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DN)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bg)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Ⅳ期DN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L-200自动凝血机检测vWF: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的影响.结果: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vWF:Ag、Fbg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05),明显优于潘生丁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vWF: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bg)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Ⅳ期DN患者60例,用自动凝血机检测vWF: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虫丸对Ⅳ期DN患者vWF:Ag、Fbg的影响.结果: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用大黄虫丸治疗后,vWF:Ag、Fbg浓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 明显优于潘生丁组. 结论: 大黄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DN患者血vWF: Ag、 Fbg含量, 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魏连波  栗德林等 《中成药》2002,24(5):357-359
目的:探讨大黄Zhe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型糖尿病肾病(DN)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bg)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Ⅳ期DN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病ACL-200自动凝血机检测vWF: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Zhe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Zhe丸对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的影响。结果:Ⅳ期DNA患者vWF:Ag,Fbg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用大黄Zhe虫丸治疗后,vWF:Ag,Fbg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05),明显优于潘生丁组。结论:大黄Zhe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vWF: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方法:用大黄(庶虫)虫丸含药血浆孵育血小板,然后用ADP诱导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的活化.同时,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1疗程(30d)后,取患者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结果:大黄(庶虫)虫丸药物体外血浆组血小板活化率为20.82%,阿司匹林组血小板活化率为51.71%,大黄(庶虫)虫丸组血小板活化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1).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试验中,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患者血小板活化率为14.78%,明显低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血小板活化率67.74%(P<0.01);对于脑梗塞患者,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患者血小板活化率为5.65%,低于阿司匹林患者组77.91%(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较好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可能是理想的抗动脉血栓形成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盆腔包块缩小、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口服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30例用丹那唑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6.7%,但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大黄(庶虫)虫丸.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68.3%(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配合西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无外科手术指征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8例.2组均按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原则进行抗感染、止血、脱水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结果:治疗组血肿吸收速度、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服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芳  褚玉霞  封银曼 《河南中医》2008,28(10):27-29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EMT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异位内膜体积将大鼠随机分为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大黄(庶虫)虫丸中低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指标.结果:①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大黄(庶虫)虫丸中低剂量组、西药组对异位子宫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治疗前异位内膜体积(V1)相比,异位内膜体积(V2)明显缩小(P<0.01);②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EMT大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P<0.01),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0.01);③病理组织学分析显示:大黄(庶虫)虫丸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胸腺皮质厚度、脾小节大小及淋巴细胞数,明显降低异位内膜腺体体密度、提高腺腔值、降低淋巴结生发中心体密度(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部分机制可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室性早搏3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室性早搏患者(中医辨证为血瘀型)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对照组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8.95%.结论 大黄(庶虫)虫丸是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胸水5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亚声 《中医杂志》1993,34(9):545-546
应用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胸水50例,取得胸水完全吸收10例,部分减21例的良好疗效,该方法对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的HPLC/UV/MS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伟  夏文水 《中成药》2005,27(7):754-756
目的:采用HPLC/UV/MS对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类成分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LunaC18柱(2.6mm×250 mm,5μ);乙腈与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都含有2α-羟基熊果酸和2α-羟基齐墩果酸,大叶紫薇叶中含有熊果酸,而果实中含有齐墩果酸.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叶紫薇叶和果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健康家兔、利血平化类似"脾阳虚"大鼠采用不同灸质、灸量刺激"足三里"穴后,观察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种灸刺激对健康家兔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脾阳虚"大鼠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有明显调节作用,其调节功能的强弱又与灸质、灸量有关。提示:灸效的产生除腧穴特性外,与机体功能状态、灸质、灸量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脑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观察针刺“水沟”,“内关”,“太冲”穴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SAM-P/10)脑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针刺可降低模型动物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可能是脑老化的重要因素,针刺可从整个抗氧化体系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代谢产物,从而起到延缓脑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肌康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艳丽  刘秀芬 《中医杂志》1993,34(9):537-539
一文报告应用心肌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119例的临床结果,并随机设对照组8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心肌康疗效满意,对3种病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和改善心气阴两两虚证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通过心肌康的药效学实验,说明该药对大鼠实验性钴心肌病模型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通过急,慢毒安全性实验评实其无任何毒性,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杰  王秋 《中国针灸》2001,21(1):47-49
观察针刺治疗对角膜组织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制作兔的细菌性角膜溃疡模型,测定针刺治疗后角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na ldehyde,MDA)含量和胶原酶活性。结果:针刺联合抗生素治疗能有更有效地减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活性胶原酶生成。结论:针刺治疗能够影响角膜组织胶原酶的活性,联合抗菌素应用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甲床紫晕与舌下络脉变化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靳士英  王苏 《中医杂志》1997,38(7):426-428
甲床紫晕指甲半月远侧甲床上的紫色晕带,宽约2mm以上。伴指压反应延迟者,多见于肺癌、肺转移癌、肝癌、全身转移癌等重症肿瘤及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阻塞性肺疾患,辨证均属血瘀证。铸型标本显示甲床有三级血管弓,第一级弓发出直行血管,血流为瀑布样直流,不易瘀滞;第二级弓发出的微血管互相交叉吻合形成网眼,血流变缓,其弓正当甲半月远侧,在气滞血瘀微循环障碍时易形成甲床紫晕。通过与吉下络脉同步观察,认为两者均可作血瘀证体征。  相似文献   

19.
脉络宁注射液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石斛、牛膝、玄参和金银花)的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比较注射液与药材之间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nm;参比波长:390nm;分析时间:60min;流速:1.0mL·min-1.结果:以绿原酸为参照峰,标示出脉络宁注射液10个共有峰,说明了其药材归属,并采用HPLC/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药材与注射液指纹图谱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脉络宁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和9-OH-利培酮的浓度。方法:液相:色谱柱为Hypu-rity C18柱(Thermo Hypersil-Keystone 2.1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甲酸=85:15;流速为0.2m l.m in-1;柱温为40℃,自动进样瓶温10℃。质谱:离子源为ESI源,源电压5.0 KV;加热毛细管温度275℃;鞘气(N2)流速30m l.m in-1;辅助气流速5m l.m in-1;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219(内标左羟丙哌嗪)、191(利培酮)和207(9-羟基-利培酮)。结果:利培酮(R IS)线性范围为0.1~50ng.m l-1,最小检出浓度为0.05ng.m l-1。9-羟基-利培酮线性范围为0.1~50ng.m l-1,最低检出浓度为0.05ng.m 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5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利培酮和9-OH-利培酮血药浓度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