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国内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现状调查基础之上,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研究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现状调查基础之上,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研究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中国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与研究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各项影响因素之上,对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指标的初步筛选以及测评体系的建立方法提出了讨论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中国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与研究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各项影响因素之上,对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指标的初步筛选以及测评体系的建立方法提出了讨论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建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中国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与研究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各项影响因素之上,对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指标的初步筛选以及测评体系的建立方法提出了讨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立多因素、多水平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估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工具。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指标框架,筛选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的权重。结果:初步构建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共计61项,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47项,并通过预调查进行了指标验证。结论: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三环节评价理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体系构建过程科学、严谨。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意见比较一致,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代表性和效度,指标预测结果可取。  相似文献   

7.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州、武汉和重庆 3个城市随机抽取 9个城区 ,每个城区随机抽取 5~ 7个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动人口分别进行“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选题小组讨论。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 ,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 :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强烈 ,期望的知识获得途径多样 ;他们迫切需求生殖健康体检和免费 (低价 )的避孕药具 ;需要政府加大生殖健康促进的投入与补贴。结论 :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十分广泛 ,要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 ,必须在政府指导下 ,通过相关部分的分工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以及教育的需求,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多阶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台州市5个县、市、区共计2091名浙江省外来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城市生活有利于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提高,但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775/1028),他们对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了解率很低(<50%);自我保健意识普遍较差,尤其是男性,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不及女性(P<0.001);流动人口生殖保健的可得性较差。结论:根据不同流动人口亚人群的需求及对不同生殖健康内容知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生殖健康教育,转变服务取向,维护她们的生殖健康权益,实现流动人口与常驻人口、男性育龄人群与女性育龄人群享有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一致性,促进我国人口素质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武汉和重庆3个城市随机抽取9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5~7个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动人口分别进行"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选题小组讨论.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强烈,期望的知识获得途径多样;他们迫切需求生殖健康体检和免费(低价)的避孕药具;需要政府加大生殖健康促进的投入与补贴.结论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十分广泛,要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必须在政府指导下,通过相关部分的分工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及健康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以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合作项目--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调查中相关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健康传播的概念分折了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的健康传播需求和我国的现状,认为应当把流动人口作为健康传播重点关注的对象.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给出了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传播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解决流动人口医保供需间的严重失衡问题,实现医保制度全民覆盖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方法 根据2010年对北京市626户流动人口家庭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通过PEST分析的方式,分析、评价各种解决方案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的可行性.结果 将流动人口纳入北京市现有医保体系或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口医保,需要北京市每年增加财政支出约10亿元,近期均较难实现,全面建立转移接续制度由于统筹层次较低近期基本不能实现,而完善异地报销政策是近期解决流动人口医保问题的次优方案.结论 建议北京市政府分近期、中期和远期采取一定措施,分层分类、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一般卫生服务、妇产科卫生服务需求现况,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浦东新区外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600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543份,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9.6%,慢性病患病率为5.2%,妇科检查率为29.7%,产前检查率为5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障对育龄妇女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较全人群偏低,且由于文化、保障等的影响导致了其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低下。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服务方式、提高保障程度、完善政府职能等方面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的医疗卫生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最佳实践"模式在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情况,丰富其理论运用,促进"最佳实践"模式在生殖健康服务领域的推广。方法:研究对象为沙井镇计划生育服务系统以及在本地居住1个月以上非本市户籍流动人口。主要包括现状需求分析、实施干预、结果评估。采用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分析,现场调查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最佳实践"模式,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优化了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改进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模式。结论:以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为基础,在流动人口中继续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进一步推广实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最佳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 了解浦东新区现有外来儿童基本情况、免疫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 ,探索适应于新区的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模式。  [方法 ] 采用二阶段分层抽样 ,面对面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  [结果 ] 调查 3个月~ 14岁外来儿童 172 9名。外来儿童预防接种证持有率为 70 .1% ,“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 )接种率 5 4.7%。“四苗”全程接种率为 47.3 %。家长儿童免疫预防知识知晓率平均为 66.7%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出生场所、儿童的流动程度是影响外来儿童预防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因素 ;影响外来儿童预防服务利用的其他因素为家长免疫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接种时间安排、等待时间等。  [结论 ] 浦东新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服务工作已逐步纳入医院常规管理 ,但在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方面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杭州市流动老年人对社区健康管理内容和实施途径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杭州市277名流动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预防相关服务中健康体检的需求率最高(75.4%);干预相关服务中用药指导(66.1%)和常见病诊疗(58.5%)的需求率最高;社会/文化相关服务中社区文娱/户外活动需求率最高(58.5%);70.04%的流动老年人希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活动可以安排在周末,短信电话方式是流动老年人最能接受的健康管理相关信息获得方式(71.48%)。结论:当前流动老年人对不同类别健康管理的需求程度不同,社区应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征提供适宜的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流动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与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西安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现况,探寻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随机抽取5个工厂,对999名流动人口的个人基本情况、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进行调查;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平均年龄为(23.9±5.8)岁,居住条件差,收入不高;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分别为18.22%、11.11%,患病后选择的就诊机构主要为私人诊所和基层卫生机构;年住院率为3.40%,住院机构主要是基层医院和区(县)医院;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主要受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祟文区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10年8—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崇文区常住居民(包括没有户籍但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其中流动人口801名。结果崇文区流动人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7%、3.2%、2.2%、1.0%;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6.1%、5.9%;两周患病率、年住院率分别为2.8%,3.0%。流动人口有病后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占33.4%。前五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分别为取药(57.7%)、打针输液(51.6%)、疾病的早期诊治(21.6%)、健康管理(16.6%)、出诊(16.5%)。结论崇文区流动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种慢病患病率低于户籍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辖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阙珍  王娟  唐桂荣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827-182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避孕节育需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避孕服务的需求以及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流动人口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为57.96%~91.59%,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对产后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差异。流动人口孕产妇对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等知识具有迫切的需求。42.0%认为产前检查为最合适的宣教时间,发放宣传册为最喜欢的宣教方式。结论针对不同需求,利用不同的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避孕知识宣教,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对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和需求情况,为今后更有效的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从事服装加工、餐饮服务、建筑、废品回收4个职业10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1.34%,其中,男性为28.81%,女性为3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86,P<0.05),其中服装加工业为35.61%,餐饮服务为60.44%,建筑工人为21.06%,废品回收者为32.93%.男性和女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来源途径除了“集会宣传、展览”和“学校”2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希望获得的健康教育材料分类上,最受欢迎的是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材料(宣传画、折页、连环画)(31.05%);其次是文字为主的材料(报纸、杂志、书、小册子)(23.55%);第三是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19.22%).结论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较低,需求各有侧重,应该根据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以应对流动人群结核病防控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7岁以下流动和常住儿童卫生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7岁以下流动和常住儿童卫生服务现状及需求。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江岸和硚口区的两个社区内7岁以下儿童作为对象,用自拟“7岁以下儿童卫生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509名流动儿童和500名常住儿童,其中:①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建卡率(88.62%)低于常住儿童(98.76%);25.40%的流动儿童未接受过体检,体检者其体检次数较常住儿童少;家长对其身体健康关心程度亦低于常住儿童,主要就诊机构也较常住儿童差(P<0.01)。②流动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总体需求低于常住儿童父母,近1/2的流动儿童父母不了解儿童保健知识,了解者其了解程度亦低于常住儿童父母(P<0.01)。③影响儿童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有是否为流动人口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结论:流动儿童卫生服务状况及需求均较常住儿童差,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