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快速止血对减少战场伤亡至关重要,作者对目前外军战创伤常用急救止血敷料的主要种类、作用机制、使用现状、主要优缺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进一步加强对止血敷料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复合Ι型胶原海绵创伤止血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猪脚肌腱提取的I型胶原与壳聚糖混合,交联冻干后形成的复合I型胶原海绵对创伤创面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用新西兰大白兔作实验动物,对其皮下出血、体表浅动静脉断裂损伤、肝损伤进行止血试验,同时与明胶海绵、纱布等止血效果作比较,观察其止血时间、敷料与创面的粘合等情况,并定期观察创面愈合和体内吸收情况。结果 本试验表明:复合I型胶原海绵的止血时间约2分钟,明胶海绵为3.5分钟,纱布压敷为10分钟以上;复合I型胶原海绵和明胶海绵均能在体内降解吸收。结论 复合I型胶原海绵止血效果最好,无论是止血时间、止血效果、与伤口的粘附能力都优于其他2种材料,并能在体内降解吸收,因此,是一种较理想的创伤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3.
止血材料对于战场和灾难环境中大量失血创伤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针对受伤部位和受伤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止血材料来紧急止血。目前对于体表伤口、四肢及交界处出血,急救止血材料已得到很好的应用,而针对胸腹腔及腔内脏器等出血创口较深且不可压迫性出血情况,在急救早期处理中仍无理想的止血材料。笔者就现有止血材料的分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一种高纯度的鼠尾胶原蛋白海绵,研究鼠尾胶原海绵的止血作用。方法用制备的鼠尾胶原蛋白海绵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耳缘动脉、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观察其止血时间、敷料与创面的黏合情况、再出血、渗血和吸收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鼠尾胶原海绵组、胶原蛋白海绵组耳缘动脉、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鼠尾胶原海绵组在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时间比胶原蛋白海绵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鼠尾胶原蛋白海绵在对创面的修复性能上优于胶原蛋白。结论鼠尾胶原蛋白及其冻干海绵可以作为人工皮肤及创伤敷料研究的首选材料,同时也为鼠尾胶原蛋白海绵用于止血、创面修复及进一步研究其止血机制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紧急止血法     
1.让伤员躺下,防止晕倒。为了止住出血,伤口放置一块消毒的敷料(或一块清洁的布料),用手掌紧紧压住。假如敷料被血渗透,可以加盖一块,继续压迫。若伤口在头、颈、上肢或下肢,且无骨折可疑时,使受伤部位高出心脏水平,有助压迫止血。2.假如肢体抬高后,直接压迫伤口仍不能止血,可用手指将患者主要供血动脉压向其深方的骨骼以止血。但对头、颈或躯干伤口出血,不可用此法。3.出血控制后,用绷带将敷料包紧,但不能紧到摸不清伤口远端脉搏的程度。认真观察有无休克征象。4.为了预防感染,应尽可能避免使用任何未消毒的物品或未洗净的手去接触…  相似文献   

6.
战创伤止血敷料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当前国内外主要止血材料进行了分类,简要概括这些材料性能及特点,并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常用的战创伤止血敷料,分析当前止血敷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止血敷料的发展,为使用者了解应用止血敷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在肝癌TACE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TACE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对照组97例采用改良“8字型”纱布绷带包扎止血,观察两组在局部淤青、局部血肿、重新包扎、局部皮损、对患者舒适度、睡眠、活动的影响以及压迫包扎时间、卧床制动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局部淤青、局部血肿、重新包扎、局部皮损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舒适、影响睡眠和活动症状困扰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压迫包扎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包扎拆除时间和卧床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38±0.57) min、(6.07±0.28) h、(6.08±0.36) h和 (12.34±0.93) h,显著少于对照组(10.52±1.16) min、(7.89±0.36) h、(12.12±0.66) h和(23.77±0.87)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具有对股动脉穿刺点快速止血、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缩短卧床制动时间的作用,且不增加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压迫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外伤大量出血或流血不止时,立即止血。最初可用清洁软布对着伤口用力压迫;如未止住,应改用压迫止血点的方法止血。但不要用棉花、草纸、药膏等擦抹伤口,特别是头、胸、腹等部位受伤时,这样做易引起感染。如果伤口深达肌肉,则有发生破伤风的危险,应找医生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无纺布敷料对切割伤口止血和促进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制备家兔切割伤模型,分别以壳聚糖敷料和纱布包扎创面,血止后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及光度比色法检测敷料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借此估计出血量、重新包扎创面、并于分阶段取材后常规病理学手段结合图像分析法观察病变。结果表明:壳聚糖包扎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纱布对照组。伤后9天,壳聚糖治疗组创面肉芽组织层较厚于油纱布对照组,其中胶原纤维含量较多,伤口愈合较快,提示:壳聚糖无纺布对切割伤有止血作用并有微弱的促进愈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战伤止血方法及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现代高技术战争使得战伤谱明显拓宽,但止血救治技术仍是控制体液丢失、促使各种复杂伤情获得进一步处理与康复的基本手段,止血技术受到各国相关学者的重视。现就现代历次战争国内外常用止血方法和材料作一综述。1止血方法1.1压迫法该法是战时最传统的止血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其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及难以维持较长时间。1.2加压包扎法适用于四肢及胸腹部等表浅软组织挫裂伤引起的出血,是现阶段多功能止血敷料的雏形。倪云志等[1]研制的微孔聚丙烯管状急救绷带具有良好透气性,其独特的管状结构不但增强了吸收功能,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避免对伤口造成再损伤,止血功能较强,不易与创面粘连。近年来,美军研制的止血绷带有:(1)纤维蛋白绷带。该绷带含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和促凝血蛋白等成分,可使血液流失减少50%~85%。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批准该绷带在执行特别行动的伤员中作为调研性质使用。(2)壳聚糖绷带。该绷带由壳聚糖制成,可与血细胞形成血凝块,能在30s内使300ml血液凝固,且对虾蟹等过敏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1.3填塞法适用于肝、脾、肺等内脏器官出血,不足之处是野战环境下应用不便,取出敷料引发再出血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
可吸收止血材料是指应用于伤口出血部位,通过加速血液凝固过程达到止血目的,在一定时间内能被人体吸收的医用材料。常见的可吸收止血材料有胶原、明胶、氧化纤维素、氰基丙烯酸类组织胶等。可吸收止血材料对于创伤急救和快速止血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医疗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这类产品组成复杂,国内缺乏相关的产品标准和上市指导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产品的研发上市。美国FDA发展历程较长,对可吸收止血材料的技术要求相对完善。本文就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发现状、美国FDA的技术要求及当前注册申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敷料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战争中高速高能爆炸性武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爆炸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战伤伤口组织损伤广泛、出血多、污染严重,伤口容易感染,敷料作为战伤救治的重要材料,对于保护伤口、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研制与发展新型战伤敷料,提高战伤救治水平,已成为现代野战外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就现代战伤的特点、战伤敷料的发展与装备情况、敷料在  相似文献   

13.
本项研究是在动物弹道伤实验模型中,比较纤维蛋白止血敷料和常规纱布块的止血效果,探讨纤维蛋白敷料的止血作用。实验采用18只麻醉后的安哥拉山羊,以高速投射物致伤羊后肢,以造成肢体弹道伤。伤后采用纤维蛋白止血敷料压迫伤口2分钟后包扎1小时,纤维蛋白止血敷料上有18g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新型股动脉插管术后的压迫止血工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插管术后,术者对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费时费力,穿刺点的出血与血肿时有发生。因此,研究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工具实属必要。本研究是将自制的压力止血带以“8”字缠绕法与穿刺侧髋关节的屈伸相结合来完成的,可以代替手法压迫止血和包...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已公认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脾切除后会引起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甚至引起暴发性感染。故在脾破裂后尽量保留脾脏,已成为外科临床研究的课题。目前,保脾术式众多。我们进行了应用褐藻胶可吸收性止血敷料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实验研究,现将...  相似文献   

16.
出血 对皮肤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对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扎1小时放松2分钟。对Ⅲ血过多或已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然后再转送病人。  相似文献   

17.
止血止血的方法有局部压迫止血、动脉压迫止血及止血带止血3种. 局部压迫止血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对于绝大多数伤口的出血均可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方法是使用纱布、绷带、三角巾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如果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衣物、围巾等覆盖伤口、包扎或用力压迫.需要注意的是,对肢体进行加压包扎时加压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经皮股动脉穿刺术后的局部出血是穿刺部位的重要并发症。目前已研发出新型的止血敷料以控制严重的出血。本研究旨在比较诊断性或治疗性介入术后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9.
创伤的院前救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佩芳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1):703-704
对严重创伤病人如何进行院前救治一直有争议。有人主张应在受伤现场进行积极复苏 ;而有些人认为 ,不适当的院前处理会延长病人转运至确定性外科医院进行治疗的时间。因此 ,在对院前处理进行决策前 ,要考虑当地创伤的发生率、计算受伤现场到医院的平均时间、救护人员的处理能力和技术等。一、基本的院前创伤救治医护人员对急性创伤病人的救治主要包括 :( 1)解救 ;( 2 )用最简易的方法建立气道的开放和通畅 ,如气道内吸引和应用气囊面罩行简易辅助呼吸 ;( 3)脊柱骨折的固定 ;( 4)肢体骨折的固定 ;( 5 )直接压迫止血和止血带止血。二、几项简易…  相似文献   

20.
沸石对猪致命性血管损伤模型的止血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沸石对猪大血管损伤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健康家猪12只,体重(12.89±1.16)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利刀横断股动脉、静脉和部分股四头肌。致伤后20 s实验组应用沸石粉止血,对照组采用纱布加压止血。15m in开始输入乳酸钠平衡盐溶液共250 m l。观察120 m in内平均动脉压、出血量、死亡率、死亡时间。结果:实验组动物应用沸石后动物死亡率0%;对照组止血失败,动物死亡率100%。结论:沸石能有效控制本模型中动、静脉的致命性出血,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