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带菌情况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妇产科门诊产检妊娠晚期孕妇1 628例,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拭子,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分泌物GBS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药敏)检测,并对GBS培养阳性的孕妇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干预治疗组和非干预治疗组,GBS检测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1 628例妊娠晚期孕妇GBS培养阳性率为13.6%(221/1 628),高龄、阴道清洁度异常及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GBS携带率较高;GBS阳性标本药敏结果显示,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及青霉素敏感率较高(97.3%~100.0%),对红霉素敏感性最低(38.9%);非干预治疗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GBS培养阴性组(P0.05),干预治疗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治疗组(P0.05)。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进行GBS常规筛查具有临床价值,能有效降低新生儿GBS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带菌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生产的3 055例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细菌培养法检测是否携带GBS。根据GBS检测结果阳性为带菌组,共95例。按1∶2比例在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年龄、产次、妊娠结局等,分析2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耐药情况。结果 3 055例孕妇经检测共发现GBS阳性95例,阳性率为3.1%。带菌组的产妇出现早产和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菌组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95株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敏感率只有51.1%和8.4%。结论 GBS不但会对孕妇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引起新生儿感染。对围生期孕妇应进行常规GBS筛查,同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避免耐药性的增加,减少GBS感染对围生期孕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产前筛查B族链球菌(GBS)检验方法,将其应用于孕晚期GBS携带的筛查,探讨妊娠晚期对孕妇进行GBS感染筛查的临床意义,并对GBS带菌者采取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母婴感染的防控作用。方法选取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35周以上的孕妇1 0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孕妇阴道口1/3处及肛周分泌物进行GBS筛查,采用已建立的细菌培养法检测GBS,将GBS阳性者根据其意愿分为干预治疗组和不干预治疗组,干预治疗组在临产后或破膜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干预治疗组不作处理。对比各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1 000例受检孕妇经检测共发生GBS感染97例,感染率为9.7%;与GBS阴性组相比,干预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低体质量、Apgar评分及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不干预治疗组相比,干预治疗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筛查GBS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筛查出孕妇阴道及肛周样本中的GBS。孕晚期对孕妇进行GBS感染的筛查非常重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母婴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显色培养检测B族链球菌(GBS)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以及GBS感染对妊娠期妇女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住院分娩并行显色培养法检测GBS的16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色培养法检测GBS水平,并依照GBS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情况,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GBS感染与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的关系,并且计算GBS感染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 GBS阳性组孕产妇年龄、孕周及产次与GBS阴性组孕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率、新生儿不良结局率明显高于G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感染是导致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和新生儿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使用GBS感染预测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感染具有较高特异度,且预测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感染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色培养可有效检测GBS,并且GBS感染是导致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和新生儿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价值,及GBS感染对妊娠结局、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568例在我院产检的孕35周以上的孕妇阴道分泌物,采用细菌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感染情况,其细菌培养出GBS为诊断金标准;再根据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BS感染情况分为GBS阳性组、GBS阴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568例孕妇中55例带菌者,GBS携带率为9.68%;52例孕妇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均阳性,495均为阴性,3例细菌培养阳性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阴性,18例细菌培养阴性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阳性,其灵敏度为94.54%、特异度为96.49%、准确度为96.30%;与GBS阴性组比较,GBS阳性组妊娠不良结局及新生儿身体疾患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可用于妊娠晚期孕妇GBS的检测,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本地区围产期GBS感染预防效率进行分析。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择在本院门诊产前检查并入住产科病房生产的孕妇3 667例,分析其B族链球菌(GBS)携带、风险因素及产时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IAP)情况。结果早产和足月孕妇GBS筛查率分别是23.4%和35.6%,GBS阳性率分别是10.9%和8.4%,含至少2项风险因素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2.9%和0.3%。GBS筛查对产时GBS携带情况具有较好的预判作用。早产和足月孕妇在IAP执行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早产孕妇、GBS携带和至少2项风险因素执行IAP效率分析,早产孕妇灵敏度高(96.1%),GBS携带和至少2项风险因素特异性高(分别是93.2%和90.3%)。结论早产孕妇是执行IAP的重点人群,GBS筛查策略优于风险评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院产科收治的部分妊娠晚期孕妇1700例为研究对象,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是否发生GBS感染将孕妇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分析GBS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 1700例孕妇GBS检测阳性者148例,感染率为8.7%,不同年龄、产次、高危孕妇与非高危孕妇GBS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宫内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6.9%、14.2%、9.5%、8.1%,阴性组分别为6.4%、8.7%、4.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早产、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4%、10.1%,阴性组分别为8.2%、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2.8%、9.5%、10.8%,阴性组分别为7.5%、4.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孕妇生殖道GBS感染引起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宫内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高,同时增加了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故临床上应高度重视GBS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早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筛查及干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从1 000例早孕孕妇中筛查出来的66例GBS检测阳性的孕妇依据是否愿意接受阴道用药治疗分为接受引导用药治疗的A组45例及未接受阴道用药治疗的B组21例;另选取同期100例GBS检测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围产结局。结果 A组、对照组围产结局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孕妇生殖道GBS筛查及干预可以降低流产、早产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改善围产结局,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孕晚期产前抗生素治疗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新生儿结局、血清炎症因子及GBS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GBS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孕母产前是否采用抗生素治疗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未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以及新生儿出生6、24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新生儿GBS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31例孕妇经药物敏感试验检查,对青霉素敏感度最高,故选择27例GBS感染孕妇进行青霉素治疗;对于青霉素过敏者有3例,2例应用克林霉素,1例应用头孢唑林。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9.66%,低于对照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早发型GBS疾病(EOGBS)发生率分别为6.45%、6.45%,均低于对照组(27.59%、2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于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孕妇,探讨抗菌药物对其妊娠、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5例自2020年1月-2021年3月GBS感染的待产孕妇,随机分为A组(n=75)、B组(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n=80),其中A组孕妇在分娩阶段不使用抗菌药物,B组孕妇在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第1、5分钟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间新生儿出生第1、5分钟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待产孕妇剖宫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污染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B组新生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呼吸窘迫、窒息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BS感染对母婴结局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在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生期孕妇无乳链球菌(GBS)的临床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产检的围生期孕妇6313例进行GBS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GBS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6313例围生期孕妇中,GBS感染率为7.16%(452/6313);2组孕妇年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黏稠血症、妊娠期阴道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双胎妊娠、不良孕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早产、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窘迫、先兆流产、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出的452株GBS对利奈唑胺、青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敏感率为100.00%,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28.98%、44.91%、67.92%.结论 围生期孕妇GBS感染易造成胎儿窘迫、先兆流产及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临床上应加强围生期孕妇GBS感染的防控工作,目前青霉素仍是治疗GBS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期进行B族链球菌(GBS)筛查并进行治疗对新生儿GBS发病率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晚期经过常规筛查GBS阳性结果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分娩时诊断为胎膜早破的47例孕妇作为实验组;选取孕晚期未经过常规GBS筛查和治疗,分娩时诊断为胎膜早破的73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并收集咽拭子标本,采用PCR方法检测GBS。结果 实验组无新生儿发生GBS感染、呼吸困难、青紫、发热,对照组有7例GBS感染,2例呼吸困难,2例青紫,4例发热。2组新生儿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行GBS筛查与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城北地区妊娠35~37周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产科门诊自愿接受检查的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孕35~37周取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BS,并对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城北地区妊娠晚期孕妇GBS总感染率为10.4%,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感染率为18.2%,非GDM孕妇感染率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与GBS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和阴性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城北地区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率居于正常水平。GDM孕妇感染率高于非GDM孕妇。分娩时对GBS感染孕妇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药物干预在降低B族链球菌(GBS)带菌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5例GBS带菌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接受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干预,治疗组根据药敏试验予以抗生素早期干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治疗组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GBS带菌孕妇提供早期药物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00例GBS感染孕妇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00例未感染GBS的正常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记录2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 2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生殖道GBS感染是影响母婴预后的关键原因,可增加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产褥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风险,临床应重视孕妇GBS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者早期干预与母婴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孕20~30周的孕妇526例为研究对象,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将74例GBS阳性者按照是否进行早期干预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对使用抗菌药物有顾虑未进行任何早期药物干预治疗。研究组使用青霉素进行早期干预,对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克林霉素或头孢唑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情况和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本组526例孕妇携带GBS者74例,带菌率为14.07%;研究组新生儿带菌率16.28%,对照组为54.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0.526,P0.01);研究组产后由GBS感染引起急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51.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6.541,P0.01);研究组新生儿感染性急症发生率6.99%,对照组为54.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566,P0.01)。结论对携带GBS的孕妇,早期进行抗感染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B族链球菌(GBS)也称为无乳链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在人体泌尿生殖道和下消化道。新生儿感染GBS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孕妇感染GBS可引起绒毛膜炎和子宫内膜炎,增加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期感染等不良结局的风险。非妊娠期成年人感染GBS可引起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及心内膜炎等。青霉素是治疗GBS感染的首选药物,为了预防青霉素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类药物如克林霉素可为二线替代药物。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加,GBS对一线抗菌药物青霉素类的敏感性降低,对二线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了对最后一道防线万古霉素耐药株。该文旨在综合分析GB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概述GBS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小丽  林玲 《当代护士》2021,28(9):95-9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产前筛查B族溶血性链球(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5月-2019年9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823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是否感染GBS,以检测结果为阳性且未进行任何抗感染措施的孕妇为GBS阳性组,共87例,按1:1比例在检测结果为阴性孕妇中随机抽取87例作为GBS阴性组,追踪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GBS阳性检出率为10.6%(87/823).妊娠结局GBS阳性组与GBS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40.2% (35/87)和24.1% (21/87)],宫内感染[23.0% (20/87)和8.0% (7/87)],新生儿感染[13.8%(12/87)和3.4%(3/87)]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S感染会明显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进行GBS筛查.  相似文献   

19.
江小丽  林玲 《当代护士》2021,28(9):95-9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产前筛查B族溶血性链球(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5月-2019年9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823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是否感染GBS,以检测结果为阳性且未进行任何抗感染措施的孕妇为GBS阳性组,共87例,按1:1比例在检测结果为阴性孕妇中随机抽取87例作为GBS阴性组,追踪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GBS阳性检出率为10.6%(87/823).妊娠结局GBS阳性组与GBS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40.2% (35/87)和24.1% (21/87)],宫内感染[23.0% (20/87)和8.0% (7/87)],新生儿感染[13.8%(12/87)和3.4%(3/87)]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S感染会明显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进行GBS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产前筛查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的临床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4091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是否感染GBS,以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妇为GBS阳性组,共225例,按1∶1比例在检测结果为阴性孕妇中随机抽取225例作为阴性组,随访该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4 091例孕妇GBS阳性检出率为5.4%(225/4091).GB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发生胎膜早破[20.4%(46/225)和11.1% (25/225)]、宫内感染[19.1%(43/225)和7.5%(17/225)]、新生儿感染[11.5% (26/225)和5.7%(13/225)]概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和难产发生率在GBS阳性和阴性孕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BS感染会明显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进行GBS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