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33例予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有效改善神经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9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给予银杏内酯6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片0.5 mg,口服,3次/d;对照组47例单用甲钴胺片0.5 mg,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神经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杏叶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严格控制血糖,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连用2周。结果:两组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银杏达莫针对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研究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和MNCV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SNCV和M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对于DPN的临床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14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各组均为48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 mg,tid),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19.2 mg,tid)联合甲钻胺片(0.5 mg,tid),依帕司他组采用依帕司他片(50 mg,tid)联合甲钴胺片(0.5 mg,tid)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及各组间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改善DPN的总有效率81.82%,明显优于对照组64.58%(P<0.05);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组(n=30)和甲钴胺对照组(n=30),联合治疗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甲钴胺片0.5 m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均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3.3%,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甲钴胺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4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P<0.01),且治疗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30例,甲钴胺组30例,通心络 甲钴胺组30例。疗程8周。结果:通心络 甲钴胺组对DPN患者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83.3%)优于通心络组(66.7%)、甲钴胺组(56.7%)(P<0.05);对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足拇趾振动觉的改善通心络 甲钴胺组亦优于通心络组、甲钴胺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DPN对症状和体征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结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SS评分以及MNCV、SNCV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甲钴胺片治疗DPN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增快神经传导速度,较单用甲钴胺片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痛性DP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研究组采用度洛西汀与甲钴胺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VAS评分、血清BDNF、IL-6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度洛西汀和甲钴胺治疗DPN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调节患者血清BDNF和IL-6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名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分为3组,分别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临床症状及TCSS评分均有所改善,各组间比较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铵治疗组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其余两组更显著,P 0. 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胞磷胆碱钠治疗DPN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合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 (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NCV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6例DPN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9%,对照组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肌电图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5.76%,高于对照组51.52%(χ2=4.19,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柔肝息风通络汤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柔肝息风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柔肝息风通络汤。2组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血糖、HbA1C、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有无毒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病例的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而治疗组在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运用柔肝息风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较好、安全,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40例,单用甲钴胺滴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1.1%、77.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脉血康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DP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ZL)及对照组(DZ),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能明显降低周围神经病变得分,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以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联合甲钴胺片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是治疗DPN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人126例,在相同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3例,使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组(P〈0.01)。结论:川芎嗪联合甲钴胺能够更有效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中药方剂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中文数据库,搜集自建库至2023年4月12日所发表的中药方剂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Stata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7篇,涉及中药方剂7首,患者2490例。网状Meta分析显示,中药方剂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的总有效率方面,SUCRA值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甲钴胺片+补阳还五汤、甲钴胺片+当归四逆汤、甲钴胺片+黄芪桂枝五物汤;腓总神经感觉方面、运动传导速度方面,SUCRA值排名前两位的均为甲钴胺片+黄芪桂枝五物汤、甲钴胺片+当归四逆汤。结论:中药方剂联合甲钴胺片能有效提高DPN临床综合疗效。其中补阳还五汤疗效最好,黄芪桂枝五物汤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最佳,当归四逆汤介于两者之间,整体治疗作用最为均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甲钻胺片联合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神经传导速度、血常规、血生化全项、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全项(除血糖水平外)、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甲钴胺片联合养阴活血汤治疗DP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