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探讨拟诊高血压肾硬化(H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最初拟诊HN且有肾活检诊断的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病理学结果分为原发性肾炎(PN)组、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BN)组及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MN)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及组织学特征。对确诊HN的患者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结果:临床拟诊为HN的患者63例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诊断,37例(58.7%)为BN;12例(19.0%)为MN;14例(22.2%)为PN,HN诊断符合率为77.7%。BN组患者男性较多,年龄较大,高血压家族史比例及高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适合纳入条件的33例老年喉癌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原发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因素。结果 33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率为93.9%,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3年生存率为80.6%,5年生存率为51.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与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有关(P0.05),性别、肿瘤原发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与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喉癌颈部淋巴结转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对于老年喉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及早诊断和早期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肝癌(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iver,PCC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7-01/2007-03手术治疗的15例PCC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CCL患者的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60%和60%.肿瘤大小是PCCCL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分化是PCC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CCCL为肝细胞肝癌的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是PCCCL最佳治疗手段,与文献报道相比,预后好于其他病理类型的HCC.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双原发性肺癌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双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诊断、发生机制、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纤支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双原发性肺癌的方法。区域性癌化是双原发性肺癌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双原发性肺癌易漏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108例临床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108例结外淋巴瘤(NHL96例,HD12例)均经结外瘤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并对其发病率、病理分类、临床特征、诊断和误诊情况、治疗和预后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上HSTCL患者预后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SEER*Stat软件搜集1997-2014年病理确诊为HSTCL的患者共81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年龄的P值0.05,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的P值均0.05;将患者性别、年龄、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等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HSTCL患者预后有相关性(HR=2.066,95%CI 1.011~4.221,P=0.047),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均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年龄对于HSTCL患者有预测价值,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等因素对HSTCL患者的预后预测均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规范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为其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2月至2005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结果。结果总体有完整病理诊断的123例,占84·2%。其中经手术获得病理诊断的42例,占28·8%;未手术的104例中,经痰细胞学检查、淋巴结针吸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获得诊断的分别为31例(21·2%)、18例(12·3%)、15例(10·3%)和11例(7·5%)。经临床诊断(无明确病理诊断,依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的23例,占15·7%。结论在治疗前对非小细胞肺癌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会使治疗更准确无误,对判定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神经微丝 (NF)、波形蛋白(Vim)、角蛋白 (Keratin)、S- 1 0 0蛋白和癌胚抗原 (CEA) ,根据影像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按 Kadish分期标准 B期 1例 ,C期 3例 ,3例存活超过 5年 ,1例已死亡。结论 免疫组化联合检验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 ,手术加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方法值得探讨。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分类及预后,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住院患者320例,分为肝功能正常组、肝损伤组(胆汁淤积型组、肝细胞型组、缺血缺氧型组),肝损伤组还分为有黄疸症状组和无黄疸症状组,结合患者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1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中,老年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理分型以胆汁淤积型最常见。预后不良率影响因素:年龄≥40岁、男性、病理分型为缺血缺氧型、伴有黄疸症状。结论中老年、男性、缺血缺氧病理特征、黄疸症状,提示脓毒症肝损伤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诊断肝转移时碱性磷酸酶(ALP)最高值3个因素对其预后影响有显著意义;将这3个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ALP最高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3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手术切除组和化疗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治疗组和手术组之间,局部治疗组和化疗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原发病灶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越小、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正常的患者预后越好;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目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
林美华 《山东医药》2012,52(36):78-80
目的研究老年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的依据。方法选择老年肾脏病患者49例,进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比较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原、继发肾脏病分布。结果临床与病理诊断中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的患者经病理诊断,其中22例为原发肾病综合症,3例为继发性肾病综合症。9例临床诊断为继发性肾脏病的患者中,仍有2例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肾脏病,其他虽然病理证实为继发性肾脏病,但与临床原发病不完全一致。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极为重要,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肾脏活检不仅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与分类起重要作用,且能增加对病理过程的了解、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和对肾脏病预后的估价。但近年来不少人对肾活检的必要性提出异议。本文作前瞻性研究,分析肾活检在肾脏病临床实践中的作用。病人和方法 108例非移植肾活检标本,其中成人102例,儿童6例。在告知活检结果前先由临床医师作出病理推断、治疗方案及预后估计。然后根据肾活检结果,修订治疗方案及预后,前后对照列表比较。根据临床症状分为:①肾病综合征;②无症状尿液异常(蛋白和/或血尿)或肉眼血尿;③慢性肾功能不全(Scr≥2.0mg/dl 持续3~4月以上);④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确诊为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果: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该PBL患者对治疗敏感。结论:PBL为临床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多为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通常可见溶骨性破坏,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早期明确诊断比较困难,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治疗以放化疗联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为老年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7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老年早期胃癌最常见症状是上腹不适和隐痛。3年和5年生存率为100.0%和91.8%。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94.6%。胃上部黏膜下癌3例,淋巴结转移限于第1站;胃中部黏膜下癌10例,其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胃下部黏膜下癌20例,其中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腹腔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癌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型是老年人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型是老年早期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建议对老年早期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差且侵及黏膜下层者宜行D1+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LN)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确诊的LN伴TTP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8例患者临床上均具有典型血栓性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功能损害,其中6例患者伴有发热.8例患者肾脏病变以急进性肾炎起病,1例伴有持续性肉眼血尿,病理上患者均以血管病变为主,表现为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样病变.8例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7例行血液净化治疗,3例患者行血浆置换和(或)免疫吸附治疗.8例患者中,1例失访,7例均随访1年以上,其中1例死亡,3例行腹膜透析,后1例摆脱透析,1例改血液透析,其余3例肾功能稳定.结论 LN合并TTP的临床及病理重、进展快、预后差,应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浆母细胞淋巴瘤(PB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4月确诊并治疗的7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7例PBL患者均为HIV阴性,其中男3例,女4例,中位年龄63(51~75)岁.1例为腹股沟淋巴结起病,其余6例为结外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例诊断明确的病例进行总结,探讨COP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7例中女性5例,男性2例,肺功能6例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患者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7例患者均被误诊,影像学示"五多一少"特点,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肺活检而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随访示预后好。结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和诊疗经过,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确诊依靠肺活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4例G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非白血性GS 1例,白血性GS 3例,均来源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2例患者已死亡,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7个月。结论:GS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原发性GS预后差,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全身化疗对控制疾病进展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中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平均年龄(61±8)岁,男女比例11:1,平均吸烟指数(26±5)包·年,8例为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表现包括干咳(10/12)、活动后气短(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和中青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发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7例和老年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有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并发症情况(P0.05);与老年组相比,中青年组腺癌较多、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比例较高、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较浅、生存时间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初潮以来月经一向不规律、阴道不规律出血、并发症、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组子宫内膜癌大多数为高中度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病理分期早,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