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HC-Ⅱ检测、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3例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对其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道镜与液基薄层细胞学、HCⅡ检测HPV感染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1),HCⅡ检测HPV的敏感度最高。随着液基薄层细胞学结果的病变级别升高,HPV感染阳性率提高,ASCUS组和LSIL组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病理活检阳性率亦不断提高,各组之间的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白色上皮图像对于慢性宫颈炎和CINⅠ的诊断意义较大,而镶嵌图像对于CINⅢ和宫颈癌的诊断意义较大。各年龄段妇女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段妇女患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及鳞癌)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胞学筛查异常者,应采用HCⅡ检测HPV感染情况,对于HPV感染的病例应同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生育年龄段的妇女应定期行细胞学筛查、HCⅡ检测HPV感染及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的328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镜下宫颈活检,再与组织病理学对照,观察阳性符合率。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检出LSIL125例、HSIL26例、宫颈癌5例,阴道镜检出CINⅡ22例、CINⅢ7例、宫颈癌12例,病理检查出CINⅡ22例、CINⅢ10例、宫颈癌8例,TCT检查与宫颈活检阳性符合率为67.5%,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6%。结论:TCT检查可大大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宫颈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能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DNA定量分析可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DNA定量分析方法与常规细胞学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灵敏度。方法:对胜利油田1646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巴氏染色做常规细胞学检查,DNA染色做全自动DNA倍体分析。对经常规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系统检查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常规细胞学检查发现36例(2.2%)异常,包括15例(0.91%)ASCUS、11例(0.66%)LSIL和10例(0.61%)HSIL。DNA倍体分析系统发现36例(2.2%)异常。26例妇女行宫颈组织学活检发现13例CINⅢ/CIS、5例CINⅡ。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DNA定量分析系统发现3个以上>5倍体细胞为标准筛查CINⅡ以上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2.2%,而常规细胞学方法则为61.1%。讨论:用DNA定量分析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的灵敏度高于常规细胞学方法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妇女宫颈癌、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病的相关情况。方法:对该市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3 245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及HPV DNA检查(HCⅡ)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以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为标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 245例中检出CIN159例,其中CINⅠ89例,CINⅡ61例,CINⅢ7例,浸润癌2例,患病率为4.9%。结论:该市妇女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或)HPV DNA检查,可达到早期发现宫颈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13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比较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Ⅰ级)68例(52.3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62例(47.69%),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慢性炎性反应10例(7.69%),CIN Ⅰ级61例(46.92%),CINⅡ、Ⅲ级56例(43.08%),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2.31%).结论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对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除对阴道镜检查满意、依从性好、有较好随访条件的CIN Ⅰ级可以随访外,其余应尽量先行宫颈锥切术,根据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及患者对生育功能的要求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1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前术后的病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13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比较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 Ⅰ级)68例(52.3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62例(47.69%),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慢性炎性反应10例(7.69%),CIN Ⅰ级61例(46.92%),CINⅡ、Ⅲ级56例(43.08%),宫颈鳞状细胞癌3例(2.31%).结论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对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除对阴道镜检查满意、依从性好、有较好随访条件的CIN Ⅰ级可以随访外,其余应尽量先行宫颈锥切术,根据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及患者对生育功能的要求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3月~10月对来站体检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涂片4092例,异常涂片222例(5.43%);宫颈HPVDNA检测4092例,阳性71例(1.74%);行阴道镜检查79例,62例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52例,其中CINⅠ19例(0.47%),CINⅡ8例(0.20%),CINⅢ25例(0.61%),HPV感染2例(0.05%),宫颈慢性炎症8例(0.19%)。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HPVDNA检测阳性,活检确诊为CIN与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HPVDNA检测阴性活检确诊为C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8.08%,特异性为80.00%。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组织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0例体检妇女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其中240例检查异常者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多点定位活检并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炎症63例,占异常细胞学26.25%;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180例,其中CINⅠ109例,CINⅡ52例,CINⅢ19例,宫颈鳞癌3例,腺癌1例。CIN检出率75%,宫颈癌检出率1.67%。结论:电子阴道镜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区农村妇女生殖系统健康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对2017年河北省12个地区及1个直管县共66个县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370 129人进行妇科检查及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ⅡB级及以上者、TCT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怀疑宫颈病变的多点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际筛查370 129人,宫颈癌筛查率为5.69%;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86 767例,异常检出率为23.44%,河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炎检出率为8.07%,组织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733例(低级别病变352例;高级别病变381例),宫颈浸润癌62例,检出率为0.17‰(62/370 129),其他妇科恶性肿瘤0例。结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严峻,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准确检测和及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助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康爱琴  陈爱霞  顾建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627-5629
目的:评价宫颈刮片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0年10月如东县妇幼保健所组织29 429例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所有检查对象均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检查Ⅱb级及以上或临床症状、体征可疑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镜下活检,选取其中1 147例镜下活检病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巴氏阳性涂片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检出率为65.79%(100/152),巴氏涂片对CIN和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00%和94.86%;阴道镜阳性妇女中CIN和宫颈癌的检出率为60.00%(123/205),阴道镜对CIN和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11%和91.89%;两者联合应用对CIN和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0%和86.00%。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明显提高CIN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10326例患者,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326例中,阴道镜下活检1560例,异常涂片1379例(13.35%)。病理结果显示:急慢性炎症890例(8.6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414例(3.04%)。其中CINⅠ220例(2.13%),CINⅡ108例(1.05%),CINⅢ及原位癌86例(0.83%),宫颈浸润癌89例(0.86%),HPV感染155例(1.5%),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0.07%),子宫肌瘤5例(0.05%)。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64.04%,阴道镜检查为93.48%,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性(χ2=103.13,P<0.005),两者联合对CIN检出率为4.01%。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3.48%,特异性为89.69%,两者联合对CIN的诊断阳性预测值为73.57%,阴性预测值为97.14%。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群防群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7例来本院行宫颈涂片检 查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 较分析。结果:247例宫颈涂片检查,异常涂片127例(51.41%),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2例(0.81%);宫颈上 皮内瘤样变(CIN)15例,其中CINⅠ10例(4.05%),CINⅡ2例(0.81%),CINⅢ3例(1.21%);HPV感染81例 (32.79%),其中湿疣样变68例,宫颈湿疣13例;急慢性宫颈炎149例(60.32%)。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 合率为12.5%,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采用宫颈细 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及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TCT异常患者14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TCT异常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宫颈高度病变的高危因素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1月~2008年8月在石景山医院妇科门诊进行TCT检查发现异常的1431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多点活检,记录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结果及高危因素;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CT异常检出率为8.93%;CIN2以上高度病变者占20.4%;宫颈高度病变的高危因素包括:性伴侣超过3个、初次性生活年龄、宫颈糜烂史、分娩数≥2、TCT结果为ASC-H以上病变。结论:TCT异常患者的临床管理以"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组织学病理"三阶梯治疗为佳,加强TCT结果为ASC-H以上患者的管理,加强对有高危因素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巴氏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检查的1602例农村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及阴道镜检查,检出异常涂片176例,其中100例配合阴道镜检查,76例行肉眼碘试验活检(对照组),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02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176例(10.99%),对其中10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病变(CIN)16例(16.00%);宫颈癌2例(2.00%);巴氏Ⅲ级以上可疑病变30例,活检证实CIN21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70.00%,细胞学阴性临床可疑宫颈病变10例,活检证实CIN3例(3.00%);76例肉眼碘试验下活检诊断CIN10例(13.16%),宫颈癌1例,巴氏Ⅲ级以上29例,活检证实CIN7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24.14%;细胞学阴性7例,CIN检出1例(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方便、安全、经济、可靠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农村妇女的宫颈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15.
周鸿  朱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98-1900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涂片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宫颈涂片检查的1 030例已婚妇女中有15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其中慢性宫颈炎91例,HPV感染15例,CINⅠ22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癌6例。经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 36例,其中CINⅠ21例、CINⅡ9例、CINⅢ6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74%(36/38)。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可疑CIN 24例,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14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33%(14/24)。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符合率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处理得出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5.50%,特异性为89.26%,两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为72.21%,阴性预测值为95.8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病变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作为该地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T对宫颈涂片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对其中细胞学筛查为异常结果的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TCT检查2066例中,细胞学阳性112例,占5.42%。其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1例(2.9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6例(1.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0.73%);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阴道镜图像88例(78.57%)。与病理组织学对照,ASCUS(CINⅠ32例、CINⅡ8例、CINⅢ2例);LSIL(CINⅠ23例、CINⅡ7例、CINⅢ2例、SCC1例);HSIL(CINⅡ5例、CINⅢ7例、SCC1例)。结论:TCT技术辅助阴道镜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检出率,对于及时发现癌前病变、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新柏氏技术(TCT)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R)、P16、P53蛋白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分期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TCT异常患者450例,通过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最终确定112例为宫颈病变患者(病例组),另取同期正常宫颈组织标本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阴道镜与病理结果,检测两组EGFR、P16、P53蛋白水平。结果:病例组病理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8例(7.1%),CINⅠ36例(32.1%),CINⅡ32例(28.6%),CINⅢ20例(17.9%),宫颈鳞癌16例(14.3%),阴道镜结果与之符合率分别为100.0%、94.4%、90.6%、85.0%、100.0%。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级,EGFR、P16、P53蛋白表达率逐渐升高,在正常宫颈上皮中不表达(P<0.05);宫颈癌Ⅰ期11例(68.8%)、宫颈癌Ⅱ期5例(31.3%),EGFR、P16、P53蛋白在不同宫颈癌分期中表达有差异(P<0.05)。结论:TCT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率,联合EGFR、P16、P53蛋白的检测对区别低级别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6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回顾性分析其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情况,并对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8.64 %(383/487)的少数民族患者首选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低度宫颈病变377例,高度宫颈病变245例,宫颈湿疣15例,宫颈癌4例.病理检查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278例,CINⅡ174例,CINⅢ55例,宫颈湿疣15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为68.17%(257/377),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9.39% (219/245),宫颈癌和宫颈湿疣均完全相符.结论 阴道镜检查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更容易接受,可初步鉴别诊断低度或高度宫颈病变、宫颈湿疣和宫颈癌,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下宫颈病理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宫颈癌三阶梯检查方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8 199例女性个体筛查情况。结果:8 199例患者的TCT阳性检出率为6.6%(541/8 199),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检出率为1.56%(128/8 199)。1 258例接受HR-HPV DNA检测中HR-HPV感染率为55.96%。783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异常检出率为56.32%(441/783),异常者接受宫颈活检,占全部筛查者的5.38%(441/8 199)。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1.93%(229/441),高度上皮内瘤变(≥CIN Ⅱ)检出率为25.4%(112/441)。随着宫颈病理学诊断的级别升高,HR-HPV DNA和TCT均阳性的检出率在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分别为54.70%、86.49%、96.43%和97.87%,CINⅢ、宫颈癌高于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TCT结合HR-HPV 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下宫颈病理活检可以有效地检出宫颈病变,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