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罕见的以软骨组织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多器官的软骨,包括耳、鼻、喉、支气管、关节以及肋软骨;亦可累及黏蛋白丰富的组织,如内耳、主动脉、心脏和皮肤[1].据文献[2]报道,就诊时有14%~38%的RP患者有呼吸道受累,而在整个病程中呼吸道受累者占48%~67%.患者常因气管、支气管软骨的缺失,管壁塌陷,导致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我科于2000年8月至2008年6月治疗侵犯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塔娜  乌兰 《护理学报》2007,14(12):82
颈椎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成为首选术式[1].食管瘘是颈椎前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4.10%[2],病死率为9%~45%[3].同时并行气管切开的病例更为少见,我院曾治疗1例颈椎前路手术后食管瘘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因甲状腺肿或纵隔肿物压迫管腔 ,术中术后易发生窒息。我们对 12例 ,采用经鼻留置导管 ,获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8例。年龄 16~ 6 0岁 11例 ,5岁1例。1.2 方法  3例纵隔肿物及 2例甲状腺肿物均控制呼吸 ,余7例甲状腺肿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后均留置鼻导管 ,以防气管软化引起窒息。1.3 结果 无 1例出现呼吸困难及窒息。拔管时间 :1~ 2天3例 ,3~ 6天 6例 ,11~ 14天 3例。2 讨论  手术切除肿物后 ,因失去原有的支撑 ,管腔软化塌陷。术中的悬吊固定虽能解决问题 ,但因有的术中未能确认软化部位或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10月60例65~95岁行气管切开术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并发症的13个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50.0%),常见的并发症为伤口感染20例(33.3%)、出血10例(16.7%)、皮下气肿8例(13.3%),少见并发症为套管堵塞2例(3.3%)、气管软化2例(3.3%)、气管食管瘘2例(3.3%)、脱管1例(1.7%)。结论 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凝血障碍、高龄、糖尿病和置管时间过长等。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opsing polychondnits RP)为一种累及全身多处软骨的发作性和进行性炎症,临床可表现为耳、鼻、喉、气管、支气管及关节软骨的软骨炎,并可累及眼、内耳等[1].病因未明,可能是一种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多种诱发因素刺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其发病率为3.5/100万,男女发病比例无差异,约50%的患者最终可出现呼吸道病变[3],喉和会厌炎症可导致上呼吸道塌陷,形成窒息,需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6.
朱恋  伍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4):3643-3645
先天性气管狭窄(CTS)分两类,一类是气管纤维性狭窄或闭锁,可有气管内隔膜形成;一类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或畸形所致[1].BENJAMIN 等[2]曾报道,CTS 20 年生存率为25%~77%,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生存率可达 78%~92%.CTS 的治疗方案取决于临床表现与狭窄部位的解剖情况,对于没有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待气管生长发育后再进行评估和治疗[3].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8 年 10 月 17 日收治了 1例CTS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为 1.47 kg),患儿反复撤离呼吸机(简称"撤机")失败,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下右主支气管扩张治疗后撤机成功.患儿住院 102 d后顺利出院.现将该患儿的治疗及呼吸道管理方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巨大甲状腺肿常可导致气管软化,气管软化患者临床上有时无特殊症状[1],尤其是软化程度较轻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更低,常因术前对气管软化估计不足导致呼吸道急性梗阻是甲状腺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需要临床紧急而合理的处置[2].我院 2000-12-2008-10共收治巨大甲状腺肿致气管软化25例,经积极而合理的处置,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诊断及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时患者带有气管插管,当患者由手术室回到ICU清醒后,对口中气管插管特别不适应,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这时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于2000年2月~2000年7月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带有气管插管患者133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支气管骨化症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气管内膜系统的良性病变,主要以气管和主支气管黏膜下的多发性骨和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为特征,通常引起气道狭窄[1].绝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有咯血、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因喘息而被误诊为哮喘和气管炎[2].2010年7月,我院确诊气管支气管骨化症1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后,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开放气道、急救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也成为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及其它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05年8月~2006年7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41例,其中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将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1].多见于术后、严重创伤、长期卧床等患者,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出现血栓栓塞后综合征以及致命的肺栓塞[2].我院普外科2008-01-2011-07共发生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1~72(平均57.1)岁.发病时间为手术后1~11 d.其中3例的发生与静脉留置导管有关,其中1例为上肢前臂外侧浅静脉留置,1例为股静脉留置,1例为颈内静脉留置,6例发生在下肢,2例患者为兄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总结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合并膈肌麻痹的监护经验.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6例心脏术后合并膈肌麻痹的患儿的护理,本组呼吸机使用时间241~1247h,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80.77%),气管切开10例(38.46%).15例患儿应用静脉高营养液治疗.心脏手术后8~56d,全部行膈肌折叠手术,最终脱离呼吸机辅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朱素珍  陈玲  糜丽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98-2099
胰腺损伤比较少见,文献报告在0.2%~12%[1-2].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损伤机会少,而损伤后又无特异性表现,因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但胰腺损伤的死亡率可高达13.8%~31%,术后与胰腺有关的并发症可高达28.6%~33%[2-3].因此,对于胰腺损伤的诊断、治疗及护理都应引起重视.我院于2007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5例严重胰腺损伤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各类气管断裂患者12例,经急诊抢救及护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气管断裂患者,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在22~48岁,平均年龄为35±796岁。12 受伤类别和部位外伤4例,自刎颈8例。气管第3~4软骨环之间完全断裂2例,第2~5软骨环之间不完全断裂9例,第5软骨环部分断裂1例。2 处理方法和结果本组气管断裂伤病人急诊处理首先是清除气管内血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其中2例气管完全断裂致窒息者,急救时不作任何准备工作,立即吸尽气管内血液和分泌物,在伤口…  相似文献   

15.
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也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对于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由于气管壁切开破坏了结构和稳定性,加之套管置入及其球囊压迫损伤管壁薄弱的膜部结构,易导致气管膜部穿孔而产生气管食管瘘[2-3].我科于2004年12月出现1例高龄患者因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796 d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过2个月精心的治疗和特殊的护理,患者未再发生吸入性肺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管瘘是临床上少见的病症,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是临床治疗难点.据国外文献统计,食管瘘是食管癌手术后严重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2.5%[1],死亡率高达50%[2];食管瘘亦是颈椎前路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04%~0.25%[3].颈椎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成为首选方式[4].现将本科治疗的1例颈椎前路术后并发食管瘘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1岁.重物砸伤致颈7椎体骨折并颈髓损伤,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5天出现伤口红肿、疼痛、有渗液,自诉吞咽困难,当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探查加置管冲洗引流术.  相似文献   

17.
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时患者带有气管插管,当患者由手术室回到ICU清醒后,对口中气管插管特别不适应,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这时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于2000年2月~2000年7月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带有气管插管患者133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33例,患者均为心脏直视术后由手术室带气管插管住ICU.男73例,女60例,年龄4~72岁,带气管插管时间最短2h,最长32 h,平均6.8 h.微创行冠状动脉架桥术15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架桥术9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29例,行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3例,其它9例.  相似文献   

18.
储排囡  陈媛媛 《当代护士》2021,28(11):155-157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临床领域一类多发且常见的疾病,发生群体以成年人为主.其他国家有文献表明,此病发生率为2%~3%左右,而年龄>35岁的男性患此病的概率为4.8%左右,女性为2.5%左右[1].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技术逐渐完善,其具备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低创伤性,在LDH治疗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增多[2].由于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各地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该技术对术者的内镜下操作、立体定位、经皮穿刺等能力要求较高,初学者操作不当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并发症的发生[3].2020年3月,本科收治了1例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椎管内血肿患者,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观察,结合循证护理的方法,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逐步解决患者临床出现的护理问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肠瘘是腹部手术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因腹部创伤、炎性肠道疾病、手术后肠管或吻合口破裂,导致消化液、粪便漏至切口或腹腔外的一种疾病.患者常因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感染和多器官衰竭等,这些改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1].而且漏出的胆汁、胰液、胃液、肠液等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腐蚀作用,给患者带来巨大身心痛苦并增加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2].临床上治疗和护理肠瘘十分棘手,目前病死率为10%~30%[3-4],为提高肠瘘患者护理质量,本文对肠瘘的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致声嘶的发生率较高,Jones等发现气管插管全麻后声嘶的发生率为32%。孙安科等认为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原因中杓状软骨脱位是首要原因,占91.03%。杓状软骨脱位的主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或失音、说话费力、气短、胸闷、喉痛、吞咽疼痛,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等。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杓状软骨脱位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发生7例杓状软骨脱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