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产妇哺乳时问延长,乳量减少,纯母乳喂养低于阴道分娩产妇,这可能与剖宫产术后产妇催乳素减少有关。做好这部分产妇的母乳喂养指导,是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产妇特定时间段母乳喂养体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慧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54-135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特定时间段母乳喂养体位的选择。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除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外,术后8h内、术后8~24h、24~72h、72h至出院,对产妇进行各时间段最适宜的母乳喂养体位指;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对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及母婴合并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母亲喂奶舒适度、母乳喂养信心、纯母乳喂养率、产妇48h泌乳量均提高,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减少。对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及母婴合并症进行比较。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特定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母乳喂养体位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减少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孕妇血清及初乳中催乳素(PRL)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分成自控镇痛组(n=35)和对照组(n=33)。自控镇痛组在剖宫产术后采用0.15%罗哌卡因行PCEA,持续剂量2 ml/h,首次输注bolus量为5 ml,PCEA剂量为2 ml,间隔时间30 min;对照组术后疼痛时肌注哌替啶。观察初乳时间,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术前和术后24 h时血清PRL的水平及分娩后3~7 d的初乳中PRL水平。结果:(1)自控镇痛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2)两组产妇在术后24 h时血清PRL浓度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且自控镇痛组的术后24 h血清PR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自控镇痛组产后2~3 d初乳中PR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行PCEA镇痛使产妇血清和初乳PRL水平增高,初乳时间提前,有利于哺乳。  相似文献   

4.
随着爱婴医院的广泛设立,及母乳喂养知识的广泛深入,绝大多数的产妇对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哺乳技巧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较好的进行母乳喂养。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产妇的母乳喂养有一些力不从心,尤其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剖宫产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身体虚弱,活动受限,刀口疼痛,担心婴儿压迫刀口,给母乳喂养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指导产妇如何母乳喂养,使母亲和婴儿都感到舒适,保证母乳喂养成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新的课题。我们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式哺乳垫以解决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儿生长发育模式是最佳的婴儿、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当今社会中有些产妇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不变,分娩后不采用母乳喂养,而是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来喂养新生儿及婴儿,这对母婴健康均是不利的。母乳喂养是大自然为新生儿提供的最佳礼物,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品,对早产儿则更为重要,并对产褥期妇女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有效临床护理干预后母乳喂养情况的改善。方法取产科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产科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更高,母乳喂养情况更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临床护理人员应总结分析其母乳喂养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帮助产妇增强母乳喂养信心,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杨安平 《西南军医》2012,14(4):666-66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3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4例,观察组196例,两组产妇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包括心理、体位、饮食、知识宣教等在内的全面护理。结果 24h内泌乳、产后48h泌乳量充足且单纯母乳喂养者所占比例,观察组产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后48h单纯采取人工喂养者观察组产妇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产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面护理有利于乳汁分泌,提高其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率,对产妇及婴儿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被证实是天然的避孕方法,母乳喂养对医院、家庭和社区有较多益处,通过对剖腹产产妇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护理,更好地推广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及降低婴儿的死亡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剖宫产产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镇痛液中的吗啡能通过乳汁分泌。本文通过测定其剖宫产产妇血浆和乳汁中吗啡浓度变化,观察吗啡对产妇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以及对新生儿呼吸、心率和睁眼时间的影响,为指导母乳喂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母乳营养丰富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在母乳喂养中由于部分产妇产后没有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开奶又较晚,造成奶胀。因此,做好产后乳房、乳头护理是确保母乳喂养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根据分娩方式,随机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8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经阴道试产56例,试产成功40例,占71.4例,其余40例患者行再次剖宫产。再次剖腹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组,住院天数多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 P<0.05);再次剖腹产组的产后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选择分娩方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在满足阴道分娩适应证情况下,采取阴道试产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孕妇的剖宫产率也在逐年上升。因为多种因素的并存使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所以孕妇剖宫产术中的心理干预是保证母婴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临床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纯母乳喂养一直是产科的工作重点,而乳头平坦或凹陷使婴儿不能进行有效的吸吮,使乳汁分泌不畅,导致产妇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给产妇带来痛苦,影响了产后母乳喂养。我科采用自行设计的同心圆胶布来矫正乳头平坦或凹陷,效果很好,使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病人术中寒战是指病人术中出现不随意肌肉收缩,体温下降,尤其是四肢皮温下降明显,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2.5倍,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由于孕妇自身循环系统负担就大,而且很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都伴有胎儿宫内窘迫,术中寒战将对孕妇及胎儿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胎儿缺氧,影响新生儿评分。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我们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吗啡镇痛,并对其泌乳及出血量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应用吗啡后不影响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出血量,且可早泌乳,增加哺乳次数,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既可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又可避免或降低剖宫产的并发症[1,2].近年来,由于产妇本身、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使剖宫产率明显居高不下,有的医院甚至高达50%以上[3],成为产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新型医疗模式下产妇术后护理成为新的突出问题,术后不规范护理导致产妇感染的病例很常见,导致产妇舒适度下降.因此,当前如何做好剖宫产术后护理,提高产妇舒适度,促进产妇顺利康复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探讨了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谭丽颖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08-1008
目的:提高对脐带绕颈的认识。方法:通过B超和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结果:256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29例占11.32%,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有胎儿窘迫组比无胎儿窘迫组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比选择性剖宫产术组高(P〈0.01)。结论:不必以单一脐带绕颈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对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存在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应鼓励阴道试产,但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产程中胎头下降缓慢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运用现代的护理理念有计划、有程序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后不仅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明显增多,而且也促进了泌乳。结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利于产妇早期恢复,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杨平利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21-1222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运用现代的护理理念有计划、有程序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后不仅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明显增多,而且也促进了泌乳。结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利于产妇早期恢复,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内倒转术在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出头困难的180例产妇行改良内倒转术。结果 180例产妇行改良内倒转术均成功。未出现子宫下段切口延裂,无输尿管及膀胱损伤,无新生儿极重度窒息或死亡,产后出血量无增加。结论剖宫产术中出现出头困难时,改良内倒转术是行之有效的,且手术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