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前后插胃管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全麻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日晨于病房内按常规方法插胃管,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麻醉医师麻醉成功后插胃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恶心或呕吐反应、心率、血压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麻醉后插胃管(观察组)无恶心或呕吐,HR 88次/min,BP 85.5/71.15 mm Hg,一次插管成功率49例(98%),麻醉前插胃管(对照组)恶心或呕吐38例,HR97次/min,BP 131.25/86.25 mm Hg左右,一次插胃管成功率为38(76%)。结论:麻醉后插胃管比麻醉前插胃管恶心、呕吐反应例数明显较少,对心率、血压影响较小,且一次插胃管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全麻手术病人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对拟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实施胃管安置术的时机。方法 将12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全麻组;B组:清醒组),A组病人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安置胃管。B组病人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病人在安置胃管前和安置胃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安置胃管时胃管误置入口腔、气管的次数以及术后患者对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B组病人在安置胃管时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组病人增加不明显,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胃管误置入口腔的几率A组高于B组;胃管误置入气管的几率A组低于B组;术后随访,患者要求全麻后安置胃管的为100%。结论 拟施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宜选择在麻醉后安置胃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病人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时机。方法将8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麻醉前,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营养管。实验组在全麻后术中置入胃管、营养管。并记录两组安置胃管、营养管前,置管时,置管后2min时的心率、血压,恶心、呕吐、呛咳反应,一次成功率等。结果对照组在置管时与置管后2min心率加快,血压明显升高,恶心、呕吐、呛咳反应强烈。实验组在置管前、置管时与置管后心率、血压较平稳,无恶心、呕吐、呛咳反应。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麻后术中置入胃管、营养管优于术前。  相似文献   

4.
气管插管病人3种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病人3种不同胃管置入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ICU 261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插管组(A组)、导丝导引组(B组)和牵拉气管组(C组)各87例.观察并比较一次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插管前后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B组为83.91%,高于A组的70.11%;C组为98.85%,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操作总时间比较,C组较A组、B组缩短(均P<0.01),B组较A组延长(P<0.01).置管后HR、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C组无明显变化,A组、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发生率,C组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气管插管状态下插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6例气管插管病人按救治顺序分为A组、B组。A组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胃管 ,B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再插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 (烦躁、恶心、呕吐 )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插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气管插管插入胃管洗胃的方法是抢救食物中毒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常规术前未行麻醉时对患者行胃管置入术的差异。方法: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内行胃管置入术,实验组为全麻后行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在置胃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疼痛反应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过程中对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对照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少术前置入胃管导致患者不适,宜选择在全麻后置入胃管术。  相似文献   

7.
全麻手术病人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拟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实施胃管安置术的时机.方法将12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全麻组;B组:清醒组),A组病人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安置胃管,B组病人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病人在安置胃管前和安置胃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安置胃管时胃管误置入口腔、气管的次数以及术后患者对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组病人在安置胃管时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组病人增加不明显,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胃管误置入口腔的几率A组高于B组;胃管误置入气管的几率A组低于B组;术后随访,患者要求全麻后安置胃管的为100%.结论拟施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宜选择在麻醉后安置胃管.  相似文献   

8.
减轻手术患者胃管置入不良反应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手术患者胃管置入不良反应的时机选择。方法将需要术前插胃管的心功能(ASA)1~2级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全麻前置胃管,B组采用全麻后置胃管,分别于置胃管前(基础值)、置胃管时、置胃管后1′5′10′(T0、T1、T2、T3、T4时点),观察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恶心、呕吐及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B组MAP在T1~T4时点均明显低于A组;B组HR在T1~T4时点明显低于A组;B组SPO2在T1~T3时点明显高于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率B组为92.5%,明显高于A组。结论全麻后置胃管可以减轻胃管置人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痛苦,满足了患者对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采取清醒与全麻下胃管置入术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于全身麻醉下采取喉镜暴露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观察记录两组插管前与插管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置入过程中心率、血压的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胃管置入术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并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患者鼻胃管置入的时机和必要性。方法将41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麻醉前置鼻胃管。观察组麻醉后置鼻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在鼻胃管置入前和置入中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心率变化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LC患者是否置鼻胃管,应根据术中胃泡积气或积液的情况决定,选择麻醉后置鼻胃管,患者刺激反应较小,能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