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工作疏离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2018年7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在岗的6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工作疏离感问卷。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的手术护理人员心理资本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评分及工作疏离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疏离感均呈负相关(均P0.05),工作压力与工作疏离感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工作年限、年龄以及职称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职称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是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疏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工作疏离感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关注手术室护理人员尤其对于低年资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提高,以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以及降低工作疏离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部分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方便抽样方式抽取广东省18家医院415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8份.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的短式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用于评估离职意愿、工作压力和心理状况的调查问卷.结果 有离职意愿的为93 人(22.79%);三甲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离职意愿明显低于二甲及以下医院(x<'2>= 15.56,P=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因素以及工作压力大和心理症状多是离职意愿的危险因素,工作满意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 广东省18家医院急诊科22.79%的医护人员不愿意继续在急诊科工作.应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压力和增强心理健康,降低急诊科人员的离职意愿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梧州地区肾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分析职业认同感与工作压力、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1年7—9月向梧州地区6家医院的228名肾内科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问卷包含有人口学特征收集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职业获益感量表。结果 梧州地区6家医院的228名肾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总得分为(100.58±13.66)分,工作压力源总得分为(98.94±14.66)分,职业获益感总得分为(126.40±12.78)分。肾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的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均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职业获益感的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均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均P<0.05)。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工作压力源、职业获益感均是梧州地区肾内科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B=0.167、0.375、-0.349、-1.462、0.337,均P<0.05)。结论 梧州地区肾内科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低、工作压力大;保护因素为学历高、职称高、职业获益感强。管理者可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肾内科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月经不调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及依据,并可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使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法 2017年使用自制月经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激性创伤障碍筛查量表(PCL-C)对海口市三甲医院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601份,有效回收率为92.46%。月经正常组(350人)和月经失调组(251人)每周工作时间、焦虑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医院、工作压力在月经正常与不调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广义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月经的因素工作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OR=1.682,海口市人民医院OR=1.699)、每周工作时间(OR=1.391)、工作压力(OR=2.509)和焦虑(OR=1.041)4个因素,均为危险因素。结论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护士工作机制,从而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资本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的中介效应,为减轻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8月选取某三甲医院50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广泛性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采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该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54.8%。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对焦虑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388,占总效应的79.02%;心理资本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间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03,占总效应的20.98%。结论 心理资本是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的中介变量,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的评估,提高照顾者的心理资本,降低其焦虑症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共情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22年8月对河北省某大学的1383名学生进行在线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以及基本共情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使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分析共情心理是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共情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结果 共回收问卷1383份,有效问卷1348份,问卷有效率为97.5%。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共情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排名前3位的解释变量分别为共情心理、睡眠质量以及学业压力。结论 共情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议合理开展提升共情心理能力的活动,关心学生的睡眠时长,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离职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心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9—10月,以宜昌市为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45份,对各县市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开展调查。分别采用《压力感知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离职意愿量表》(turnover intention questionnaire,TIQ)调查研究对象的压力感知、职业倦怠、心理弹性、离职意愿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2%。调查对象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66.64±14.94)分。有63.0%(87人)的人员感觉中度以上的压力;27.5%(38人)的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6.5%(9人)的人员离职意愿很低,37.7%(52人)的人员离职意愿较低,44.9%(62...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与其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云彩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783-784,795
目的:拟通过此调查了解精神科与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和防御特点,分析护理人员的防御特征与心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措施改变护理人员的负性心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CL-90)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全国常模组比较。结果:在SCL-90中,护理人员各因子分均较全国常模高(P〈0.01),尤以精神科护理人员较为突出;而DSQ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因其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因素造成的心理紧张、工作压力比一般职业更为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氛围,缓解其工作压力,及早建立护理人员心理档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减压,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紧张,积极应对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桂西地区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工作形塑和职业生涯韧性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内部影响机理。方法于2022年1—5月选取桂西地区百色市10所医院的产科临床一线护理人员22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基本资料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形塑量表、职业生涯韧性问卷开展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4名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得分为(75.40±14.73)分,工作形塑得分为(83.42±13.90)分,职业生涯韧性得分为(121.04±23.98)分。不同职称、医院级别、月收入及每月夜班次数的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医院类别、月收入及每月夜班次数的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形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职业生涯韧性与工作形塑均呈负相关(r=-0.398、-0.279,均P<0.01),职业生涯韧性与工作形塑呈正相关(r=0.494,P<0.01)。回归分析结果加入中介变量职业生涯韧性后,回归模型对工作形塑的解释量由17.8%提高至35.2%;职业生涯韧性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形塑之间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5年2-12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锦州市3所医院的7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情况与其应对方式之间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平均得分为(58.97±17.09)分,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与其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向相关(r=0.418,P0.01);护理人员积极应对方式是其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总变异的46.2%。结论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医院的管理者应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心理弹性水平采取因人而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沙市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工作压力量表(WSS)及自编一般问卷对长沙市10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0份,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得分为(61.75±18.54),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排班形式、专业、收入水平的不同对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婚姻状况、专业、收入水平是工作压力的危险因素。养老护理员面临中等程度的工作压力,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工作压力,提高成就感和心理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山市护理人群职业性腰痛(OLBP)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护理人群OLB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7月,选取中山市3家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536人进行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症状自评量表调查,采用Roland-Morris失能问卷(RMQ)评估OLBP护士功能受限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OLBP护士的职业因素,采用中文版压力负荷量表(SOS)评估护士的压力负荷。结果护理人员OLBP的发生率为62.13%(333/536),不同年龄、科室、工作年限护理人员OLBP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33名发生OLBP护士的RMQ量表的得分为9.10±3.06,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SOS量表得分为72.73±7.06,发生OLBP组护理人员SOS、事件负荷维度、个体脆弱性维度得分与未发生OLB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山市护理人员OLBP的发生率较高,与护理人员年龄、所在科室、工作年限、压力负荷有关,医院管理者应做好OLBP的职业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工作投入的现状,探讨人格因素对组织因素和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山东2个城市3家医院346名医务人员,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健康坚韧性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46份,有效回收率为87%。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组织因素与人格因素、组织因素与工作投入、以及人格因素与工作投入均相关显著(P〈0.01),人格因素能够全面介入组织因素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结论]人格因素决定了医务人员在工作情境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首次检验护理职场中的组织公民压力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并进行机制阐释。方法使用组织公民压力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进行了一个横断面问卷调查,收集了845份护士的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61%。结果组织公民压力得分均值为(1.67±0.64)分,处于低水平;工作倦怠得分均值为(2.50±1.12)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组织公民压力显著预测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β=0.566,P<0.01)。结论组织公民压力虽然程度不高,但是较普通存在护理职场,并能加剧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科一线护理人员的精神卫生状况,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以护士工作压力和总体幸福感相关分析量表对本院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主观幸福感较低,其中25%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以强迫13.5%、抑郁13.1%、躯体化11.5%和敌对11.5%、人际关系敏感11.1%最为常见。与综合性医院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幸福满意度与一般人群相对较差。为精神科医院管理者制定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护士加强自身抗压能力,进一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总体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从而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的心理卫生、心理干预咨询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 选择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及确诊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护理人员,共收集到462名护理人员信息,采用填写网络问卷SCL-90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并与常模数据做对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完成436名护理人员调查统计与分析,SCL-90量表总得分为(144.51±36.20),高于1986年全国常模(129.96±38.26)分以及2006年全国常模(130.021±33.626)分.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高于护士常模(P<0.05)及全国常模(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市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我们应注意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及引起压力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疏导,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保证护理人员工作有效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将对该院护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100名护理人员回答问卷,从而分析护士压力的构成以及探讨如何给予减压。方法发放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压力应付方式问卷以及护理人员自我举例导致应对压力无效的主要因素,要求护理人员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由本人独立完成填写。结果护理人员压力构成的具体原因主要为日常工作中接受较多考核及检查、工作中担心出错、工作负荷量较大、担心出现护患纠纷等。多数护理人员应对压力的方式为解决问题、合理化以及求助等,占总数的80%。结论通过日常工作、心理问题以及学习深造等多方面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减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地区女性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及压力来源,为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所选区医院分级分层,每级医院随机抽取1~4家医院,对抽取医院的所有在编女性护士根据《女性护理人员健康调查问卷》中的工作压力情况进行调查,工作压力根据《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压力源的35个条目中,不同地区护理人员之间有17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护理人员压力源5个维度中,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的问题(Ⅰ)、工作环境与仪器设备(Ⅲ)和患者护理方面问题(Ⅳ)3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源总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不同地区女性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状况不容乐观,各区主管部门应该关注女性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状况,提高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合理分配时间与工作量,为护理人员创造机会,解决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与仪器设备等。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也应该从整体布局和整体发展上考虑,以提升北京市整体医疗环境。在患者护理方面,应从社会各方面加以宣传医疗卫生知识,增进其对医疗知识的了解,以减少医患关系问题,同时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开展心理疏解等方式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提高女性护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建立医疗联合体,增加奖励机制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解决各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从而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的心理卫生、心理干预咨询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 选择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及确诊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护理人员,共收集到462名护理人员信息,采用填写网络问卷SCL-90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并与常模数据做对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完成436名护理人员调查统计与分析,SCL-90量表总得分为(144.51±36.20),高于1986年全国常模(129.96±38.26)分以及2006年全国常模(130.021±33.626)分.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高于护士常模(P<0.05)及全国常模(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市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我们应注意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及引起压力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疏导,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保证护理人员工作有效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三甲医院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2017-08/2019-08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将546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护理人员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急诊科护理人员与全国常模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90项症状清单(SCL-90),利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估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和压力源,比较不同特征护理人员焦虑与抑郁检出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焦虑及抑郁影响因素,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阳性有317例,焦虑阳性率为58.06%,抑郁阳性有338例,抑郁阳性率为61.90%;急诊科护理人员SAS与SDS评分高于全国常模,SCL-90中各因子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常模,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P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压力源主要以患者护理方面和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为主;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阳性率在急诊科工作年限、平均工作时长、月收入、职场暴力史及睡眠障碍上存在差异,抑郁阳性率在年龄、受教育水平、工作年限、急诊科工作年限、平均工作时长、月收入、上夜班及睡眠障碍上存在差异(P0.05);急诊科工作年限、平均工作时长、职场暴力史和睡眠障碍为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危险因素;平均工作时长、月收入及睡眠障碍为急诊科护理人员抑郁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海淀区三甲医院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高,医院在加强护理人员专科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可适当增加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缓解工作压力并定时举行心理讲座以促进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