,且表达水平相近;而MMP-9仅在U937细胞中弱表达;两种人成骨样细胞U2-OS、MG-63未见有这两种基因表达。结论筛选出用于研究雌激素与IL-6等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相互关系的细胞模型,同时也为今后深入阐明骨靶向和其他新型抗骨质疏松雌激素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OPG/RANK/RANKL系统和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研究发现OPG/RANK/RANKL系统在阐明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RANKL/OPG比率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破骨细胞的发育,从而影响骨代谢。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如:糖皮质激素、IL—11、FFH、PGE2能拮抗OPG的产生,刺激RANKL的合成,引起破骨细胞的发育,产生破骨效应;另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如:雌激素、IL—1、IL-6、TNF能促进OPG的合成,抑制破骨细胞的发育,阻滞骨吸收。这些激素与细胞因子几乎都是通过OPG/RANK/RANKL系统参与骨代谢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保护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RANK)是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重要的调控因子.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使破骨细胞功能活跃,破坏骨的动态平衡造成的.OPG与RANK竞争性结合RANKL,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激活,促进其凋亡.应用重组OPG蛋白和OPG基因治疗的方法 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注热点.笔者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与破骨细胞激活后假体周围骨溶解有关,而NF-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NF-κB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信号通路是激活破骨细胞的主要途径,通过建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模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环境,观察RANKL抗体抑制炎性反应、减轻溶骨反应的作用。方法取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体重18~20 g),取其中20只小鼠颅骨制备骨片,作为气囊植骨供体;剩余4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B组)、RANKL抗体低剂量组(C组)和RANKL抗体高剂量组(D组),每组10只。于各组小鼠背部制备2 cm×2 cm大小的气囊后植入1片骨片;于植骨后1 d,A组气囊内注射0.5 mL PBS液;B、C、D组注射0.5 mL钛颗粒悬液。钛颗粒悬液注射前2 d,C、D组气囊内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50μg/mL和500μg/mL的RANKL抗体,每天1次,连续2 d;A、B组注射0.1 mL PBS液。于植骨后14 d处死全部小鼠,取出植入颅骨骨片和周围囊壁组织,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行颅骨骨溶解、骨胶原含量及破骨细胞含量分析。结果各组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切口愈合良好。大体观察见A、C、D组小鼠囊壁炎性反应较轻,偶见渗出和新生血管增生;B组炎性反应严重,见渗出以及新生血管增生。组织学观察见A、C、D组小鼠囊壁炎性细胞浸润及增厚不明显,骨胶原丢失量和破骨细胞含量少;B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囊壁增厚,骨胶原丢失量和破骨细胞含量多。B组炎性细胞数、囊壁厚度、骨胶原丢失量以及破骨细胞含量与A、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NKL抗体可阻断小鼠气囊植骨模型的炎症信号传导通路,有效抑制磨损颗粒所致骨溶解。  相似文献   

10.
OPG/RANKL/RANK系统在调节骨代谢和骨重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表达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破骨细胞表面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结合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成熟,骨保护素(OPG)则结合RANKL而抑制这一功能。研究表明,OPG/RANKL/RANK系统在软骨及软骨下骨内也有表达,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治疗靶点。该文就OPG/RANKL/RANK系统在软骨及软骨下骨内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两种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模型,比较炎症水平、骨溶解情况以及破骨细胞计数等指标,为骨溶解相关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小鼠颅骨模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制备两组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模型。通过HE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骨溶解情况;采用TRAP染色法进行破骨细胞计数。结果小鼠气囊植骨模型组骨吸收面积为(385.30±5.11)nm2,明显高于小鼠颅骨模型组的(288.60±4.89)nm2(P0.05);小鼠气囊植骨模型组破骨细胞数目为(16.75±0.53)个,明显高于小鼠颅骨模型组的(9.55±0.48)个(P0.05)。结论两种动物模型均构建成功;小鼠气囊植骨模型在炎症水平、骨溶解情况及破骨细胞计数等方面均优于小鼠颅骨模型,因此在模拟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病理过程中小鼠气囊植骨模型模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Transwell小室内建立体外小鼠成骨-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并检测体系对成骨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育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RANKL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后,于Transwell小室内建立成骨-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通过CCK-8实验、茜素红染色、TRAP染色检测细胞的成骨、破骨活性。采用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MC3T3-E1中OPG、ALP、RANKL、TGF-b1的基因表达以及RANKL的蛋白表达,检测破骨细胞RANK、NF-κB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和小鼠破骨细胞可在Transwell小室内建立共培养体系;共培养体系影响小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活性,镜下可见成骨细胞分化增多,破骨细胞分化稍减少。共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基因OPG(0.65±0.08)、ALP(0.16±0.01)较单独培养OPG(1.00±0.08)、ALP(1.01±0.16)表达下降,而TGF-b1(4.42±0.21)、RANKL(4.12±1.04)较单独培养组TGF-b1(1.00±0.10)、RANKL(1.00±0.09)表达上升;破骨细胞相关RANK(0.63±0.06)、NF-κB(0.64±0.08)基因表达较单独培养组的RANK(1.00±0.08)、NF-κB(1.00±0.09)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共培养组的OPG(0.43±0.05)、NF-κB(0.59±0.05)的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的OPG(0.84±0.06)、NF-κb(1.13±0.03)减少;共培养组RANKL(0.54±0.03)的蛋白表达则较单独培养组的RANKL(0.31±0.03)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与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和小鼠破骨细胞可在Transwell小室内建立共培养体系,共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活性高于破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3.
OPG、RANKL、RANK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分子,OPG/RANKL/RANK系统在肿瘤骨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扰乱OPG/RANKL/RANK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破骨细胞异常激活,导致肿瘤骨转移部位溶骨性破坏.尽管成骨性破坏并非前列腺癌细胞直接干扰OPG/RANKL/RANK系统的结果,但局部破骨细胞激活导致的骨质破坏仍是肿瘤转移并形成成骨性破坏的必要条件.OPG可与TRAIL结合而抑制其对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通过检测和干预OPG/RANKL/RANK系统,可早期发现并有效控制肿瘤骨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α-MEM和高糖DMEM两种培养基对小鼠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1)根据培养基和是否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将细胞分为4组:α-MEM培养基组、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组、高糖DMEM培养基组、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基组;(2)于培养第3天收集细胞,分别通过q PCR、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分化相关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1,NFAT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ANK)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做TRAP染色观察各组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探讨添加RANKL后α-MEM培养基和高糖DMEM培养基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1)与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基相比,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使RAW264.7细胞的分化相关标记物TRAP、NFATc1、RANK及cathepsin K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RAP、NFATc1及cathepsin K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在α-MEM培养基或高糖DMEM培养基中添加RANKL均可使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但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处理的细胞组中形成的成熟破骨细胞更多。结论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有利于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柚皮苷对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株)和破骨细胞(RAW264.7细胞株)以2∶1的比例分别培养至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和下室。根据培养基是否含有柚皮苷分为对照组和柚皮苷(2ng/ml组、20 ng/ml组、200 ng/ml组),培养7 d后对下室破骨细胞进行TRAP染色和骨吸收陷窝鉴定;荧光定量PCR分析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基因和破骨细胞分化基因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c-2)和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柚皮苷可以促进成骨细胞OPG、RANKL的表达量且可提高OPG/RANKL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ng/ml柚皮苷TRAP(+)细胞数(5.82±3.37)明显少于对照组(20.5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柚皮苷可抑制破骨细胞NFATc-1、NFATc-2的表达,促进RANK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可促进共培养条件体系中成骨细胞OPG和RANKL的表达以及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与上调OPG/RANKL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以进行性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主要原因是破骨细胞大量生成和激活.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骨保护蛋白(OPG)是调节破骨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关键性调节因子,在骨髓瘤引起的骨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骨髓瘤患者局部RANKL/OPG比例增高可能是引起骨吸收的关键因素.临床前研究表明使用重组OPG或RANK可以抑制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改变骨髓微环境,预防骨髓瘤骨病的形成,间接抑制骨髓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重组骨保护素(rhOPG)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fin,OPG)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的关键因子.RANKL是连接骨与免疫系统的破骨细胞生成因子,能刺激破骨细胞分化和发挥骨吸收功能;OPG作为RANKL的诱饵受体,能够阻止RANKL与RANK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激活.应用重组骨保护素OPG融合蛋白可以预防和治疗骨丢失类疾病,抑制牙周炎发病过程中牙槽骨吸收,并成为目前预防微重力相关的骨损失的最有希望的药物之一.笔者对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实验动物模型并且定量评价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方法在8-10周大的近交系BALB/c小鼠背部注射无菌空气形成气囊,后将近交系小鼠颅骨植入气囊。实验组小鼠气囊内注入聚乙烯磨损颗粒,对照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植骨后14d处死小鼠,取出气囊组织和颅骨骨片进行炎性因子(IT-1、TNF、VEGF)和破骨细胞激活相关基因(RANK/RANKL)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聚乙烯颗粒刺激组气囊炎性反应较对照组明显,炎性细胞渗出增多,气囊囊壁变厚;在颗粒刺激组的囊壁和骨组织界面上可以观察到大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HE染色可见骨表明有明显的点状侵蚀,图像软件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和RT-PCR法分别测量囊壁组织内炎性因子IL-1,TNF,VEGF含量和RANK的mRNA含量,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骨气囊模型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模拟人工关节松动病理过程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抑制RA患者关节周围及全身的骨丢失是治疗的关键.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IL-7,IL-17等)是刺激导致RA患者骨丢失的重要介质,破骨细胞是参与骨吸收的主要细胞,RANKL/RANK信号途径是RA炎症导致骨丢失的主要通路.RANKL/RANK信号途径为以RA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骨代谢疾病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其在免疫系统和破骨细胞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已经形成了"骨免疫"理论,以更准确的揭示在RA继发骨丢失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与骨代谢系统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综述了RA继发骨丢失与RANKL/RANK信号途径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破骨细胞是专职性骨吸收细胞,在骨重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来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牙槽骨巨噬细胞,在成骨/基质细胞或OPG/RANKL/RANK、TNF-α、IL-1、M-CSF、VEGF等促分化因子的作用下分化成熟,进而发挥骨质破坏作用。骨、软骨的破坏及局部骨质疏松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其中破骨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破骨细胞靶向治疗是阻止强直性脊柱炎骨与软骨破坏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