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北京2008年春季多雨与腻苔、滑脉的关系。方法回顾2008年春季(3—5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患有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总结舌诊、脉诊的变化,并与2007年同时期对照,总结临床特点。结果 2008年春季患有内科系统疾病住院的男性216例次,其中舌诊有腻苔95例次,脉诊滑脉75例次;女性212例次,其中舌诊有腻苔82例次,脉诊滑脉80例次。与2007年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008年春季多雨对人体的舌诊、脉诊会产生明显影响,腻苔、滑脉所占比例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2.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舌诊的现代化发展,舌诊仪作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研究中被大量应用。文章对舌诊仪的发展,及近5年来,舌诊仪在中西医病证结合、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肺胀证治验     
刘××,女,52岁。1987年2月21日诊。咳嗽、哮喘五年余,反复浮肿一年多。西医诊为肺原性心脏病伴心衰。经多次住院治疗,亦只缓解一时。近因着凉而复发。诊见患者咳嗽  相似文献   

4.
在慢性胃炎的研究过程中,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采集到的舌诊、面诊、脉诊信息进行分析,并与慢性胃炎中医诊断相关联,为临床提供客观化和标准化的诊断依据。整理概括近20年来有关慢性胃炎舌诊、面诊和脉诊的信息化研究成果,以期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慢性胃炎四诊信息客观分析量化标准,用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过程中,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把采集到的舌诊、面诊、脉诊信息进行分析并与CRF中医诊断相关联,为其提供客观化和标准化的依据。整理概括近10年以来对CRF舌诊、面诊和脉诊信息的研究情况,发现CRF四诊信息的分析和客观化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望为CRF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四诊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二届学术会议于1987年11月17~20日在苏州市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1篇,从临床到实验开展了多层次的研究,反映了从1983年第一届四诊研究学术会议以来四诊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新出现的一些诊法的萌芽(如指甲诊、鼻诊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脉诊专著理论研究的现状,展望中医脉诊的发展方向。方法:翻阅近10年脉诊专著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深入的归纳、分析和研究。结果:近年来对脉诊方法、要素及脉象分类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古代医经中脉诊思想、脉象论述、脉诊临床运用方面的研究欠佳。结论:挖掘古代医经中的脉学思想及脉诊临床经验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并实施基于真实临床场景下的中医四诊培训模式,探索其培训方法,检验其培训效果.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纳入中山市中医院各专科各层级的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实施基于真实临床场景下的中医四诊培训模式,包括理论微课、临床诊查能力培训2个模块,其中临床诊查能力培训模块以老师示范、学员诊查、老师点评、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中医舌诊相关项目的相关情况,为今后中医舌诊研究的选题、申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19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设立以来(1986-2016年)立项的有关中医舌诊的课题,对资助数量、资助额度、申请单位、学科方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6-2016年期间,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中医舌诊相关项目42项,总资助经费1159万元,申请单位共计23个,其中8个为中医药院校,15个为非中医药院校,资助学科方向中医诊断、医学信息检测方法、中医药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等15个。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过去31年对中医舌诊的资助数量、资助强度均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资助中医舌诊研究的学科方向有15个之多,加上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中医舌诊相关研究尚有巨大空间,科研人员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及早凝炼出对应的学科方向,积极申报中医舌诊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晟洁  李福凤 《新中医》2018,50(7):30-33
中医诊断学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中医辨证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依据,通过四诊合参,综合各类临床信息,对疾病进行确切诊断。作者对近10年来糖尿病的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情况进行整理,系统地归纳了目前中医界专家学者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舌象、脉象、面诊、闻诊和问诊的客观化研究进展,并对糖尿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于1983年9月3日至7日在青岛举行,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43篇,大致可分为舌诊、脉诊、和其他诊法三方面。舌诊本方面论文共52篇,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舌诊的基础理论研究。1.舌象的微观研究:舌微循环观察是中医舌诊研究的一个新方法。上海中山医院的工作表明,舌蕈状  相似文献   

12.
安某,男,40岁,干部。1989年7月21日诊。胸闷、眩晕、脉率45~50次/分钟2年余,西医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入夏以来,自觉诸症加重,眼前发黑,经服阿托品、心宝等药效不著来诊。刻下:胸闷倦怠,头晕如蒙,口  相似文献   

13.
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四年来,我们在中医中药治疗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临诊工作中,应用以舌诊为主的诊察方法,把舌诊作为辨证分型、处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两年后的探诊出血情况、牙周袋探诊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及两年后复查的探诊出血情况、牙周袋探诊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口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正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探诊出血情况、牙周袋探诊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情况。  相似文献   

15.
宗桂芬  侯静  毛晓燕 《新中医》2004,36(2):65-65
1 胸痹 王某,男,54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3年前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多次住院治疗,仍反复发作,劳累、生气、饱餐后发作尤频。诊见:胸闷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消肿膏治疗闭合性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本院就诊的闭合性骨折的患者140例,在用活血消肿膏和未用活血消肿膏的情况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初诊、诊后3日、诊后1周、诊后2周患肢的肿胀周径、疼痛VAS评分,来测定肿胀和疼痛缓解程度。结果:在140例患者中,治疗组在诊后3日、诊后1周、诊后2周肿胀和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消肿膏可以改善闭合性骨折后出现的肿胀、疼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例1.孟××,男,52岁。1974年1月诊。右眼疼痛,畏光,干涩六、七日。在当地医院诊为“角膜溃疡”,给予黄连素、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治疗,罔效。刻诊:症状同前,伴  相似文献   

18.
舌诊是中医的重要诊疗手段,随着现代舌诊研究的不断深入,舌诊信息化技术也参与到证候的研究和疗效评价之中。通过对近15年的文献查阅,本文从舌诊指标信息化研究、舌诊信息化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以及舌诊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的应用3个方面展开综述,总结舌诊信息化技术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舌诊信息化技术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及评价方法将为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医四诊过于主观化和抽象化,因此如何将中医四诊客观化、标准化是现今中医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四诊信息的采集是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必要手段,目前在望、闻、问、切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整理概括近15年中医四诊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装置,分别从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几个方面按照采集装置不同的原理、侧重解决的采集问题等分类表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传统脉诊受医师临床经验、主观感悟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临床应用与继承发扬受到限制。近几十年来脉诊客观化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存在偏离中医理论、反映信息不全面、检测分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系统分析脉诊客观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中医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及现代脉诊技术,将新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与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采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新思路,搭建中医脉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使脉诊客观化研究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