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肛旁脓肿采用挂线疗法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旁脓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运用挂线法治疗肛旁脓肿。结果疗效确切,远比单纯切开排脓,复发率低,疗程短,但在治疗中要掌握好虚挂和实挂的时机与技巧。结论肛旁脓肿行挂线术治疗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龙珠软膏在肛肠病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在肛肠病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凡士林、痔疮栓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龙珠软膏,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龙珠软膏对肛肠病术后创面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淑芬 《医药导报》2005,24(11):1028-1028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肛裂患者3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52例,治疗组患者排便后温盐水坐浴20 min,给予龙珠软膏涂于肛管裂口处,qd,5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或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肛门局部消毒麻醉后,于左侧或右侧肛缘切开皮肤,挑出部分内括约肌并切断,彻底止血,同时切除哨兵痔和肛乳头,加压包扎。术后抗感染治疗,每日坐浴,创口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132例,好转78例,无效10例;对照组分别为78,54 和20例。治疗组肛门疼痛消除时间平均5 d,便血消除时间7 d,肛管裂口愈合时间8 d,对照组分别为10,12和15 d。结论龙珠软膏治疗肛裂有很好的疗效,可迅速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而镇痛。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7例 ,男63例 ,女34例 ,年龄18~58岁。肛周皮下脓肿32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21例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7例 ,马蹄形脓肿27例。1 2治疗方法 :取左侧卧位 ,骶管麻醉 ,直肠指诊配合球头探针寻找内口 ,内口位置低者 ,可一次性切开 ,内口位置较高 ,且与外口距离较远者 ,主切口一般设在内口处 ,应足够大 ,肛外呈放射状 ,长度应超过脓腔1cm左右 ,探查脓腔走行 ,清理脓腔内的脓液及坏死组织 ,以食指或血管钳充分分离脓腔纤维纵隔 ,以食指深入肛管直肠内作引导 ,将球形探针自脓腔切口深入并沿脓腔底部轻柔的探…  相似文献   

5.
肛周高位脓肿是肛管直肠以上的高位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或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如果一次切开必然会切断肛管直肠环,损伤肛门功能而导致大便失禁,而仅单纯切开排脓,不处理内口,将会形成高位肛瘘,需要二次手术,增加病人痛苦。近年来,国内采用中西结合的切开挂线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提高了一次治愈率。即肛管直肠环以上与内口相通的腔道用橡皮筋挂线法,但此方法由于炎性反应轻重不同及个体差异松紧度很难掌握,紧时使肌肉过早勒开可致大便失禁,松  相似文献   

6.
切开引流挂线根治肛周脓肿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院自1998以来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挂线共治疗肛周脓肿68例。男63例,女5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病程5~7d。脓肿位于一侧者59例,位于双侧者9例(其中马蹄形者3例)。脓肿分型:肛周皮下脓肿6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42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9例。治疗时:患者取侧卧位,脓肿侧向下,两腿屈曲,充分暴露肛门, 常规消毒铺巾,先行肛内触诊,了解脓肿部位及范围,并初步确定内口位置。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切开,以肛门为中心,单侧较小脓肿做放射状切口,脓肿较大或马蹄形脓肿做弧形切口,充分排脓后,手指探查脓腔,并分离脓腔纤维间隔,再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使用一次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1岁,平均32.5岁。低位肌间脓肿26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2例,肛管后间隙脓肿2例。1.2 手术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顺肛门皮肤皱襞做放射状切口,使整个脓腔敝开,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及提肛肌上脓肿手术切口均为前后方向。切开后把脓腔脓液和腐烂组织清除干净,用手指探查并钝性分开脓腔纤维隔,如脓腔与肛窦相通,用探针的圆球端沿脓腔底部轻柔地寻找内口,然后切开管壁,适当切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内口周…  相似文献   

8.
手术引流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肛周脓肿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杰 《医药导报》2008,27(3):307-307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引流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肛周脓肿采用切开引流,术后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换药。结果32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及并发症,平均治愈时间18.5 d。结论切开引流配合马应龙痔疮栓换药是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药物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联合换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的生理盐水换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脓腔创面分泌液引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往采用手术切开排脓法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即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切开脓壁,放出脓汁,切口将成为前庭大腺的新造管口,前庭大腺仍能保留其功能,疗效确切。但主要缺点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感,难以接受。近年来亦采用非手术治疗法,即将脓肿的脓汁抽吸出来,然后向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保留前庭大腺原有的结构,无需麻醉,患者无明显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内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肛窦炎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口服头孢拉啶分散片,每次0.5 g,qid;甲硝唑片,每次0.2 g,tid,患者便后,高锰酸钾 温水(1∶5 000)坐浴15 min。治疗组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栓1枚,纳肛内,qd。对照组以2 mL注射器抽取紫草膏2 mL,注入肛内,qd。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14.54±3.8)d,对照组为(20.2±4.3)d(P<0.01);治疗组疼痛不适在10 d以内缓解42例(84.0%),对照组为14例(28.0%)。结论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消肿镇痛、止血生肌的功效,治疗肛窦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耳前瘘管若反复感染常形成耳前脓肿,传统治疗此类脓肿采用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的方法,常致局部痊愈时间较长。1999年以来,采用穿刺排脓的方法治疗35例耳前瘘管感染形成的脓肿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婴儿、新生儿后天性肛瘘挂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婴儿及新生儿肛周感染、肛旁脓肿、肛瘘是常见病、多发病。多在门诊采取切开排脓,应用抗生素治疗,则常常不能彻底治愈而反复感染造成患儿痛苦,又常不被外科医生所重视,家长十分焦急。我院根据张金哲教授早年提出的挂线疗法经验,自1986年~2002年治疗156例患儿,无一例复发,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2006年对24例肛周脓肿疾病患者改变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换药、对症抗炎治疗方法,采用I期切除,外敷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浸润烧伤膏,简称“美宝”,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为24~48岁,平均32岁。病史最长为15d,最短为7d,平均9d。24例患者术中探查所见,脓腔均与肛窦相通。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经完善检查,手术治疗,采用单次骶管麻醉。患者取截石位,于脓肿波动明显,近肛缘处采用与肛门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汁,划开脓腔间隔,用探针仔细寻找内口,并从肛内穿出。以探针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龙珠软膏换药治疗经久难愈的感染伤口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门诊换药室自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因外伤致皮肤及肌层感染久治不愈病例96例;因手术切口感染及脂肪溢化,导致手术切口裂开32例,经常规外科清洁消毒后,用龙珠软膏换药,每日一次或视病情隔日一次。结果龙珠软膏在外伤致皮肤及肌层感染96例中,94例明显控制感染,缩小创面,愈合较快,疗效显著。2例轻度过敏,未坚持龙珠软膏换药治疗。32例手术切口裂开病例,24例疗效显著,8例因切口裂开较大,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脓液,换药至无脓液分泌物,切口已开始愈合,改用龙珠软膏换药后,愈合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结论龙珠软膏用于外科经久不愈的伤口换药,能有效去除腐肉及脓性结痂,消除局部组织水肿,减轻疼痛,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对尖锐湿疣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肛周及外阴部尖锐湿疣男性患者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电灼去疣手术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龙珠软膏,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治疗伤口。分别涂药厚2~4 mm,面积>2 cm2的患者,伤口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治疗后第7,14,21天分别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及疼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50±2.50)和(15.60±3.80) 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创面疼痛及分泌物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珠软膏对尖锐湿疣术后创面的愈合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65岁。因右髂窝脓肿切开排脓,吸出粘脓约300ml,冲洗后脓腔留橡胶管及导尿管各一条,全层关闭创口。术后每日1次,用庆大霉素32万u 溶于2000ml 生理盐水缓慢滴入脓腔,同时从橡胶管用负压持续吸出,7天后吸出液已澄清,拔管换药,第十二天创口愈合。髂窝脓肿的治疗,通常是切开排  相似文献   

18.
肛周脓肿切开通用术式挂线、缝合、引流是选择性程序。整个程序中,切口是关键。切口是否正确,关系到手术效果的成败,术后肛门功能的状态和术后换药痛苦的大小,笔者谈体会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天~60岁,病程5~10天,其中肛周皮下间隙脓肿12例,粘膜下脓肿3例,肛管前间隙脓肿3例,肛管后间隙脓肿和两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8例,直肠后间隙脓肿和两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例。 2 脓腔大小的界定 切开排脓后压合脓腔,肛管内发生组织缺损性凹陷者谓脓腔大,反之,虽经压合,肛管内不发生组织缺损性凹陷者谓脓…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小儿肛旁脓肿肛瘘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采用一次手术切开、挂线法,治疗小儿肛旁脓肿、肛瘘65例,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本组女孩2例,其余均为男孩。年龄7d~6岁。病程3d~5年。单纯性皮下脓肿、肛瘘58例,括约肌间脓肿、肛瘘7例。内口均位于齿线与肛白线之间。脓肿部位与肛瘘外口位于肛门左侧18例,肛门右侧16例,双侧27例,肛门后位3例,肛门前位1例。2 治疗方法根据脓肿肛瘘的部位、深浅,分别采用氯胺酮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氯胺酮麻醉者,手术当天禁食水。局部浸润麻醉者术前禁食水4~6h,术后1~2h可进食。术前开塞露灌肠,排空大便,…  相似文献   

20.
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对5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人,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可预防因多次手术而增加肛瘘的复杂性,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治愈率达100%。 1 一般资料 男23例,女27例。低位括约肌间脓肿27例,低位合并高位肌间脓肿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2例,直肠环以上3例。 2 操作方法 2.1 低位括约肌间脓肿 麻醉下切口选择在波动明显处做放射状切口,充分排脓,清洗,内口在脓腔相对肛隐窝处,术中挂线并紧线。 2.2 低位括约肌间脓肿合并高位肌间脓肿 采取低位开放,高位在内口处分离引流。 2.3 坐骨直肠窝脓肿及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