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消毒供应室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器械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对质量持续改进实施前(2019年1月-2019年5月)和实施后(2019年6月-2019年10月)的器械包包装缺陷率、灭菌失败率、错发率及迟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其应用价值。结果质量持续改进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的器械包包装缺陷率为0.95%,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8;P=0.001);实施前器械包灭菌失败率为0.16%,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4;P=0.010);实施前器械包错发率为0.34%,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0;P=0.001);实施前器械包的迟发率为0.14%,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4;P=0.004)。结论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提高消毒程序合格率,保证临床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差错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的20名护理人员,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为规范化流程管理实施前,2021年1月至12月为规范化流程管理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工作流程达标情况、工作质量及差错事件风险。结果 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的清洗、包装与消毒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及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消毒供应室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 <0.05)。结论 规范化流程管理可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科室差错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承担着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为解决现状,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发布,12月1日强制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行业标准: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检测标准,用来完善供应室的质量控制和物品安全。为了满足卫生部对手术器械质量的追溯要求和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对供应室和手术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调研后,采用B/S架构,设计了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讨论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中22名医务人员纳入到讨论中,此期间将细节管理融入到消毒供应室中,实施前后调查其医务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前风险事件发生率28.57%高于实施后2.86%,实施前合格率76.00%低于实施后98.00%(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安全意识、错误防范意识、服务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54.55%低于实施后86.36%(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融入到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提升满意度、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闭合式包装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3-8月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闭合式包装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管理前(2018年3-4月)与管理后(2018年7-8月)灭菌物品闭合式包装缺陷发生率情况。结果应用品管圈管理后灭菌物品闭合式包装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闭合式包装管理中采用品管圈管理,可明显降低手术器械闭合式包装缺陷发生率,减少器械重复包装灭菌次数,提高供应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9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择期行剖腹产的147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19年6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后择期行剖腹产的16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供应室进行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并将其作为观察组.2015年供应室常规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全年器械灭菌合格率、全年消毒剂灭菌合格率以及供应室人员全年手卫生次数.结果:观察组在全年器械灭菌合格率、全年消毒剂灭菌合格率以及供应室人员全年手卫生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可提高灭菌器械的合格率,提高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20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常规质控管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比实施常规质控管理后及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消毒灭菌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抽检手术器械270件,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检验手术器械270次,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生物监测、 B-D试验合格率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结论精细化质控管理能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实践模式及成效分析,从而促进消毒供应专业发展,为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5年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与2011年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工作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实施前后的比较,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由集中管理前79.6%提高到100%,医院感染发生率由原来的2.7%降低为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促进消毒供应专业发展,更好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建后供应室以"山东省消毒供应中心评审验收标准"为依据,制定一系列质量技术管理措施并加以实施的效果,以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供应室改建以前用原有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共抽查器械800件为对照组;2011年12月供应室改建后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后抽查器械800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的区间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率的情况。结果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后,供应室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区间器械清洗合格率由原来的87.8%提高至98.5%;物品包装合格率由原来的85.0%提高至98.8%;无菌物品质量合格率由94.4%提高至100.0%,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达98.0%,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改建后的供应室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能全面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