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目的比较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仪(Corvis ST)与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下称Pentacam)测量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择近视眼患者40例80眼,分别用Pentacam和Corvis ST测量角膜厚度。结果40例近视眼患者角膜中央厚度Pentacam测量值为(535.79±30.76)μm,Corvis ST测量值为(531.16±30.29)μm,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密切相关(r=0.960,P<0.01)。结论两种方法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值无差别,可以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2.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变化及与角膜中央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敏  王大博  陈尧  孙玮 《山东医药》2009,49(39):33-34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与角膜厚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对50例(100只眼)高度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采用非接触眼压计( NCT) 测量眼压,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CT),并对二者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ASIK手术前后眼压分别为(13.99±2.37)、 (11.89±2.73)mmHg,P<0.01;CCT分别为 (529.63±27.82)、(452.39±36.11)μm,P<0.01.手术前后眼压测量值与CCT呈正相关(r=0.46,P=0.01;r=0.43,P=0.02).术后眼压下降值(-2.677±1.781)mmHg,CCT改变量(77.45± 19.88)μm;二者呈负相关(r=-0.523,P<0.01).结论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随CCT的减少而降低,但并不代表真正的眼压改变,术后随访中一旦发现有可疑低眼压征象时可做必要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晶星900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近视患者眼轴长度(AL)及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48例(96眼),年龄18~45(26.38±6.03)岁,等效球镜-(1.0~6.75) D。采用晶星900和A超测量AL,用晶星900、A超和Pentacam测量CCT,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不同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晶星900和A超测得的AL分别为(25.21±1.18) mm和(25.09±1.1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r=0.982,P0.01),95%一致性界限为(-0.31~0.10) mm。晶星900、A超和Pentacam测得的CCT分别为(532.55±24.09)μm、(530.03±23.39)μm和(537.64±23.7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晶星900测得的AL与A超(r=0.985,P0.01)、Pentacam(r=0.956,P0.01)的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其三者测量CCT的95%界限:A超与晶星900为(-10.6~6.0)μm、晶星900与pentacam为(-14.7~8.4)μm、A超与Pentacam为(-14.8~5.2)μm。结论晶星900与A超所测AL相关性好;晶星900与A超、Pentacam所测量CCT均有明显相关性,其中晶星900与金标准的A超所测得的CCT一致性较好。晶星900可以作为近视患者AL和CCT的非接触式测量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鸿瑶  蒋华 《山东医药》2012,52(6):82-83
目的比较RTVue傅立叶OCT(FD-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高度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近视-6 D以上患者80例(160眼),分别用FD-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依次重复测量CCT各3次,并比较结果。结果 60只正常眼FD-OCT重复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D-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得高度近视眼平均CCT分别为(534.52±33.15)μm、(535.39±31.17)μm,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比P>0.05。结论用FD-OCT测量CCT准确、方便。在测量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时,FD-OCT与A超角膜测厚仪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5.
张述友 《山东医药》2011,51(14):101-101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CCT)与眼压(IOP)的关系。方法对198例(396眼)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采用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IOP,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结果 CCT445~500μm 38眼,IOP为(13.78±2.76)mmHg;500~550μm 222眼,IOP为(14.48±2.55)mmHg;550~600μm 112眼,IOP为(16.10±1.99)mmHg;≥600μm 24眼IOP为(22.53±2.94)mmHg;不同CCT的IOP值比较,P均〈0.01。本组近视患者角膜CCT与IOP呈正相关(r=0.58,P〈0.01)。结论近视患者的CC与IOP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技术测量更年期女性干眼症患者角膜上皮各分区厚度的效果。方法更年期女性干眼症患者和正常女性各12例应用OCTA采用分频辐去相关血管造影(SSADA)算法对角膜情况进行成像。获得每只眼睛所需图像后,按照17分区和25分区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测量和平均分析,测量其角膜上皮和角膜全层厚度。结果干眼组角膜全层厚度最大值为(689.78±58.94)μm,最小值(557.43±44.64)μm;正常组角膜全层厚度最大值为(655.67±59.16)μm,最小值(530.48±39.32)μm。干眼组角膜上皮厚度最大值为(65.21±6.11)μm,最小值为(56.45±4.66)μm;正常组角膜上皮厚度最大值为(59.87±3.85)μm,最小值为(52.12±5.92)μm。17分区和25分区图像中,干眼组在全部分区角膜上皮厚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干眼组在上侧(S)、鼻下侧(IN)、下侧(I)、颞下侧(IT)、颞侧(T)、颞上侧(ST)6个区域的内、中、外环角膜总厚度均显著厚于正常组(P<0.05)。结论利用OCTA可以对更年期女性干眼症患者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IOLMaster700、Pentacam与Orbscan三种仪器测量近视患者水平角膜直径(WTW)和前房深度(ACD)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眼科行双眼可植入型胶原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患者51例(102眼),均采用IOLMaster700、Pentacam与Orbscan三种仪器测量患者的WTW及ACD,分析三种仪器测得结果的差异与一致情况。结果 三种仪器测得WTW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OLMaster700测得结果显著大于Pentacam和Orbscan测得结果(P<0.05),Pentacam与Orbscan测得WTW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仪器测得AC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仪器测量WTW的ICC为0.790~0.896,测量ACD的ICC为0.952~0.966,提示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Pentacam与Orbscan测量WTW的一致性良好,但IOLMaster700与Pentacam和IOLMaster700与Orbscan测得值一致性欠佳;三种仪器测量ACD的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 IOLMaster700对WTW的测量结果显著大于Pentacam、Orbscan,不建议互换使用。Pentacam和Orbscan对WTW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在临床上可相互参考。IOLMaster700、Pentacam和Orbscan对ACD的测量差异较小,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脉动振幅(OPA)在老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高眼压(OHT)患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OHT患者21例、POAG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测量眼压(IOP)、OPA、角膜厚度(CC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对比OHT组及POAG组治疗前后及正常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被检者的CCT、HR、SBP及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AG组及OHT组眼压值均高于正常组,而POAG组与OH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OPA值OHT组为(3.6±0.9)mm Hg,POAG组为(3.1±0.7)mm Hg,正常对照组为(3.2±0.8)mm Hg;OHT组、POAG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AG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IO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组(2.6±0.5)mm Hg及OHT组(3.1±0.8)mm Hg OPA均较治疗前降低。OHT组治疗后OP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组治疗后OPA值仍低于OHT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IOP值及OPA值呈正相关(r=0.511,P=0.012)。结论 OHT患者与POAG患者及正常人的OPA值存在差异,OPA值与眼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治愈并停用药物后患眼主观不适感和泪膜、眼表结构的改变。方法入选73例(146眼)确诊为角膜异物合并感染的患者,常规治疗自然病程内痊愈并停用药物后,排除其他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分别于愈后0、10、30、60d复诊并行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患眼为患病组,对侧健康眼为对照组。结果角膜异物感染治愈后83.6%(61例)患者有类似干眼症的眼部不适,愈后60d恢复正常(P>0.05)。患眼泪膜稳定性低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恢复时间和恢复曲线有差别,ST结果在愈后60d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而FL分值和BUT结果恢复较快,愈后30d已达正常水平(P>0.05),虽然ST愈后30d较愈后初始时已经明显好转(P<0.05),但测量值却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治愈后泪膜稳定性下降,对协助了解其恢复过程及指导后续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赵龙君  郑广瑛 《山东医药》2006,46(26):78-79
近年来,我们测量了552例近视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CCT),并分析其与屈光度、眼压和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LASIK术后患者眼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243例患者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测眼压,分析其与角膜厚度、角膜切削深度及角膜前表面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LASIK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并与角膜厚度、角膜切削深度及角膜前表面屈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3、0.410、0.174,P均〈0.05)。认为LASIK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这与角膜变薄、切削深度增加、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利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和IOLMaster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老年人的角膜曲率半径(Coreneal Radii,R1andR2)和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做一致性评价。方法48例(90只眼),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8.2±7.7)岁,应用Pentacam和IOLMaster分别测量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应用统计学软件MedCalc(版本11.5.1.0)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对Pentacam与IOLMaster测量到的ACD,R1和R2值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Pentacam测得的ACD值为(2.69士O.16)Inm,IOLMaster测得的ACD值为(2.644-0.15)In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001oPentacam测得的R1值为(7.81±0.19)inm,IOLMaster测得的R1值为(7.794-0.16)mi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19oPemacam测得的R2值为(7.61±0.14)mill,IOLMaster测得的R2值为(7.60±0.1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01,P=0.0510).Pentacam与IOLMaster测量得的ACD,R1,R2值均呈现正相关。Pentacam和IOLMaster测得的ACD,R1,R2值经Bland-Altman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老年人中Pemacam和IOLMaster在角膜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测量上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在临床应用中灵活应用,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泪液、眼压与角膜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切口的不同分为透明角膜缘切口(A)组与角巩膜缘切口(B)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视力、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环形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眼压与角膜内皮相关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厚度)。结果 B组视力显著好于A组(P<0.05);术前两组的BUT、SIt、环形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眼压与角膜内皮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及2 w B组的BUT、SIt、环形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显著好于A组,术后3 d及7 d的眼压显著低于A组,术后2 w及4 w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A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厚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角巩膜缘切口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泪液、眼压与角膜内皮损伤,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李彦国  王欢  张帅  赵锦 《山东医药》2011,51(6):104-105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系统)与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CD)的结果。方法 60例(7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和术后2个月用Pentacam系统和UBM检测ACD。结果本组患者用Pentacam系统测得术前、术后2个月ACD分别为2.834±0.442、3.928±0.388,UBM测量结果分别为2.823±0.363、3.716±0.230,二者术前ACD测量结果相比P〉0.05,术后2个月ACD测量结果相比P〈0.05。结论 UBM与Pentacam系统都可以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ACD的测量。Pentacam系统测得的术后ACD值较UBM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角膜厚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例(56只眼)为DM组,28名(56只眼)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对象角膜中央区域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CV)、平均密度(CD)、六边形细胞比例(6A%)及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中心外1.5 mm及3.0 mm厚度,进行检测及定量分析。拍摄角膜内皮细胞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DM组CCT、中心外1.5 mm及3.0 mm厚度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M组角膜内皮CD和角膜6A%明显降低,CV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DM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和角膜厚度发生异常,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系统分析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角膜上皮各区域厚度和角膜全层厚度改变。方法对12例先天肌源性轻(≤2 mm)、中度(3~4 mm)上睑下垂患者(实验组)和随机选12位健康受试者的角膜上皮和角膜全层厚度的OCTA图谱进行分析,对双眼进行3次OCTA全层扫描,将所得的左眼数据翻转,并将双眼数据叠加,选取平均值,借助系统软件,用两种分区方式将角膜分别划分为25和17个区域。从测得的数值里选取最高信号强度指数的扫描图以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角膜上皮的厚度最小值较薄,为(49.22±3.14)μm(P=0.032),最小值与最大值差值较大为(-10.40±1.63)μm(P=0.06),这一差异来源于角膜上皮上方(S)、鼻上(SN)、颞上(ST)角膜上皮变薄(P0.05)。角膜全层厚度的最小值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下垂对眼球表面的机械效应可能重塑角膜上皮,使得角膜上皮层和角膜全层部分区域变薄,且可利用OCTA技术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高阶像差分布的特点,探讨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年龄等因素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6~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38例(138只眼),使用IOL Master测量138例患者138只眼的眼轴长度,使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记录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的彗差、球差和三叶草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分别以角膜前表面彗差、球差和三叶草像差为因变量,将年龄、角膜Q值、角膜散光、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根据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将患者分为3组和两组,分别比较组间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角膜前表面彗差、球差和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P<0.05);角膜前表面球差和平均角膜曲率呈正相关(P<0.05);年龄与角膜前表面彗差、球差、三叶草像差均呈正相关(P<0.05);短眼轴低曲率组角膜前表面球差明显高于中眼轴组和长眼轴组(P<0.005);低曲率组与高曲率组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多种因素相关,术前需根据患者的角膜光学特性合理及个性化地选择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8.
中央角膜厚度的精确测量对屈光性角膜手术和眼内压评估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用的角膜厚度测量工具有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和Orbscan系统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和角膜内皮计具有分辨率高、非接触性、非创伤性、可活体动态观察的特点.本文对比A超测厚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角膜内皮细胞计3种方法进行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雌性组和雄性组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单侧栓塞模型,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行TTC染色并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手术过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两组梗死前、栓塞后即时、再灌注24 h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值。结果再灌注24 h时,雌性组与雄性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28.4±3.3)%、(42.0±2.9)%,P<0.05。梗死前雌性组与雄性组脑血流基础值分别为(153±19)、(211±23)pu,P<0.05;栓塞后即时雌性组与雄性组脑血流值分别为(47±2)、(77±20)pu,P<0.05,与梗死前比较,雌性组与雄性组血流值分别减少(67±3)%、(62±11)%,P>0.05;再灌注24 h雌性组与雄性组脑血流值分别为(158±4)、(103±10)pu,P<0.05,分别恢复为基础值的(103±10)%、(90±13)%,P>0.05。结论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较小,其机制可能与雌性大鼠基础脑血流值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角膜K-F环分级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2016年2月~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眼科就诊或会诊的WD患者63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进行K-F环分级。给予所有患者D-青霉胺治疗2~6个月。结果 在63例WD患者中,发现角膜K-F环1级8例,2级14例,3级41例;临床肝型35例,脑型16例,其他类型5例和混合型7例,肝型、脑型、其他型和混合型患者角膜K-F环3级占比分别为62.9%、75.0%、60.0%和57.1%,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6月末,22例角膜K-F环3级肝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分别为(38.3±5.4)μmol/L和(92.4±10.5)U/L,显著高于9例2级患者【分别为(25.9±8.8)μmol/L和(46.5±11.3)U/L,P<0.05】或4例1级患者【分别为(16.3±3.2)μmol/L和(36.4±5.7)U/L,P<0.05】,而血清白蛋白和銅蓝蛋白水平分别为(26.4±6.4)g/L和(90.8±18.6)mg/L,显著低于2级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