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多数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我院循环内科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收治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孙明  漆泓 《中国医师杂志》2001,3(9):566-56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夹层分离 ,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危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 ,死亡率极高。及时的药物及外科治疗使此类病人早期生存率超过 90 %并使远期生存率增加 ,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 发病率、生存率、死亡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国外是最常见且危险的主动脉急症 ,美国发病率为 5~ 10人 / 10 0万人口 ,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 ,美国每年至少新发现夹层动脉瘤2 0 0 0例 ,由于拥有先进的诊断技术 ,目前西方此病几乎可 10 0 %诊断。但在国内 ,由于认识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10年来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心血管病研究所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0年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238例,发病平均年龄(51.9±12.1)岁,男女之比为3.67:1.175例(73.5%)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105例(44.1%)患者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Ⅰ、Ⅱ、Ⅲ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35.3%、7.6%、57.1%.A型主动脉夹层较B型发病平均年龄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为36.5%,急性B型住院病死率为9.5%.在两个5年周期中,主动脉夹层病例增加了240%,其中以Ⅰ型增长最快,为360%.平均发病年龄无显著变化.结论 乌鲁木齐市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迅速增加,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男性患者比例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病死率均高于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瘤是血液渗入动脉壁中夹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此病是较少见的严重的血管疾病,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故迄今仍有相当多的病例因漏诊、误诊而死亡。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并制定出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王晶晶  王珊 《现代保健》2010,(15):149-15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nganeurysm,ADA)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类型,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作用下沿着主动脉壁不断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夹层动脉瘤。它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是心血管疾病中最致命的急症之一,常因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而突然破裂致人死亡,多数患者在起病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死亡率较高。本文报告6例因主动脉夹层导致脊髓缺血的延误诊断,有3例引起严重的后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是主动脉疾病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猝死的人群中,主动脉夹层者占4%左右。年龄大的主动脉夹层患者80%以上合并高血压。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的增加,主动脉夹层患者也有增多。  相似文献   

8.
胸降主动脉替换手术的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医疗装备》2003,16(5):30-31
主动脉急性夹层动脉癌自然经过十分凶险,如果未能及时诊断治疗75%的病人于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1年内90%死亡。1980年Pressler V和Me Namara JJ报告,未手术切除癌体破裂而死亡者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2001年8月,我院为1例胸降主动脉夹层瘤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本文着重介绍手术的配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早期诊治困难,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方法]分析3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核磁共振诊断和保守治疗与支架植入术治疗等经验.[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病应采取核磁进行诊断,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恢复较快,效果良好.[结论]患者发病常有高血压病史,并伴劳累、激动等诱因,核磁共振诊断则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病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损伤其中层并在中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并可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导致心血管严重损伤的一种急症。范围可局限在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但也可广泛涉及整个胸主动脉,降主动脉及分支血管。一般表现为剧烈疼痛,休克以及压迫症状。发病率一般男  相似文献   

11.
陈曦  王瑜  张源明 《现代保健》2010,(29):11-13
目的探讨2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10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38例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夹层类型、血压水平、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73.5%)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26.5%),血压改变以收缩压和平均压的增高明显(P〈0.05)。有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25.1%)高于非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9.5%)(P〈0.05)。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6%,手术治疗组有效率70.0%,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治愈率91.4%,介入治疗组其有效率高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组(P〈0.05)。A型主动脉夹层较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平均年龄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36.2%)高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9.6%)(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在迅速增多,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国外报道。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危险性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较密切,有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死亡率较高。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亟待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周荣芳  仉凤 《职业与健康》2001,17(4):136-137
主动脉夹层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此病是较少见的严重的血管疾病。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故迄今仍有相当多的病例因漏诊、误诊而死亡。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并制定出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8~1999年共收治护理主动脉夹层瘤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36~68岁,4例病人均有血压高,最高收缩压36 kPa最低舒张压14 kPa,平均收缩压25 kPa,平均舒张压22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oD)的发病率呈爆发性上升和年轻化趋势,AoD致死率极高,急性发病后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杀手?对于AoD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江苏省的AoD诊断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县级以上中心医院即可明确诊断?但仅个别省级中心医院具有治疗的能力?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自2013年获批成立江苏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重点攻关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诊治工作,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六小时生命圈的概念?经过不断实践,建立了一个全天候快速反应?有丰富AoD救治经验的规范化服务平台,针对接诊病人?诊断病人?转诊病人及治疗病人等环节制定了各类标准化流程,从而全面提高本省主动脉夹层的救治率,并为类似的危重急症疾病的分级诊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做好主动脉夹层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急性主动脉夹层5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医护密切配合,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能得到有效治疗,其中4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动态病情观察及护理,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痛死率,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主动脉中层退行性病变或主动脉内膜破裂,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经裂口进入主动脉壁,破坏中层并沿主动脉走行将内膜与外层剥离时称主动脉夹层,此病是较少见的严重的血管疾病,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迄今仍有相当多的病例因漏诊,误诊而死亡,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并制定出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D)5年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访分析111例A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年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A型主动脉夹层70例(63.06%),B型主动脉夹层41例(36.94%),年龄18 ~84(59.56±12.39)岁,男女性别比2.7:1,发病后5年死亡率34.23%,吸烟史为独立的危险因素,ACEI/ARB类药物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为独立的保护因素.结论 吸烟史为主动脉夹层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CEI/ARB类药物治疗和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或腔内介入隔绝术为独立的保护因素;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或腔内介入隔绝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现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治疗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较常见且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导致壁内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逐渐扩展而形成.AD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3∶1.由于急性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误诊率和死亡率高[1].在临床上,对该病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和积极合理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由于对夹层动脉瘤这一疾病认识的提高,相应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不断进步,外科技术改进,介入性治疗逐步开展,相关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特别是重要脏器保护研究方面的深入,使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笔者对AD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分析老年人急性脑栓塞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素芝  杨爱菊 《中国保健》2007,15(20):12-13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急救监护与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分别从一般护理、生命体征监护、药物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0例患者临床治疗好转出院,1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应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护、用药的观察和心理护理.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有助于降低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提高病人的远期存活率,对防止发生主动脉夹层扩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