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上消化道手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上消化道手术,术中常规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经空肠营养管予肠内营养。结果:无手术残废、无营养障碍、无吻合口瘘、无电解质紊乱、无严重胃肠道反应发生。结论:上消化道手术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予以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价兼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包德正 《肝博士》2011,(6):58-58
一般肝胆手术都会出现失血,术后有发热、感染、代谢紊乱、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大便干燥等症状,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术中的失血和蛋白质丢失以及术后分解代谢增加,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要求及时补充热能、蛋白质和其他营养。  相似文献   

3.
詹蓓  徐爽 《吉林医学》2010,31(32):5927-5927
营养支持是外科治疗术后患者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严重创伤、高龄手术或感染的患者,脂肪和肌肉的分解比单纯禁食者明显加快,表现为高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呈负氮平衡。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减轻蛋白质的消耗和营养不良,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东 《河北医学》2009,15(11):1326-1327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急剧增长,老年病人也相应增多,而且这些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营养不良状态(40~50%),加上手术和创伤时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导致这些病人最终对智力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因此,术后给予安全、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显的尤为重要。本文选择年龄大于60岁的直肠癌手术病人,采用不同的营养途径,经过临床和实验观察来评价老年病人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外切口的选择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将300例白内障分成3组,采用3种不同的外切口进行手术,观察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情况。结果,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对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手术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3年来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疝环填充物和网状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72例腹股沟病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进行总结、随访。结果:同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简单,更符合正常生理及解剖学原理,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术,适合在不同级别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肝功能受损的病人,手术耐受力降低,术后易发生营养不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损害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于1998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手术治疗的成年肝功能损害病人57例,分别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营养干预对降低外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风险,促进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我院外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15例,其中对照组7例,无进行营养干预,试验组8例,综合运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食疗等进行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留院时间,营养状况改善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术后留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8天营养状况评价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干预可以维持外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周坤  林耀东 《安徽医学》2013,34(1):42-43
目的探讨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的发病机制、诊治及改善预防措施。方法观测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4月贲门部癌手术中24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胃瘫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并重点探讨管状胃、幽门成形术及营养支持对防治并发症的优势。结果所有2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术中精细操作、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加强术后管理等措施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1年7月-2003年7月,共52例食管癌患者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术后早期营养液滴注,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时补充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预防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斌  晏亚军  丁文静 《中外医疗》2012,31(21):81-81
目的探讨胰腺癌手术对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人体组织细胞分析仪检查的45例围手术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后体重指数、体细胞群、蛋白质群、骨及矿物质、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瘦组织群等机体组织细胞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术由于手术创伤、术后早期禁食及术后应激反应等,可导致其营养状况显著下降,因此必须加强其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腹式输卵管结扎手术是目前国内施行最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手术者在直视下操作,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和各种不同的时问段都可进行手术,如正常分娩后、产褥期、哺乳期、人流术后、中期引产术后及非孕期均可施行。笔者18年间,历经腹式输卵管绝育术的抽芯近端包埋法、输卵管硅胶栓放置术、输卵管银夹术、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等术式以及腹部纵切、横切口等方法,据笔者多年的的施术经验和体会,腹式输卵管绝育术虽然手术简单、成功率高,但若术前咨询体检不细致、手术过程操作不规范、术后交代不具体、术后访视不到位等,往往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患常因术前进食受限,术后禁食致很长一段时间呈负氮平衡。因此尽快解决围手术期营养问题已成为胸外科医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就2002年住院食管癌手术的患,给予不同营养支持,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门静脉置管对营养和化疗的作用。方法:20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进行门静脉置管,术后经导管进行营养支持和化疗。结果:经门静脉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特点、并发症少、操作方便和术后易于护理的优点,同时经门静脉进行化疗可防止肝转移。结论:门静脉置管具有营养和化疗一管两用的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郝帅  权哲峰  曾道炳  刘青  孟健  唐华栋  王楠  池萍 《北京医学》2023,(7):638-640+64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麻醉管理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4例,分析术前一般情况及检验结果、术中麻醉管理、术者操作、术后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术中均因脐部Trocar置入操作导致附脐静脉不同程度损伤,伴不同程度出血,经过积极手术处理、术中抢救后术后恢复良好。相关文献显示,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的附脐静脉发生率不同,但肝功能损伤程度与脐静脉开放率不相关。结论 对于伴有肝硬化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建议术前超声评估附脐静脉扩张程度,可采取脐下切口和开放式操作建立气腹;若行闭合式建立气腹,建议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置入,避免损伤附脐静脉导致大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PPH术中不同的荷包缝合位置、深度、残留痔处理方式对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进行PPH术的部分混合痔患者共18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分析不同手术操作对术后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个性化选择组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预防均优于固定手术方式组。结论:混合痔实施PPH术应该根据患者痔的具体情况、直肠粘膜状态、外痔的类型做出手术操作的个性化、针对性选择,以达到良好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不同因素对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间18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不同胃肠功能紊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方式及吻合位置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对术后引起的胃肠功能异常紊乱有明显关系。结论: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对症支持治疗是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文献283例。结果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发现并即刻手术101,狭窄28例,胆漏5例,死亡1例;术后24小时以上3个月以内发现并手术69例,狭窄4例,胆漏10例,死亡12例;手术时间不详52例,狭窄5例,因复发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死亡3例;分期手术61例,无并发症。结论术中以及术后24小时内发现的胆管损伤应即刻手术,不同的损伤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应强调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强调T管引流的重要性和对T管的重新认识。24小时后发现的胆管损伤以分期手术为主,术式以胆管空肠Roux-en-Y手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鼻窦炎治愈好转率的相关治疗因素,以进一步完善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治疗;方法:随机选取A组58例(108例),B组50例(100例),采用不同术前,术后综合药物治疗时间和手术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在病变、术者用药种类基本相同的情况下,2组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术前,术后综合药物治疗时间和手术方式,使术中出血量,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均产生了显著差异,两组各项指标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熟练掌握内窥镜操作的前提下,术前,术后综合药物治疗和完善手术操作是影响慢性窦炎治愈好转率的重要治疗因素,应引起重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外科营养支持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9年4月因克罗恩病相关并发症进行外科处理的20例患者,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病变情况、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统计分忻。结果20例患者近期体重下降10%以上,经营养支持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改善,体重有所增加,20例均能完成手术治疗,10例出院后继续肠内营养。20例手术,10例出现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2例死亡(1例死于腹腔感染休克,1例死于腹部感染和肾衰竭);18例按期出院的患者情况良好,能口服营养素及进食维持体重。随访1年后,有3例病情复发,2例内科治疗包括肠内营养治疗好转,1例再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结论围术期营养不良是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术前术后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术后长期行肠内营养可能有缓解病情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