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林叶飞  凌奕  曾蓉蓉  金松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13-2215
目的:探讨川芎嗪用于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孕妇脐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FGR孕妇随机分为川芎嗪组30例(A组)和营养支持组30例(B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正常妊娠对照组(C组)。A组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加营养支持,B组给予单纯营养支持治疗,C组嘱左侧卧位不给予其他处理。监测3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新生儿发育情况及体重。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的BPD、HC、AC、FL、EFW增长明显,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脐血流阻力及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改善FGR孕妇血液流变性,降低子宫胎盘的循环阻力,改善胎盘绒毛微循环,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曾晓岚  胡碧洪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63-3965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血流变化与慢性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孕周为37~41周的孕妇分为两组:正常妊娠组及怀疑有慢性胎儿窘迫组,每组各50例。测定所有孕妇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心室收缩期峰值,心室舒张期峰值,心房收缩期峰值,静脉导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观察所有出生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脐静脉血pH值、脐动脉血氧饱和度,研究静脉导管血流指数与它们的关系。结果:①慢性胎儿窘迫组静脉导管血流心室收缩期峰值,心室舒张期峰值,心房收缩期峰值均低于正常妊娠组,而静脉导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胎儿窘迫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脐静脉血pH值及脐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静脉导管血流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脐静脉血pH值及脐动脉血氧饱和度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慢性胎儿窘迫时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发生变化。监测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变化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脐动脉S/D比值变化与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3例及无任何内外科合并症的初产妇60例,对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比较两者胎儿脐动脉S/D比值以及与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龄、胎儿体重低于正常组,收缩压、舒张压S/D比值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儿脐动脉S/D比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胎儿脐动脉S/D比值与胎儿体重呈负相关(P<0.01)。结论:先兆子痫子宫胎盘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异常的子宫-胎盘血流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养胎方治疗不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GR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A组)及肝素组(B组)各3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孕2634周正常孕妇30例为正常组(C组)。A组给予营养支持常规治疗外,同时服中药补肾养胎方,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肝素组除常规治疗外,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0.2 mL皮下注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每组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参数、脐动脉血流,并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BPD、HC、AC、FL均高于治疗前,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但A组与B组组间胎儿生长参数的增长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脐血流参数治疗后A组与B组S/D、PI、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A组与B组S/D、PI、RI的降幅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增加,三组分娩平均孕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相比,A组与B组均小于正常组,但A组与B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药补肾养胎方能明显改善FGR孕妇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肝素组相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5.
金丰梅  陈映婷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85-498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治疗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胎儿生长情况、生物物理评分和脐血流变化情况,以及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宫高、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及腹围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围产儿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促进胎儿生长,有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且对母体和胎儿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春华  陈宏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31-2033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丹参治疗,研究组给予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于治疗前后测量宫高和腹围,并行B超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及脐血流指标;同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随访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宫高、腰围增长值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增长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胎龄显著延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1 min Apgar评分≤7分例数和出现足月小样儿的比例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孕妇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FGR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改善胎盘血供及功能,促进胎儿生长,对母体和胎儿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胎儿生长受限并羊水过少孕妇妊娠结局及胎盘病理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病例177例,将FGR合并羊水过少者列入实验组(n=57),未合并羊水过少者列入对照组(n=120),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羊水性状、24 h产后出血量、发现FGR到分娩的持续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围产儿并发症、是否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带、胎盘的重量和病理结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84.21%,其中急诊剖宫产率56.00%,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羊水浑浊、新生儿入住NICU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现FGR至胎儿娩出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脐带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胎盘重量小于对照组,但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胎盘母体血管灌注不良及胎儿血管灌注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胎盘绒毛过度成熟、胎儿血栓性血管病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血管灌注不良、炎症以及胎儿血管灌注不足是FGR并羊水过少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性表现,三者可能协同作用,导致胎盘功能不足,严重影响母胎妊娠结局,甚至危害新生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子痫前期患者分为3组:子痫前期合并FGR肝素治疗组、子痫前期合并FGR传统治疗组和子痫前期不合并FGR组,每组各20例;选取同期正常住院待产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胎儿生长情况、生物物理评分,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记录羊水、胎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合并FGR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肝素治疗组:胎儿生长情况明显改善,生物物理评分及羊水指数明显提高,胎龄显著延长、新生儿体重显著增加,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显著提高,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PLT、PT、APT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治疗子痫前期合并FGR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晚期超声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子宫动脉超声参数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孕妇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存在宫内窘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孕妇子宫动脉(UtA)及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mA)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新生儿结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结果:从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舒张期血流速度(S/D)进行组间比较,孕妇UtA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MCA、UmA的PI、S/D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RI两组无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观察组(66.7%)低于对照组(90.0%),新生儿体重(2675.5±27.6g)低于对照组(3117.5±31.2g);观察组剖宫产率(70.0%)高于对照组(11.7%),早产率(40.0%)高于对照组(10.0%),胎儿窘迫、新生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孕妇孕晚期胎儿MCA、UmA和孕妇UtA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FG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500ml、复方氨基酸250ml静滴;观察组给予L-精氨酸20g+5%葡萄糖500ml、复方氨基酸250ml静滴。观察随访治疗1个月后宫高、腹围和胎儿的双顶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体重及出生窒息情况(Apgar评分<7分)和胎盘重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宫高、腹围、双顶径、胎盘平均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Arg治疗FGR能有效地改善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胎盘血流变化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因FGR就诊的孕妇5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孕检的孕妇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随访两组孕妇孕期妊娠状况,分析HIF-1α、胎盘血流变化与FGR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孕妇各孕周胎盘动脉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滋养细胞HIF-1α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R与HIF-1α、胎盘动脉S/D值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GR发病机制复杂,HIF-1α参与胎盘血管生成,胎盘血流变化决定血流阻力,均为FGR和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正常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胎儿窘迫的11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肾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末期血流峰值(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及两组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7分、胎心率异常、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儿脐动脉S/D、RI和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S/D、PI和R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动脉S/D、PI和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胎心率异常、胎儿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肾动脉血流进行联合检测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确定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挽救胎儿性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指标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胎儿检查的50例孕妇,按照胎儿是否出现宫内窘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29例孕妇胎儿出现宫内窘迫,21例孕妇胎儿无宫内窘迫设为正常对照组,就两组足月孕妇肾动脉血流速度值、脐动脉血流速度值、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以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宫内窘迫胎儿肾动脉血流速度值、脐动脉血流速度值、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宫内窘迫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指标在了解胎儿情况以及筛查胎儿宫内窘迫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胎儿的宫内窘迫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脑胎盘率(CPR)、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产前检查诊断为FGR的90例孕妇为观察组,正常妊娠孕妇80例为对照组,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及CPR并比较,统计妊娠不良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PI、RI、S/D及CPR对FGR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PI、RI、S/D及CPR值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且观察组孕32~33+6周、34~36+6周、37~40周的PI、RI、S/D值均高于对照组,CPR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7~40周超声PI、RI、S/D、CPR联合诊断FGR的曲线下面积为0.957,敏感度97.5%,均高于单独指标检测(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率及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PR联合脐动脉血流可提高FGR的诊断效能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脐血中AnnexinⅤ、ET-1、vWF的表达水平及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84例(轻度29例、早发重度型27例、晚发重度型28例)及同期无内外科合并症、因产科和社会因素行剖宫产健康产妇(对照组)29例脐血中AnnexinⅤ、ET-1、vWF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终止妊娠前1日的胎儿脐动脉的S/D比值、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胎盘重量的相关性。结果:1子痫前期各组脐血中annexinⅤ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重度、晚发重度、轻度组两两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痫前期各组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早发、晚发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发重度组与晚发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各组vWF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重度组与晚发重度、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子痫前期孕妇脐血中AnnexinⅤ水平与脐动脉S/D比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1),与胎盘重量呈正相关(P<0.01)。子痫前期孕妇脐血中ET-1水平与脐动脉S/D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胎盘质量呈负相关(P<0.01)。子痫前期孕妇脐血中vWF水平与脐动脉S/D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胎盘质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患者脐血中AnnexinⅤ、ET-1、vWF的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有关,通过影响胎盘中凝血-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系统参与子痫前期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空腹静脉血及脐带静脉血中维生素B12(Vit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38例妊娠合并FGR孕妇为FGR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无妊娠并发症且新生儿体重正常的138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孕妇空腹静脉血及脐带静脉血中VitB12、叶酸、HCY和VEG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上指标与FGR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 FGR组孕妇年龄、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2.027、43.371、-4.513,P<0.05);FGR组孕妇空腹静脉血及脐带静脉血中VitB12、叶酸及VEGF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孕HCY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4.757~6.968之间,P<0.05);FGR组孕妇空腹静脉血及脐带静脉血VitB12、叶酸及VEGF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正相关(r值介于0.5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养胎方治疗不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FGR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A组)及肝素组(B组)各3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孕26~34周正常孕妇30例为正常组(C组).A组给予营养支持常规治疗外,同时服中药补肾养胎方,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肝素组除常规治疗外,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0.2 mL皮下注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每组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参数、脐动脉血流,并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 治疗后,A组与B组BPD、HC、AC、FL均高于治疗前,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但A组与B组组间胎儿生长参数的增长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脐血流参数治疗后A组与B组S/D、PI、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A组与B组S/D、PI、RI的降幅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增加,三组分娩平均孕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相比,A组与B组均小于正常组,但A组与B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中药补肾养胎方能明显改善FGR孕妇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肝素组相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 ) 与胎儿生长受限(FGR) 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38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FGR组) 和4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 分娩后的胎盘和脐带组织进行分析,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 测定两组孕妇分娩后的胎盘和脐带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 ) 的表达强度。结果: ①FGR组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的表达强度为73 68% (28例), 与正常组30% (12例) 比较显著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14 .88, P<0 .01); FGR组脐带的脐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阳性表达为68. 42% (26例) 与正常组27 .5% (11例)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13 09, P<0 .01)。②FGR组胎盘重量(464g±57g) 较正常对照组(570g±72g)显著下降(P<0 .01)。③FGR组新生儿体重(2 212 .50g±188 .37g) 较对照组(3 309. 38g±400 .69g) 显著下降(P<0 .01)。结论: 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 表达的增强在FGR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ICAM-1与胎盘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可能是FGR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判定围产儿生存及预后状况,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使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10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观察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体重),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1min阿氏评分及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儿UA的S/D、PI、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UAS/D≥3和S/D3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1min阿氏评分7分、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MCAS/D4和S/D≥4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1min阿氏评分7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胎盘-胎儿循环障碍,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抗增高、血供不足,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预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发展趋势和预测围产儿结局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6,(4):483-485
目的比较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门诊正规产前检查,确诊并收治入院的FGR孕妇5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8例。孕妇入院后采取左侧卧位,每日低流量吸氧两次,每次30 min;均衡饮食,同时给予静脉补充微量元素、氨基酸、葡萄糖。对照组患者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 L/日。观察组患者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 m L(速碧林)。两组均以7日为一个疗程,在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7日,开始下一个疗程,直至分娩。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周期数,治疗前后胎儿生长变化,脐动脉血流变化,凝血功能变化,两组新生儿情况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接受(3.0±1.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组平均接受(3.1±1.3)个周期的治疗,两组患者间治疗周期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0,P=0.566)。在治疗过程中,胎儿均有显著生长,观察组胎儿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胎儿,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脐动脉血流均有显著改善,S/D比值(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脐动脉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患者治疗后脐动脉血流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分娩时胎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及产后出血,两组早产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娩出足月小样儿比例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FGR安全高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