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体外实验中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TT法、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PEITC人胃癌BGC-823细胞增值以及凋亡的影响;应用RT-PCR以及Western Bolt检测PEITC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EITC作用人胃癌细胞BGC-823给药24 h后,与空白组比较,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成依赖关系,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能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cl-xl、Survivin等基因表达,激活Caspase-3、Caspase-9、PARP活性.[结论]PEITC能有效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家族蛋白酶活性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维甲酸(RA)对裸鼠原位荷人胃癌细胞BGC-803移植瘤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和RA组,种植后第5天开始,分别自腹腔注射0.85%氯化钠、RA(1mg/kg),每日1次,第8周处死动物,检测抑瘤率、胃癌细胞凋亡指数(AD,观察肿瘤细胞肝转移以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RA组的抑瘤率为37.8%。与对照组相比,RA组胃癌生长、肝转移受到明显抑制(P〈0.05),AI明显增高(P〈0.05),MMP-2、PCNA的表达降低。[结论]RA对胃癌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可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细胞外基质降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可诱导不同胃癌细胞株的凋亡,但凋亡的途径尚不清楚。目的:通过研究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为TRAIL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TRAIL受体(TRAILR),包括死亡受体TRAILR1、TRAILR2和诱惑受体TRAILR3、TRAILR4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并观察两者在不同浓度(50ng/ml和500ng/ml)的TRAIL处理后的变化。结果:SGC-7901胃癌细胞仅表达TRAILR1和TRAILR2,不表达TRAILR3、TRAILR4。TRAIL可引起SGC-7901胃癌细胞Bcl-2阳性表达,不同浓度的TRAIL作用12h、24h、48h其表达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TRAIL作用24h后SGC-7901胃癌细胞caspase-3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是因胃癌细胞仅表达TRAILR1、TRAILR2,不表达TRAILR3、TRAILR4。TRAIL是通过TRAILR1、TRAILR2增加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而导致胃癌细胞凋亡,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受Bcl-2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背景: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在肿瘤(如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有必要全面筛查胃癌相关凋亡基因。目的:研究胃癌发病过程中凋亡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DNA芯片研究胃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相关基因的改变。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组织芯片技术验证IGFBP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58个凋亡相关基因中,有17个基因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出现2倍以上的明显改变;4个基因表达增强,13个基因表达下调。荧光定量PCR和组织芯片验证结果与cDNA芯片相符。结论:发生改变的17个凋亡相关基因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病机制有关,并涉及整个凋亡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与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关系,探讨MMP-9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相关性。方法45例胃癌组织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测定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结果肿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程度、蛋白染色阳性率、血清中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组织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是否侵犯至浆膜层相关(P〈0.05);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对胃癌有一定诊断意义;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率及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对临床肿瘤病情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也许多种机制参与了胃癌术前血清中MMP-9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褚以忞  郑青 《胃肠病学》2008,13(12):750-75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有助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ylori)胃癌的发生有关,但其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尚未明确。近年有研究显示H.pylori感染可使胃黏膜上皮MMPs表达增高,推测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MMPs而促进胃癌浸润和转移。本文就H.pylori感染对胃黏膜MMP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胃癌的关系作一综述,并对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治疗胃癌的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以As2O3、rsTRAIL及两者联用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用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分子表达;RT—PCR方法检测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 mRNA表达。结果As2O3和rsTRAIL在单用或联用时均可以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As2O3或rsTRAIL组(P〈0.01),金正均方法分析提示两药联用有协同抑制细胞生长效应。As2O3和rsTRAIL在单用或联用时均可以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用As2O3或rsTRAIL组(P〈0.01)。As2O3单独或联合rsTRAIL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后,死亡受体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其mRNA表达水平亦相应增加(P〈0.01)。结论As2O3联合rsTRAIL可以协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并显著增强两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As2O3增加细胞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 mRNA表达、上调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从而增加胃癌细胞SGC7901对rsTRAIL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胃癌的发生由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参与的癌变过程,涉及大量相关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异常,其中c-met、Bmi-1、HER-2/neu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等的活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胃癌相关基因及其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帮助理解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为其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Fas-670基因多态性在青海地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9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29例健康人(对照组)Fas-670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胃癌组Fas-670基因多态分布为:纯合野生型AA 29.5%(28/95)、杂合型AG 49.5%(47/95)、纯合突变型GG 21.0%(20/95)。对照组Fas-670基因多态分布为:纯合野生型AA频率41.9%(54/129)、杂合型AG频率47.3%(61/129)、纯合突变型GG频率10.8%(14/129)。Fas-670基因型与青海地区胃癌风险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Fas-670基因多态可能与青海地区胃癌发生风险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及其癌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Northern—blot、原位分子杂交ISH的方法,对15例胃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胃癌癌组织MMP2、MMP9和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它们在胃癌癌组织和间质细胞中均有分布。结论组织中MMPs和TIMPs的异常表达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捷  彭旭佳  王岫  刘强 《胃肠病学》2009,14(10):589-592
背景:有关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表达的研究不多且结果不一。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98例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各参数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高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患者预后与MMP-9高表达(P=0.014)、浸润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01)和TNM分期(P〈0.0001)相关。TIMP-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无关。结论:MMP-9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进展有关,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来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s)可抑制 MMPs的活性,它们有无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对此我们采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 PCR方法研究了胃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基因表达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组 30例胃癌患者中男 23例,女 7例;平均年龄( 50± 6)岁。内镜下取胃癌组织,经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另选 19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7例胃癌组织进行PD-ECGF表达、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检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川,凋亡百分率八结果*r***F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oj)。分化程度(P<0.05)及组织分型(P<0.05)显著相关,与*V则尸<001)和胃癌细胞凋亡指数(P<001)显著相关。**D和*1与淋巳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 ECGF可促进血管生成,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的增殖与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Survivin及VEGF蛋白在胃腺癌、正常胃黏膜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研究二者在胃癌表达中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对胃癌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Survivin及VEGF蛋白在44例胃腺癌组织和16例正常胃黏膜、16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中的表达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urvivin蛋白表达在正常胃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Lauren分型有关。VEGF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类,VEGF蛋白与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Survivin与VEGF在胃癌中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阳性表达率也越高,Survivin可能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过程的关键因素,并且参与了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至胃癌的转化过程,可作为胃癌的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胃癌中细胞凋亡及调节肿瘤血管的发生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在胃癌、肠癌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58例结肠癌患者,5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MP-2和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肠癌患者MMP-2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其中,有局部浸润、淋巴结肿大、远处脏器转移者的MMP-2 mRNA和TIMP-2/MMP-2比值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2/MMP-2比值对判断胃癌、肠癌瘤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86.6%、89.2%,特异性为81.8%、83.3%。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升高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TIMP-2/MMP-2比值是恶性肿瘤转移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以四氮唑盐(MTT)比色试验观察胃癌细胞增殖情况,以TRAP-ELISA方法检测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TUNEL法检测胃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槲皮素处理后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率及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可能机制为抑制端粒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于酸酯(EGCG)可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但其凋亡信号的传导途径尚不清楚。目的:研究EGCG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的作用是否通过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sse-3)依赖途径,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四甲摹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EGCG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作用后MKN45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EGCG和caspase-3抑制剂作用后MKN45细胞的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EGCG和caspase-3抑制剂作用后MKN45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改变。结果:EGCG可诱导MKN45细胞凋亡,且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而caspase-3抑制剂干预后,EGCG抑制MKN45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下降,caspase-3活性显著下降。结论:EGCG可诱导MKN45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被caspase-3抑制剂显著抑制,提示EGCG诱导MKN45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caspase-3依赖途径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和bcl-2在68例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68例标本中cox-2、bcl-2的表达,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凋亡率。结果胃癌组织的cox-2、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阳性组胃癌组织的凋亡率显著低干阴性组;cox-2的表达与bcl-2呈正相关。结论cox-2、bcl-2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凋亡抑制有关;cox-2、bcl-2能够使胃癌细胞凋亡抑制。  相似文献   

19.
郭云娣  白光辉 《山东医药》2011,51(44):104-105,F0003
目的探讨EB病毒相关胃癌的构成比、淋巴结转移癌的感染状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s),分析EB病毒相关胃癌病理形态及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特征。结果486例胃癌中检测出18例感染EB病毒(3.7%),EB病毒位于肿瘤细胞核,在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腺体及间质细胞呈阴性。EB病毒相关胃癌中14例(77.8%)伴淋巴结转移,其中所有癌细胞均表达EBERs。与非EB病毒感染胃癌相比,EB病毒相关胃癌分化程度低(P〈0.05),临床TNM分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EB病毒独立存在于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细胞核中,提示EB病毒和肿瘤细胞同时复制。与非EB病毒感染胃癌相比,EB病毒相关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孙威  邵华  蒋本春  王强 《山东医药》2010,50(18):60-61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survivin、Bcl-XL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及其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survivin、Bcl-XL。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Bcl-XL的阳性率为72.2%(39/54)、53.7%(29/54),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分别为0、33.3%(5/15),两者比较,P均〈0.05。survivin、Bcl-XL的表达均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Bcl-XL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9,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survivin、Bcl-XL高表达,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