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灭菌洁净技术的最新发展:巴斯特空气灭菌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巴斯特空气灭菌管依据空气灭菌原理,采用高强度紫外灯管辅以近距离溅镀铝强反射,可瞬间杀灭通过灭茵管空气中的全部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芽孢,灭茵效率达到99.999%-99.9999%,突破了传统的空气过滤生物洁净技术,空气灭菌达到了LOG-6的灭菌效果。通过分析巴斯特空气灭菌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为我国优化公共建筑空气,建立医院无菌室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空气消毒器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用定量试验法,在实验室和现场不同消毒因子协同作用下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试验温度20℃~25℃、相对湿度55%~65%的条件下,空气消毒器A开机作用45min,对20m^3密闭房间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00%,在70m^3房间里作用90min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2.16%;在基本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空气消毒器B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8%,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5.81%;同样条件下空气消毒器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8%,在100甜房间里作用90min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2.61%。结论:3种空气消毒器对实验室人工喷染的试验菌和现场自然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湿式填料在中央空调中除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呼吸性传染病高发时期,改造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实现净化、消毒功能.减少二次污染,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方法 以除尘为立足点,利用湿式填料除尘器作为空气粉尘过滤和消毒的功能段。结果 通常情况下,湿式填料除尘器对1μm粉尘除尘效率可以达到25%~40%,5μm颗粒的除尘效率为75%~98%.压力损失范围在30~130Pa。结论 湿式填料除尘器具备净化、消毒、加湿、蒸发冷却等功能,可以替代传统空调中的初效过滤器,对阻止传染病利用空调系统蔓延、改善空气品质和节省能源消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震  陈连生  陈晓东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67-1468
目的研究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在空气试验室和现场两种环境中对空气中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净化效率,了解其净化效果。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2)的步骤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和净化效果。结果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空气试验室和现场空气中甲醛及TVOC的净化效率分别为(21.0%,16.7%)和(46.8%,39.2%).3h在两种环境中对甲醛和TV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1%,90.5%(扣除自然衰减影响)和43.8%,72.0%。结论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对室内装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甲醛和TVOC均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对TVOC的净化效率远高于甲醛。  相似文献   

5.
空气湿度是人体舒适的重要指标,要保持合理的温湿搭配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的干燥或潮湿程度。空气中没有水汽,相对湿度为零;空气中水汽已经饱和,水分停止蒸发,这时相对湿度为100%。空气越暖,所能贮藏的水分就越多,摄氏32℃时空气所能贮藏的水分,几乎为21℃时的两倍。通常情况下,相对湿度与空气温度相互作用,例如,夏季在气温为25—27℃,相对湿度在50%~60%;冬季在室温为16~21℃,相对湿  相似文献   

6.
创伤骨科病房空气消毒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空气清菌片骨科病房空气消毒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和紫外线消毒方法比较,用微生物监测仪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确定空气清菌片的消毒效果。结果空气清菌片在患者存在情况下,对病房空气自然菌的杀菌率46.11%,葡萄球菌40.98%。结论空气清菌片是一种理想的允许患者存在的空气消毒用品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2年9月30日-10月29日在嘉兴市中心某采样点进行为期30天的空气采样,每天3次,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处。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评价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 空气细菌和霉菌计数分别为568-4630cfu/m^3和507-5347cfu/m^3,分别占空气微生物总数的47.4%和52.6%。霉菌包括耐高渗透压霉菌(37.9%)和马丁霉菌(14.7%)。细菌的优势菌株为芽胞杆菌(37.6%)和葡萄球菌(36.4%),耐高渗透压霉菌和马丁霉菌的优势菌株均为青霉属(62.5%、61%)。细菌以G^ 菌为主(占77.8%)。空气样本中,耐高渗透压霉菌和马丁霉菌含量达污染级以上分别为66.7%和20%。结论 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尤其是霉菌的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4种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采血环境中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过氧乙酸熏蒸、紫外线照射、三氧消毒杀菌机、动态空气消毒机对采血环境进行空气消毒,采样检测并比较消毒效果。结果过氧乙酸熏蒸、紫外线照射、三氧消毒杀菌机、动态空气消毒机对采血环境空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35.00%、31.25%、79.41%、100.00%,前三者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05);动态空气消毒机在人员流动的采血环境消毒1h,空气中自然菌数〈500CFU/m^3。结论动态空气消毒机对采血环境空气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监测采血车空气消毒状况,为有效控制细菌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对采血车空气进行静态及动态细菌监控.结果 2010年监控采血车与固定采血屋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血车的入口处、中间处和出口处空气细菌监测的合格率分别为54.2%、44.2%和63.9%;且随着采血时间的延长,空气中的细菌总数不断增加,细菌检测合格率下降;臭氧与紫外线对采血车空气细菌杀灭率分别为79.4%、44.8%.结论 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地监控整改、采用动态空气消毒等措施以提高采血车空气质量,同时建议要加大献血屋建设,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比较   总被引:37,自引:15,他引:22  
目的:探讨空气消毒方面与外科手术部分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教学医院在不同手术室施行手术的2328例患者(按空气消毒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层流332例,室空气净化消毒928例,单纯紫外线消毒1068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手术部位感染率在层流组为0.90%,室内净化机组为3.02%,单纯紫外线组为6.37%,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诸多混杂因素后,手术室空气消毒方式仍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一种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层流手术室可大大降低清洁切口的感染,用层流,室内净化机替代传统的紫外线消毒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1999年11月13日-12月13日在重庆市城区某采样点距地面1.5m高度采空气样,每天3次,连续30d,采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评价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空气细菌和霉菌计数分别为76-21758cfu/m^3和1538-4179cfu/m^3,分别占空气微生物总数的63.8%和36.2%,霉菌包括马丁霉菌(20.4%)和耐高渗透压霉菌(15.8%),细菌、马丁霉菌和耐高压霉菌的优势菌株分别为芽孢杆菌(52.4%),曲霉菌(19.0%),和青霉菌(32.6%),细菌中97.1%和G+,空气样本中细菌、马丁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霉菌含量达污染级别及以上的分别为45.6%,72.1%和63.3%,结论: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较重,尤其是空气霉菌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车间空气中铬、镍的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蓓华 《职业与健康》2006,22(5):347-348
目的建立车间空气中金属元素铬、镍的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方法使用微孔滤膜采集车间空气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滤膜,原子吸收法测定铬、镍的含量。结果微波消解法酸试剂用量少,节省时间,消解完全,精密度高,低中高浓度加标平均回收率铬为102.4%,镍98.6%。结论微波消解法与传统湿法消解相比具有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和能源,环境污染少,基体干扰少等优点。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对车间空气中金属元素铬、镍的检测完全能够满足车间空气标准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在新工艺、新技术及实施综合性防毒措施的条件下,大型汽车制造行业工人接触化学物质情况.方法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连续4年对广西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电焊工接触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质量浓度合格率为71%,喷漆工接触空气中二甲苯质量浓度合格率为91%,制壳工接触空气中氨质量浓度合格率为75%,浇注工接触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合格率为88%,其余作业工人接触空气中化学物质质量浓度符合卫生标准.在通风排毒设施未运转情况下,浇注工接触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超标率达100%.结论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空气中化学物质的质量浓度可以较好地控制.电焊、喷漆、制壳和浇注作业岗位为重点防护对象,需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4.
9种住宅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目前市场上主要品牌住宅用空气净化器对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30m3环境测试舱法测试9种家用空气净化器对颗粒物、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氨、二甲苯的净化效果,并以去除率、洁净空气量、净化效能等指标评价上述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性能。[结果]在所测试的净化器中,对甲醛、TVOC、氨、二甲苯的3h去除率≥80%的净化器分别占测试总数的55.6%、88.9%、33.3%和88.9%。按甲醛、TVOC、氨、二甲苯净化效能符合《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08)(≥D级)要求划分的净化器分别占测试总数的77.7%、88.9%、55.6%和100.0%;颗粒物净化效能符合《空气净化器》净化效能A级要求的空气净化器占测试总数的88.9%。[结论]所抽检的家用空气净化器有机污染气体和颗粒物净化的总体性能良好,而对氨类的净化性能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光触媒空气消毒器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口腔诊室空气的动态消毒效果。方法常温条件下按室内湿度大小分为两组:A组,湿度小于60%;B组,湿度大于60%。采用普通琼脂平板暴露法,分别于无医疗活动(静态环境)和正常工作日(动态环境)条件下运行光触媒空气消毒器,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空气细菌采样,对比分析两组空气菌落总数。结果静态环境下,应用光触媒消毒器30min时,A组灭菌率80.65%,显著高于B组的6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min时两组灭菌率分别为89.27%、8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环境下,光触媒空气消毒30rain时,两组空气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60、120和180min时,A组菌落数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湿度条件会影响光触媒空气消毒器的消毒效果。室内湿度低于60%时,静态环境下消毒效果迅速,动态环境下能维持长时间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氧是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一般情况下正常空气中的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如果在一些诸如坑道、船舱等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由于某种作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环境中氧气降低,当空气中氧气低于18%时即为缺氧。此外,木材、钢铁、化肥等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改变了舱室内正常空气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双酚A(BP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空气中气溶胶态的双酚A,乙腈洗脱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 该方法在0.01~10.00μg/ml范围中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3.3×10-5 mg/m3(以采集300 L空气样品计),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5%~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2.5%~5.5%,洗脱效率为95.0%~101.9%,采样效率为99.6%,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d.结论 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GBZ/T 210.4-2008《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双酚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以连翘等多种纯中药成分制备的空气消毒液,具有安全、无刺激性、消毒时人员不必离开现场等优点。在坑道医院现场空气喷雾消毒,消除率分别为:细菌总数86.75%、链球菌93.82%、金葡菌85.89%、真菌79.8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毒死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管吸附空气中的毒死蜱,用乙腈解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 该方法在0~10.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206.1x-104.7,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06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 mg/m3(以采集4.5 L空气样品计);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102.5%;批内精密度为1.96% ~4.39%,批间精密度为2.76%~5.87%;平均解吸效率为99.0%~103.3%,采样效率为94.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5d.结论 该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GBZ/T 210.4-2008《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毒死蜱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保健医苑》2009,(4):55-55
居室里比较舒适的条件是,室温25℃时,相对湿度应在40%~50%:室温18℃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40%。一旦空气湿度低于20%,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容易让人患上感冒。在空气湿度为55%时,病菌较难传播:但若空气湿度太高,如超过90%,会使人体呼吸系统产生不适,免疫力下降,对老年人尤其不利,会诱发老年人患上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