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索锶盐联合淫羊藿苷对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作用下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并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1周龄SD大鼠乳鼠MSCs,传至第3代时分为对照组、激素(终浓度:10-6mol/L)组、激素+淫羊藿苷(终浓度:10μg/L)组、激素+雷奈酸锶(终浓度:3 mmol/L)组及激素+淫羊藿苷+雷奈酸锶组。培养满21 d后进行HE、油红O、茜素红及ALP染色检测,RT-PCR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DKK-1、Wnt7b、GSK-3β、β-catenin、Runx-2和PPAR-γ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所有实验重复3次。[结果]所有组的细胞培养至21 d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激素组低倍镜下出现片状红染区,高倍镜下可见红染圆形脂滴,明显多于其他组;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激素组未见明显紫红色阳性区域,而其他组可见片状阳性区域,由集落为中心放射性向四周生长,明显多于激素组,且联合组的阳性结果更明显;ALP染色结果显示激素组未见明显紫色阳性区域,而其他组可见片状阳性区域,明显多于激素组;RT-PCR结果显示激素组的Wnt相关因子(Wnt7b、GSK-3β和β-catenin)及成骨相关因子Runx-2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激素组的Wn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因子DKK-1及成脂相关因子PPAR-γ2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超生理剂量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诱导MSCs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这可能与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淫羊藿苷及锶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对Wn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MSCs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且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好,这为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8):1678-1684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预防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疗效。[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5只。A组为安慰剂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B组为雷奈酸锶治疗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雷奈酸锶灌胃治疗;C组为假手术组,同样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术后5周处死大鼠,取术侧股骨分别行X线、Micro-CT及组织学检测。[结果]大体标本观察:B组较A组股骨头变形程度明显减轻。X线显示股骨头高度与宽度的比值A组0.05)。Micro-CT分析结果显示B组骨小梁平均数量多于A组,少于C组,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小梁平均厚度低于A组(P<0.05),但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小梁平均间距小于A组,但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头骨组织体积、骨表面积、骨矿盐密度均大于A组,小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B组较A组股骨头骨坏死变形程度明显减轻,破骨细胞明显减少,成骨细胞明显增多。[结论]雷奈酸锶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双重骨代谢调节作用,在大鼠骨坏死动物模型中能明显改善股骨头微观结构,保存股骨头形态,对股骨头坏死塌陷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下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透骨消痛胶囊组,每组2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改良Hulth法建造膝骨关节炎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透骨消痛胶囊组给予10 mg·mL-1透骨消痛胶囊溶液灌胃。干预后,置于麻醉下取材,经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软骨下骨中Wnt4、GSK-3β、β-catenin mRNA与蛋白含量变化。结果: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软骨下骨中Wnt4、GSK-3β、β-catenin mRNA与蛋白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 <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透骨消痛胶囊组大鼠软骨下骨中Wnt4、GSK-3β、β-catenin mRNA与蛋白含量表达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可通过调控改良Hulth法制备的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软骨下骨中Wnt4、GSK-3β、β-catenin mRNA与蛋白含量表达,从而延缓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三七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七皂苷低剂量组、三七皂苷中剂量组和三七皂苷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0 mg/(kg·d)甲基强的松龙诱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每周注射3次,连续注射3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三七皂苷低、中、高剂量分别给予5、10、20 mg/(kg·d)剂量的三七皂苷灌胃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终点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骨形态学指标;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尿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骨碱性磷酸酶(BALP)、雌二醇(E2)、尿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骨钙蛋白(BGP)等骨转化指标;通过q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Wnt5a和c-My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三七皂苷能显著增加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脊柱骨的骨密度,提高股骨生物力学参数水平(P &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异性阻抑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对脂肪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分化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将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将分化成功的脂肪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在DMEM(H)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DMEM(H)+DKK-1抗体培养基培养。两组细胞培养3周后分别行油红O染色、ALP染色及茜素红钙结节染色;RT-PCR检测PPARγ-2、LPL、ALP、OCN及Runx-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PPARγ-2、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DKK-1抗体的实验组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胞浆内未见脂滴沉积,有成骨活性表达,有钙结节形成;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成骨因子Runx-2、ALP及OCN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成脂因子PPARγ-2及LPL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PPARγ-2蛋白几乎无表达,而成骨转录分化因子Runx-2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强,与RT-PCR的结果一致。[结论]在一定条件下,DKK-1抗体可以促使脂肪细胞转分化为具有一定成骨活性的成骨细胞,这为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对磷酸钙骨水泥强化的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质量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2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制备骨质疏松模型。4周后再行L_4椎体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术,随机分为两组:雷奈酸锶组给予雷奈酸锶混悬溶液灌胃,剂量为900 mg 1 (kg·d);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重量生理盐水灌胃,再饲养8周后处死两组大鼠,分离取L_4椎骨测量L_4椎体骨密度,显微CT分析L_4椎体骨微结构相关指标,包括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mm)、平均骨小梁数目(Tb.N,1/mm)、骨小梁分离度(Tb.Sp,mm)、骨小梁结构异性程度(DA)并进行椎体压缩实验。[结果]雷奈酸锶组处理8周后,雷奈酸锶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0.202±0.003) g/mm~2vs (0.173±0.002) g/mm~2,P0.05];骨微观结构方面,雷奈酸锶组大鼠L_4椎体BV/TV、 Tb.N明显升高,而Tb.Sp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压缩实验中,雷奈酸锶L_4椎体最大压缩负荷(Max.L)和刚度(S)均显著大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奈酸锶能增加磷酸钙骨水泥强化的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量,改善骨微观结构,提高椎体的抗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5):1423-1429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预防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疗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5只。A组为安慰剂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生理盐水治疗;B组为阿仑膦酸钠治疗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C组为雷奈酸锶治疗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雷奈酸锶治疗;D组为假手术组,为阳性对照。术后5周处死大鼠,取术侧股骨分别行常规HE染色、X线及Micro-CT检测。[结果]与D组相比,大体标本观察A、B、C三组股骨头变形及关节面缺损程度依次减轻。HE染色显示,C组组织坏死明显少于A和B组。股骨头高度与宽度的比值A组0.05)。Micro-CT分析结果显示,A、B、C组的骨小梁平均数目显著少于D组,骨小梁平均间距显著高于D组(P均<0.05);C组的骨小梁平均数目显著多于B组,骨小梁平均间距显著低于B组(P均<0.05);B组的骨小梁平均数目显著多于A组,骨小梁平均间距显著低于A组(P均<0.05)。B、C、D三组的骨小梁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都小于A组。股骨头骨体积、骨表面积及骨矿盐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P均<0.05)。[结论]雷奈酸锶可以减少骨破坏,增加骨量,改善微观结构,保存股骨头形态,对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1603-1606
Wnt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起着重要作用。作为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DKK-1能抑制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而通过拮抗DKK-1的作用可使骨量增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GCs)诱发股骨头坏死(ONFH)与GCs上调胞外蛋白DKK-1表达密切相关。特异性阻抑DKK-1基因表达可能成为治疗GCs诱发的ONFH的新靶点。本文就特异性阻抑DKK-1基因表达对Wnt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鼠脊髓损伤后Wnt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Wnt信号分子Wnt-1、β-连锁蛋白(β-catenin)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脊髓损伤局部的表达情况.方法: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麻醉下手术显露T9~T11椎板,切除T10全椎板,实验组大鼠用NYU打击器以10g×5cm的打击能量致伤T10脊髓,对照组只行全椎板切除,不致伤脊髓.分别于术后1d、3d、5d、7d、14d每组各取5只大鼠,取以损伤区为中心共15mm范围内(对照组取相应部位)脊髓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及GSK-3β的mRNA表达量.结果:脊髓损伤后1d和3d时Wnt-1和β-catenin出现高表达,5d后其表达逐渐减弱,14d左右其表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在脊髓损伤后1d和3d时GSK-3β呈低表达,5d后其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Wnt-1和β-catenin及GSK-3β均呈低表达,各时间点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及GSK-3β的表达发生变化,提示Wnt信号在脊髓损伤后的早期被激活,其可能与脊髓损伤后的修复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改善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纤维化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治疗组术前3 d予20 mg·kg~(-1)·d~(-1)辛伐他汀生理盐水混悬液3 mL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成模后7 d处死各组大鼠。行HE、Masson、PAS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Wnt4和β-catenin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β-catenin、Wnt4、GSK-3β、p-GSK-3β、CollagenⅠ、α-SMA和E-cadherin蛋白在各组大鼠肾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肾组织β-catenin、Wnt4、α-SMA、p-GSK-3β、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 0.01),与UUO组相比,Sim组肾组织α-SMA、CollagenⅠ、Wnt4、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表达减少(P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多(P 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纤维化病变,可能与其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