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高甘油三酯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7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85例,测定BMI、血脂水平以及血糖、血钙、肾功能及血氧分压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分肥胖组(BMI≥28kg/m~2)32例,超重组(24≤BMI<28kg/m~2)66例和体重正常组(BMI<24kg/m~2)61例。结果肥胖组SAP比例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血脂升高伴随着更为严重的胰腺、肾功能及缺氧等损害;SAP患者BMI和血甘油三酯高于MAP组。结论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的关系密切,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AP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男性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I进行分组,并检测各组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水平,分析不同BMI男性T2DM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46例归为正常组,60例归为超重组,54例归为肥胖组;肥胖组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皮下脂肪面积(SFA)均高于超重组、正常组,且超重组VFA、SFA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睾酮(TT)水平低于超重组、正常组,雌激素(E2)水平高于超重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男性T2DM患者VFA、SFA值与TT呈负相关(r0,P0.05),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不同BMI男性T2DM患者血清TT、E2水平与腹部脂肪分布密切相关,BMI与腹部脂肪面积越高,TT水平越低,E2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成人BMI界值将其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37例)、正常BMI组(18.5~23.9 kg/m~2,62例)、超重或肥胖组(BMI≥24.0 kg/m2,34例)。比较三组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三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BMI组和超重或肥胖组相比,低BMI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更低,贲门部胃癌比例更低,肿瘤直径更大,浸润更深(P<0.05)。三组性别、年龄、吸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相比,超重或肥胖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P<0.05)。三组术后5年疾病进展、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组术后5年疾病进展、死亡率高于正常BMI组和超重或肥胖组(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对胃癌患者手术效果影响较大;低BMI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较正常BMI和超重或肥胖患者差,围手术期应给予患者充分营养支持以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胎、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4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18.5kg/m2≤BMI23.9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比较四组孕妇一般资料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大学以上学历孕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低体重组(P0.05)。低体重组与正常体质量组各项妊娠结局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死亡和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体质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和肥胖对妊娠不良结局具有相关性,临床应特别重视对文化程度低的孕妇进行体重控制管理。通过对孕前体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变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7月-2018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BMI)不同分为两组:超重/肥胖组(BMI≥25 kg/m~2,n=34)与正常体重组(18.5≤BMI25 kg/m~2,n=3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3月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超重/肥胖组的LVEF值低于正常体重组,而NT-pro BNP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3个月后门诊随访,发现超重/肥胖组的6分钟步行长度较正常体重组低,超重/肥胖组NYHA分级≥II级的例数多于正常体重组(P均0.05),而两组的NT-pro BNP、LVEF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变与体重指数相关,超重/肥胖可能会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体质量指数(BMI)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BMI18. 5~23. 99 kg/m~2)、超重组(BMI≥24~28 kg/m~2)、肥胖组(BMI 28~32 kg/m~2),统计3组与血浆BNP水平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随访不同BMI指数与血浆BNP水平对预后相关性。结果正常体质量组血浆BNP水平为(1294. 29±429. 61) pg/ml、超重组血浆BNP水平为(904. 29±351. 95) pg/ml、肥胖组血浆BNP水平为(679. 54±129. 67) pg/ml;血浆BNP水平与BMI指数呈负关系(P 0. 05),与病死率、再入院率不良预后成正比(P 0. 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BNP水平随BMI指数增加而降低,而因高BMI导致的BNP水平降低并非来自治疗,此种现象会掩盖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影响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效果的判断,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BMI指数和心功能指导营养干预与运动锻炼,降低高BMI对血浆BNP分泌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对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116例择期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为正常组(BMI24.00 kg/m~2)62例、超重组(24.0≤BMI28 kg/m~2)31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23例。比较3组围手术期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肥胖与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失血总量[(864.39±29.62)mL]、显性失血量[(354.65±40.09)mL]和隐性失血量[(509.74±25.76)mL]少于超重组[(1 094.94±30.35)、(454.84±47.39)、(640.10±32.91)mL]和肥胖组[(1 213.78±76.28)、(441.00±79.05)、(772.78±30.16)mL)](P0.05);超重组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少于肥胖组(P0.05),显性失血量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围手术期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增加均呈正相关(r=0.832,P=0.046;r=0.472,P=0.041;r=0.872,P=0.035)。结论肥胖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风险较高,应注意隐性失血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体质指数(BMI)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细胞肝癌(HCC)38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208例。根据术前BMI,将患者分为3组:BMI18.5kg/m~2(消瘦)组、18.5kg/m~2≤BMI25kg/m~2(体质量正常)组、BMI≥25kg/m~2(超重肥胖)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生存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HCC与ICC患者中,消瘦组总体生存率(OS)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HCC患者中,消瘦组累计复发率(CRR)高于其他两组(P0.001);ICC患者中,3组间C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呈现与HCC患者相似的变化趋势。超重肥胖组与体质量正常组患者OS与C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18.5kg/m~2为HCC患者术后OS及CRR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消瘦的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更低、复发率更高;超重或肥胖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无明显影响。单独应用BMI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该院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3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资料。比较同期105例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0 kg/m2],40例超重组(25.0 kg/m2≤BMI≤29.9kg/m2),8例肥胖组(BMI≥30.0 kg/m2)一般情况、手术危险程度(ASA)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分期、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危险程度(ASA)分级、术前分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病例术前合并症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病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5.7%,5%和0%,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获取淋巴结数分别为15.1、14.6及12.4个,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20%及37.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肥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能指标以及氨基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体检人群145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组,18.5kg/m~2≤BMI≤24kg/m~2为正常;BMI≥28kg/m~2为肥胖组,正常组78例,肥胖组67例,测定血浆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丙氨酸(ALA)、亮氨酸(LEU+ILE+PRO-OH)、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缬氨酸(VAL)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肥胖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组的ALT、AST、ALB、GGT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hs-CRP、ALT、AST、ALB、GGT水平随着BMI值的增加而增高;正常组ALA、LEU+ILE+PRO-OH、PHE、TYR、VAL水平与肥胖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与hs-CRP、ALT、AST、ALB、GGT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肥胖与ALA、LEU+ILE+PRO-OH、PHE、TYR、VAL的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超重肥胖人群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特征及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武汉市主城区2个社区2014年1-12月健康体检无重大慢性疾病相对健康成年人1 243人,按体质指数(BMI)分为体质量正常组(BMI24.0kg/m2)、超重组(BMI 24.0~27.9kg/m2)和肥胖组(BMI28.0kg/m2),回顾分析3组间baPWV的差异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差异。结果随着BMI从正常到肥胖的增高,baPWV呈逐渐上升趋势,体质量正常组为(1361.4±189.8)cm/s,超重组为(1 527.8±221.4)cm/s,肥胖组为(1636.5±305.7)cm/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组高血压的检出率为体质量正常组17.9%超重组35%肥胖组40.1%(P0.01),高血脂的检出率为体质量正常组28%超重组53%肥胖组79.6%(P0.01),高血糖的检出率为体质量正常组3.6%超重组23.6%肥胖组24.1%(P0.01)。结论武汉市社区人群随着BMI增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增快,血管弹性减低,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增高,社区居民控制体质量,使体质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维护血管健康、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股骨头坏死患者140例,分为正常组(体质量指数≤24 kg/m~2)53例、超重组(体质量指数24~27 kg/m~2)48例、肥胖组(体质量指数27 kg/m~2)39例,3组均行THA,术后3 d行骨盆正位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比较3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感染发生率;记录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随访观察假体位置、切口愈合及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骨盆正位X线片示无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位置不良。肥胖组手术时间[(147.8±42.5)min]、住院时间[(11.7±3.3)d]较超重组[(127.9±39.5)min、(9.4±2.5)d]和正常组[(126.8±37.7)min、(10.2±2.6)d]长(P0.05),术中出血量[(302.0±150.0)mL]、术后引流量[(352.8±176.0)mL]较超重组[(233.2±212.5)、(263.1±164.5)mL]和正常组[(204.7±161.4)、(247.5±220.1)mL]多(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术后3 d感染发生率(10.2%)高于超重组(0)、正常组(1.9%)(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术后1、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71.5±5.6)、(79.0±5.3)、(84.9±4.9)分]均低于超重组[(74.1±6.3)、(81.4±5.4)、(86.9±4.2)分]和正常组[(75.2±6.2)、(82.2±5.2)、(87.5±4.1)分](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24个月,超重组、正常组均无假体松动、位置不良发生,肥胖组1例发生假体松动;肥胖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5.3%)高于超重组(4.2%)、正常组(1.9%)(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5.1%)、超重组(2.1%)、正常组(0)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可增加THA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发生率,影响围术期恢复、近中期切口愈合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ys-C)、NT-proB-NP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及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70例,女6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测量患者身高、体重,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三组:BMI正常组(BMI<24kg/m2)、超重组(BMI24~28kg/m2)及肥胖组(BMI>28kg/m2),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BP、Cys-C、NT-proBNP浓度,探讨其与BMI的相关性及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 (1)肥胖组患者血浆RBP水平[(70.45±8.74)mg/L]明显高于BMI正常组[(56.45±7.15)mg/L]及超重组[(64.61±7.24)mg/L],胱抑素水平[(2.78±0.38)mg/L]明显高于BMI正常组[(1.90±0.48)mg/L]及超重组[(2.39±0.41)mg/L],血浆NT-proBNP水平[(1536±69)ng/L]明显低于BMI正常组[(1857±145)ng/L]及超重组[(1726±115)ng/L](P均<0.01);(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BP、Cys-C与BMI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21,P<0.01;r=0.680,P<0.01),且随肥胖程度加重而逐渐增高;NT-proBNP与BMI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865,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BP、Cys-C水平均随BMI增加而增加,而NT-proBNP随BMI增加而降低,联合检测血浆NT-proBNP、Cys-C、RBP水平有利于肥胖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BMI)与血糖控制水平、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检查并诊断为GDM的患者宫220例,按妊娠前体重指数分为正常组(18.5<=BMI<23)78例、超重组(23<=BMI<25)94例、肥胖组(18.5<=BMI<23)48例,比较各组间血糖控制水平、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肥胖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病例与正常组及超重组无差异,使用胰岛素的病例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前肥胖的孕妇GDM孕妇,加用胰岛素的可能性更高,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也更高,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5.
石倩  苏萌  田力娟  梁晓坤 《护理研究》2011,25(15):1337-1338
[目的]对白家庄小学5年级、6年级学生肥胖状况及运动、睡眠、学习时间分配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运动、睡眠、学习时间和身高体重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82人中,体质指数(BMI)均值为19.58 kg/m2。其中肥胖超重组97人(37%),BMI均值为22.59 kg/m2;正常组162人(63%),BMI均值为17.77 kg/m2。肥胖超重组与正常组日平均学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超重组和正常组运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的肥胖状况与运动、学习时间有关系,应指导学生提高时间分配的效度,控制肥胖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对其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体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BMI24kg/m~2)和超重组(BMI≥24kg/m~2)。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手段及术后生存状况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手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正常组与超重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和切口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总数方面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状况方面,正常组和超重组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93.9%和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正常组和超重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7%和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超重(BMI≥24kg/m~2)会明显影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不同BMI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特点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心肺运动评定室行心肺运动测试的初诊为肺癌患者的资料。共纳入99例患者,根据不同的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52例,超重组(24≤BMI28)34例,肥胖组(BMI≥28)13例。采用CPET测定心肺功能参数:功率(W)、功率占预计值百分比(W%)、最大通气当量(peak VE)、最大通气当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E%)、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无氧域(AT)、氧脉搏(VO2/HR)、SBP、DBP、peakSBP、peak DBP。3组间各指标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组peak VO2高于正常组(H=7.764,P0.05);超重组peak VE%高于正常组(H=5.023,P0.05);肥胖组peak VO2/kg值低于正常组(H=6.178,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AT值均高于正常组(H=10.620,P0.01);肥胖组SBP值高于超重组(H=8.302,P0.05);肥胖组DBP值高于超重组(F=3.291,P0.05);肥胖组peak DBP值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F=10.07,P0.01);3组间W、W%、peak VE、peak VO2%、peak SBP和VO2/HR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示,与BMI成正相关的有peakVE%、peak VO2、AT值、peak VO2%、peak DBP(P0.05),成负相关的有peak VO2/kg(P0.05)。结论:超重组的肺癌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心肺储备能力较肥胖组和正常组患者高,可能对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肥胖及腹型肥胖人群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糖脂代谢情况,研究肥胖患者FFA与胰岛素抵抗(IR)状态形成的关系。方法按体质量指数(BMI)将560例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及BMI正常对照组(18kg/m2≤BMI25kg/m2),并通过腰围(WC)将BMI正常对照组分为BMI正常非腹型肥胖组和BMI正常腹型肥胖(男WC≥85cm;女WC≥80cm)两个亚组,测量各组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BMI;同时测定血清FFA、脂蛋白(a)[LP(a)]、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GLU)、C肽(CP)、胰岛素(INS)等指标。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BMI正常对照组(P0.01);BMI正常非腹型肥胖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BMI正常腹型肥胖组(P0.01);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FFA水平与LP(a)、INS呈正相关,BMI正常的腹型肥胖组血清FFA水平与BMI、LP(a)、TG、CP、INS呈正相关,肥胖组的血清FFA水平与BMI、LP(a)、TG、LDL-C、CP、INS呈正相关。结论血清FFA是肥胖及腹型肥胖患者体内参与IR的重要环节及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体重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洛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行IVF-ET的PCOS患者220例,以BMI为依据分为肥胖组125例(BMI≥24.0 kg/m~2)和正常组95例(18.5 kg/m~2≤BMI24.0 kg/m~2)。两组均进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促排天数、Gn用量、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及妊娠结局。结果:肥胖组促排天数、Gn剂量高于正常组,优质胚胎数、获卵数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胚胎着床率低于正常组,早期流产率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妊娠率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降低有助于减少促排时间及Gn用量,增加获卵数与优质胚胎数,提高胚胎着床率,降低早期流产率,改善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早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临床初次诊断为T2DM的年龄≤35岁的患者287例,按BMI不同分为超重组(BMI≥24 kg/m~2)190例和非超重组(BMI24 kg/m~2)9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超重组患者以男性为主,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糖化白蛋白(G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非超重组低(P0.05)。结论:超重的早发T2DM患者发生高血压、NAFLD的比例高,肝肾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功能紊乱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