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溶血反应是临床输血中最严重的输血反应,目前各种仪器对病毒、抗体检测及过滤等检查很先进,溶血反应虽然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病死率高[1].其主要多见于输入异型血、变质血液或输血时应用药物等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少见于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2].我科于2010年8月收治1例胃癌病人因纠正贫血而输入红细胞悬液时产生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溶血反应.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验评估异型输血产生的危害,为异型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模拟供者受者血液,受者进行ABH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类,混合后检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强度,测定血清中K+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以评价溶血程度.结果 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K+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随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发生溶血的程度越高.结论 异型输血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溶血现象,ABH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激活补体发生溶血的程度无明显差异,分泌型受者血清中的血型物质不能减轻异型输血发生的溶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溶血越严重,不主张临床异型输血.  相似文献   

3.
自从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系统以来,使输血的最大危险即配合禁忌得到较好的解决,尤其检测方法及输血制度不断健全,使输血中血型不合的情况很少发生。但尚未完全杜绝。国内吴珏报告在36000余次输血中,发生溶血反应2次,其中1人死亡。据国外综合资料[输血与血液学杂志,1978;(1)57],43284次输血的溶血反应发生率为0.18%。死于溶血反应32人,占溶血反应病例40%。可见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后果之严重。为吸取教训,现  相似文献   

4.
异型输血导致的溶血反应,尤其错输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其临床症状异常迅猛,死亡率极高。我们曾参与救治B型血错输400mlA型血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就除输血引起的感染和肝炎以外的其它七种输血副作用讨论如下。一、ABO血型不适合输血1.输入ABO型异型血。在输血副作用中危害性最大的是输入ABO型异型血。输入ABO型异型血时,输入的血球与病人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反应,在血管内急速溶血(血管内溶血)。引起机体出现各种变化。出现的症状如表1所示。多在输血开始后10~30分钟出现症状,病人很快处于休克状态,进一步可导致死亡。即使能脱离休克状态,也易发生肾功能不全,较多病人因肾功能不全而死亡。另外,输入ABO型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临床医学中输血技术的提高和血型鉴定相关试剂的灵敏度越来越高,因为人体ABO系统血型不合导致速发性溶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在临床输血中主要的问题是输血免疫抗体诱发迟发性的溶血反应,其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人体除红细胞膜ABO抗原外,还有MN血型抗原,也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输血实际中 ,只要求 ABO血型的完全配合 ,而对RH血型系统一般只作 D抗原的检查 ,仅给以 D抗原相配合的血。对 RH血型系统其他诸因子则不作常规检查 ,这就容易导致误输 RH异型血而引发迟缓性溶血性反应 ,虽然产生这种反应的机率仅占临床输血的万分之一 [1 ] ,但在输血实际中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笔者在 2 0 a余中曾见有数 10例。本文就典型 4例因误输 RH异型血导致配血困难及产生溶血性反应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6 0岁。血型 O,ccdee型 ,诊断为胃癌。因胃出血在当地输 O型、RH(D)阳性血 4 0 0 ml。转入本院后于 2 0 …  相似文献   

8.
临床需要输血的状况较多,因此输血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提高输血安全性十分必要,不规则抗体是指人类血清中抗-A、抗-B及抗-AB以外的Rh、MNS及Lewis等其他血型系统产生的抗体,是导致新生儿溶血、血型难以鉴定、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的重要原因[1],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血反应,轻者可有寒战、发热、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可因输入红细胞血型不合而发生溶血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是为了尽量避免和防止患者体内注入不规则抗体以减少溶血反应的发生[2],本文对我院1880例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及鉴定,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们曾两次发生输血差错。输血前经检对,供血人与受血人的姓名、年龄、床号、血号、血型等完全正确,而输血时却发生了溶血反应。例1,某病人经输血200毫升后发生血尿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抢救。经追查原因,受血人与血单完全符合,血库重新采了血标本定血型做交配试验,再检对原血标本,方知这个病人的血标本不是他的而是别人的。导致血标本搞错的原因是护士将输血的两个病人的血标本标签贴好,同时带到床旁,采血  相似文献   

10.
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和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与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及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溶血反应主要是由于输入血型不合的供体血所致,后果严重,过敏反应则主要由于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  相似文献   

11.
谭斌  秦莉  熊辉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5,6(6):495-495,499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又一重要血型系统,Rh血型抗体是引起溶血性反应的主要因素,Rh血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预防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我院从2808年起开始对所有预输血患者实行Rh血型的常规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和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因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已很少发生,而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却有增多趋势,笔者对住院的受血者输血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型鉴定试剂灵敏度的提高,由于ABO血型鉴定误差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由于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还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患者输血前常规进行抗体筛查,借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对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和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与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及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溶血反应主要是由于输入血型不合的供体血所致,后果严重,过敏反应则主要则于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  相似文献   

15.
患者出现严重缺血或者长期的缺血性贫血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输血治疗可以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然而输血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在临床治疗会导致错输血型和溶血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错输血型和患者出现溶血现象后,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抢救和处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笔者为对错型输血及溶血反应的输血处理办法进行探讨,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进行输血并出现溶血反应及错型输血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6.
4例Rh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溶血患者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例Rh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溶血患者的观察护理唐跃琼,郭树忠Rh血型系统是除ABO血型系统外在临床输血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统。由于Rh阴性血型的个体在我国只占人群总数的0;4%,[1]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并不多见。但由于这种溶血反应多表现为迟发...  相似文献   

17.
肿瘤康复中的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迟肇丛输血是临床工作尤其是肿瘤根治性手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尽管输血带来的问题如输血因血型不和引起溶血反应;血源污染导致感染;献血者携带病源体导致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生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部分医生...  相似文献   

18.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输注全血或成分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了用其原发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由于人类血型系统的复杂性,同型输血实际上还是异型输血,每次输血都可能作为免疫原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的不规则抗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外综合报道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10%,输血死亡率有的国家高达1%。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以及输血相关溶血反应等是输血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输血不良反应无法通过输血前相容检测就可以预防,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输血不良反应的性质、特点及概率,加强临床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具备识别潜在输血不良反应症状的能力、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就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当机体发生急性大失血时,及时的输血可挽救生命,减轻缺氧和休克症状;对严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输血可减轻症状,维持生命。但是,血液的成分复杂,其中某些物质较易引起过敏反应;血液分为四种血型,不同血型和同血型的不同亚型之间常出现凝集和溶血反应;采血、输血和血液保存的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发生细菌污染和血液变质;由于操作不慎可以造成空气栓塞,这些都是出现输血反应的因素。需要输血的病人病情比较危重,一旦出现输血反应,将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因此,在血型鉴定、交叉配  相似文献   

20.
<正>ABO血型鉴定是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一致的人才可进行输血,特别是大量输血时,应采用同一血型的血液。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造成输入的红细胞(RBC)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及血管内大量溶血。多数与输血有关死亡患者的死因与输入ABO不相容的血液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其中1/3由ABO血型鉴定有误所致。因此,血型检测与输血反应密切相关,在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ABO血型正反定型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